第六十六章.五月六日七:三十 - 逃出天坑 - 博闻强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逃出天坑 >

第六十六章.五月六日七:三十

房门被敲响的时候,我刚刚入睡不久。我揉着朦胧的睡眼坐起身来,光脚走到门口打开门。

是陆立文来叫我回我们的那个标准间。

我返回屋内,穿好鞋,看龚钢还睡着,就没有打扰他,轻轻的把门关好。

回到房间发现王思婷、王坷都在屋内。我回到我的床边坐下。

“李想,睡醒了没有?”王思婷看着我问道。

“还好。”我打了个深深地哈欠。

“昨天晚上你和刘闯怎么出去那么久?”她继续问道。

我用力搓搓脸,使自己清醒一点。然后把昨天晚上出去后遇到跟踪者和摆脱跟踪的经过按时间顺序讲了一遍。我讲述的过程中,他们都没有打断我。

我刚讲完,王坷便迫不及待的说道,“王总、李总、陆律师,这么危险,我们回青云吧。”

“现在不说这些,我们先去吃饭。今天要怎么安排吃饱了回来再定。”王思婷站起来,瞪了一眼王坷。

从大家走出房门的那一刻开始,我发现王思婷、陆立文和王坷的脸上都没有一丝表情。他们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我提供的消息,虽然在我说出这个消息之前他们估计已经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我们走进餐厅,发现餐厅里还有几桌酒店的客人,所以为了防止隔墙有耳,我们没有交流。只是简单的吃了些东西,便返回房间。

返回的途中,我发现王坷的表情很不自然,便轻声嘱咐了他一句,“我们大家都在一起,不会有危险的。”

他是稍作停顿,问我,“刚才在餐厅的那些人里有没有你昨天碰到的人?”

“谁会把‘跟踪者’三个字写在脸上,不过我估计餐厅里面没有。因为我在餐厅环顾了一圈,吃饭的人里没有人去抬头看我,都在专心的吃饭。”我说出我的分析。

“可是我觉得里面有。”

因为我们四个人在一起的距离很近,走在我们前方的王思婷估计是听到了我们的对话,扭头瞪了我们一眼,“别在外面瞎说八道,有什么事回了房间再说。”

我和王坷都听话的闭上了嘴。

回到房间,走在最后的我刚刚把门关好,就发现王思婷转身站在王坷面前,他们距离很近。只听王思婷向王坷说道,“吓死你得了。那你现在还回不回了?”

王坷估计被王思婷的样子吓住了,他肩膀颤抖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大家都先坐吧,别把自己弄得这么紧张。”最后还是陆立文站出来打圆场。

房间里压抑的氛围并没有因为陆立文的结尾而消散。从窗外照进的一缕缕耀眼的阳光打在众人的脸上,依然挥之不去脸上的阴霾。

“老陆,分析一下吧。”沉默了几分钟,王思婷重新开口。陆立文具有着他作为律师的职业敏感,相比于刘闯的记者经验,面对这样的危局,我们更愿意听他的分析。

“那我就说说。”陆立文清清嗓子,缓缓说道。

陆立文分析了很久,他的推断符合所有基于经验的逻辑,并符合正常的心理活动。

昨天自从到达尅县后,接连发生了许多事情,使我们获得了不少信息。陆立文把这些得到的信息串联了一遍,推出几种可能性。

从昨天我接到电话,说工厂有陌生的访客到访。推导出我们已到达尅县的信息很大的可能性已经泄露。结合昨天晚上的被跟踪事件,可以很清楚地排除在青云还会有人去调查我行踪的可能性,因为对方已经证实我在尅县。所以陆立文建议我,可以让工厂方面把车上的gps定位跟踪器拆除了。

我们都同意陆立文的推断。我马上按照他的意思给工厂去了电话,安排他们把车上的gps定位追踪器拆掉,并且就在工厂里存放起来,不要销毁。

结合这条事件线,陆立文推论这些跟踪的人可能就是布局者在得到消息后安排的青云外的第二次试探,以确认我们这行人的身份。如果是布局者安排的,通过被跟踪可以证明他在尅县至少是有熟人,也就是这个布局者一定与尅县有一定的连带关系。这是第一个推论。

如果符合第一个推论,那么我们不会存在危险。因为布局者只可能通过跟踪者确认我的身份,却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知道与我同行人们的身份。在确定同行人身份之前,布局者不会进行任何出格的安排。

当然,如果布局者知道我们的团队里有律师和记者的话,就更加不会贸然行动了。因为目前的案件本身只涉及经济方面的问题,如果布局者伤害我们这行人,势必会使案件升级。

陆立文说完第一个推论后,我们稍微商量后,一致认为次推断正确。从王坷的脸上也不见了刚才皱眉紧张的样子,他被带入了陆立文分析的节奏。

还有第二种可能性,就是这些跟踪者与布局者无关。因为昨天刘闯拿着采访函已到宣传部报到,所以可能采访的内容会牵扯到某些当地人的利益或者触动他们的秘密。毕竟刘闯是深度记者,在报备之后,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对他进行跟踪监视,以全面了解他的行踪,这样在他去采访之前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准备。这种跟踪是防御性的。所有尅县本地的人都可能对这外来的记者进行接触,一种是可能的被调查者,另一种是渴望通过媒体渠道主持正义的普通人。

如果是判断的第二种情况,不会有人身方面的危险。但是刘闯是属于团队的一员,如果因为他要让团队成员都暴露在跟踪者眼皮底下,对于我们现在需要处理的案件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需要我们主动消除这种麻烦。

陆立文认为得跟刘闯谈一下,并共同想出一个办法,大家配合他完成。目的是让刘闯在尅县留一个不学无术、对任何方面地方关系都没有风险的印象。

陆立文停顿了一会儿,期间我们又把第二种可能性重新推导了一遍,都认为大的方向的判断是正确的。商量结束后,王思婷打电话把刘闯叫到我们这个屋。

刘闯到后,我给他进行了对于第二种可能性的短暂复述。复述结束后,他说他之前在采访的时候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包括车胎被偷、机油里被加入白糖等阻碍采访的行为。所以他支持我们的判断。

接下来我们重点商量如何对刘闯进行“无害化”处理。不论是否产生跟踪事件,越快使旁人感觉刘闯没有危险,对我们整个团队越有利。如果能成功的让刘闯“扮猪吃老虎”,可使他成为我们最后的杀手锏。

商量过后,准备让郭雳配合刘闯进行“玩乐”,使所有人认为刘闯来尅县只是去完成一项单位交给的任务,而与调查无关。我们作出决定后,让郭雳过来,他和刘闯都欣然接受了这个“玩乐”的任务,他们与团队分开结伴出了酒店。出酒店之前,郭雳将车钥匙留给了我。

现在屋子里还是剩下我、王思婷、陆立文和王坷四个人。分配好应对被跟踪的工作后,我们准备开始完成今天的任务。出于酒店我们的随身携带的资料不外泄的考量,陆立文留在酒店。龚钢和我、王思婷、王坷四个人一块儿去劳动保障部门。

由龚钢开车,我们打开导航。从酒店停车场出来后,我们拐了几个弯,从一条主路旁边的巷子拐进去,经过一段陡坡后,进入一个地面被水泥整个硬化的院子,到了尅县的劳动保障部门。

劳动保障部门在院中一侧办公楼的三层。停好车后,我拿着之前陆立文起草好的情况说明文件,和王思婷、王坷一起走进办公楼。龚钢照例在车上等我们。

这幢办公楼的楼梯在楼的一侧,每一步的台阶都很矮,有一种无论跨一阶还是两阶都不舒适的感觉。当我们走到三层后,直接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挂在墙上的“出勤表”,左侧由上至下写着一个个名字,在名字旁边有一段可滑动的凹槽,凹槽上有一个红色的三角形滑块。滑动滑块,分别对应着在岗、外出、请假等信息。

顺着楼道走过去,发现走廊旁的办公室都没有挂科室名称的牌子。经过了三个关着门的办公室后,我们看到有一间屋子开着门,我便先走过去,问里面的工作人员,我们是过来调看案件卷宗的,应该去哪个办公室?

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问我,你们是哪个单位的?

我回答,我们不是尅县的,我们是青云的腾飞公司。

工作人员停下他手上的工作,瞪大眼睛吃惊的看着我,说你们公司可是太有名了。不过你们这个事情是主任直接管的,而主任上午正好开会去了。

看样子我们只能下午再来了。我谢过工作人员,和王思婷、王坷一起,转身下楼。

其实往往就是这样,越是着急,越是需要等待,而等待的时间一定比我们计划的时间长很多。这又让我想起墨菲定律。

越是不顺利,越需要我们沉住气,因为每次努力都向目标更近了一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