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威力巨大
没见到这副场景之前,所有人都觉得这炮也就是高配的火铳,还没有火铳灵活性强。而现在一见,才知这火炮当真与火铳不是一个级别的。
别看现在只是试炮,用的都是木制靶标,要是换成有血有肉的士兵,恐怕也是现在这副景象。
还好发明出这东西的人,是他们这边的人,若是换成别的藩王,或是边疆那伙蛮夷,他们如今怕是不能安然的站在这里了。
这些大臣们也是一瞬间就明白了保密工作的重要性。
“准备二次发射!”
正当这些大臣们各有考虑的时候,陈杰一声令下,几个小兵一拥而上,利索的给火炮换了炮架。
第一次只是看看效果,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陈杰一边指挥着小兵换炮架,另一手也不闲着,忙着给火炮筒清理里面的火药灰。
为了射击的精度,这样的清理在每次发射完毕之后都要做,而可以自由开合的阀门也是带来了不少便利。
只打开阀门,大部分的灰烬都能自行掉落,只剩少部分需要人力清理。
朱允炆默默在心里数着,从下命令开始一直到准备完毕,也不过半分钟。
再估算一下战马的速度,朱允炆在心里已经默默的打起了算盘。
按这样的换炮速度,完全可以将战马的冲锋距离完全覆盖进去。
论你用什么计策,只要在我的覆盖范围之内,也翻不出什么花来。
而令一旁的茹瑺也是敏锐的感觉出了火炮的潜力,堂堂兵部尚书,对兵器的感知是十分敏感的。
像这样的重器,只要几个人操作就能达到千军万马也不可比拟的效果,那么大批的士兵都能够被解禁,调往更需要的地方去。
那么按这样计算,差不多能有七八成的士兵能够任凭差遣。
人数虽然没变,但是军队的总体战斗力却是被提升了极多。
我军就算只有一卫,敌方虽千万人,倒也不堪一击。
这样想来,大明以后不仅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内政安定下来,往外开拓疆土也不是不可能。
茹瑺一面想着,一面又激动不已,仿佛未来的蓝图已经呈现在了眼前。
而如今,茹瑺也是有些理解朱允炆一直以来的举动了,他不仅要做一个仁爱良善的帝王,更要做一个开创世纪的帝王。
茹瑺看在眼里的皆是大明未来军队的变化,而王儁看在眼里的又是社会的变化。
火炮之前几乎是人人看不上眼的武器,而经过朱允炆的授意改造,如今是让人眼前一亮,直接改变了想法。
而更为主要的是,仅仅是对所用之材,打造工艺进行了改变,普普通通的火炮就能变得天壤之别。
这其中的关键,王儁也是清楚的,自然是那些工匠们。
王儁虽然自认为没有足够的分辨力,但做工部尚书的毒辣眼光还是有的。
也是亲眼见到这一幕,王儁才知晓了工匠们的珍贵之处,怪不得朱允炆格外优待重视百工。
如果说火炮是一个战争利器,而工匠就是火炮的灵魂。
只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工匠忠于大明,那就是一个个定海神针,若是有一丝异心,那便是掏心窝子的毒药。
“陛下,试炮已全部完毕,火炮性能合格,请陛下指示!”
一阵巨大的喊声从校场上传来,茹瑺和王儁
皆是一惊。
这也不怪陈杰,他们火炮卫一直和火器打交道,哪一个不是震的天响,在这种情况下发指令,那可就是使足了劲吼出来,才让人听得到。
朱允炆不动声色的示意王忠上前,挥笔写下一个数字传给了陈杰。
“300丈。”
陈杰看了这个数字,也没有任何惊异之色,立刻指挥着小兵调试炮角。
朱允炆的能力,陈杰向来是不怀疑的,既然敢写下这个数字,那就代表这火炮一定有那么远,甚至还可能更远。
其实刚才的150丈已经足够,朱允炆不过是想看看他们工匠打造出的火炮到底有多强。
能做到自然是如虎添翼,做不到也无关紧要,反正只是为了试炮。
对于朱允炆来说,他今天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既检验了这批工匠的合格与否,也检阅了这新式火炮的威力,结果都是相当满意。
这次改进火炮,朱允炆特意设了个考验,只放下图纸便走了,这其中的很多细部,都是值得工匠们深思的。
而这些工匠也是不负他的期望,将这火炮弄了出来,而且还将分工合作发挥到了极致,妥妥的工匠精神。
随着第一声炮响,对这门大炮的最终试炼也正式开始。
而这次不单单是一次的发射,陈杰他们需要测出能让火炮达到那么远距离的最佳火药剂量。
目前150丈的火药剂量已经得到了精确的数字,然而300丈可不仅仅是将150丈火药加倍放置那么简单。
这其中也是需要炮手一点点去摸索的,放少了动力不足,放多了又有炸膛的危险。
陈杰虽然知道这门火炮的射程可能还要比300丈要远,可也是不敢贸然的加大火药剂量。
这其一是朱允炆的命令不得违背,其二就是目前来看,这300丈的火药剂量已经十分接近工匠交代的极限剂量,弄不好是要炸膛的。
按陈杰的经验,就算火炮能射到300丈以外,威力也会大大减小,他们这位圣上也应该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