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大明工匠
这种科研头脑,就是放在现代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原先还担心科技发展过快会失控的朱允炆,这下得了人才,也放心的让他们发展下去了。
而朱允炆也不止是带来了几句褒奖,更是掏出了一份图纸和改良火绳枪的样品。
而这次,他同样留下了一道考验,那就是开花弹的引弹改进。
开花弹的发明,几乎是开创了火器的一个新纪元。
任何武器的初期发明,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而这引弹法,就是开花弹发展的一个遏制因素。
可以这么说,开花弹若是想真正投入战场,引弹工艺不改不行。
现在的开花弹引弹技术,主要有两个极大的缺陷,第一是难以控制爆炸时间,第二就是十分容易破解。
这第一主要是因为如今并没有现代的机械流水作业,纯人力流水总是会有误差,这就导致了每一颗开花弹的爆炸时间都不确定,可能会爆早,也可能迟迟不爆。
这第一点虽有缺陷,但凭着绝对的标准,和工匠的熟练度,也是可以解决,而这第二点却是致命的,已经到了要命的地步。
周王战败也是因为从没见过这样的开花弹,才一时乱了阵脚,其实要破解开花弹也是十分简单,那就是赶在火星进入开花弹内部之前,将引线砍断或是踩灭火星,那么开花弹就完全没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这个问题是值得工匠们深思的,而朱允炆这次留下了提示,剩下的就交给这些工匠们了。
而这次的奖励也是十分可观,毕竟对引弹技术的改进非同小可,所以不管是为了这些工匠的积极性还是为了奖惩有度,朱允炆于情于理都得拿出一些意思来。
而朱允炆给出的奖励也很直接,这次凡是为改进开花弹引弹技术做出贡献的,通通纳入工匠个人的业绩当中,让为匠者也能如为官者一般有层次和等级。
而最高的名号听起来也是让人心头一震,朱允炆会亲自封大明工匠的名号,享位同宰相首辅的待遇。
而这些工匠自从进了百工所,夜晚每每做梦都在笑,本来以为自己能够脱离奴籍已经是天大的幸事,而如今听了朱允炆的话,才知自己有多金贵。
而现在桌子上放着的图纸和改良火器部件,在他们眼里竟变成了圣旨和印玺,光明的未来就在眼前。
不过短短一月,他们这些工匠们立刻飞上枝头变凤凰,变成了满京城的香饽饽。
而这一切,都是朱允炆赐予他们的,他们自然也对朱允炆感激涕零,唯他马首是瞻。
而作为工匠,既无一身武艺,也不会议论朝堂,只能用自己祖传的一门手艺去报效国家。
这些工匠们也都清楚,朱允炆什么也不缺,所以赏识他们也就是因为他们有着过人的手艺。
而这些工匠也是很聪明的,之前不受重视的时候,都把自己的技艺藏着掖着,生怕别人学会就把自己顶了下去,自己就再无用处。
而如今受到朱允炆如此的欣赏,而且各个工匠也都看到了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于是纷纷分享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和其他工匠一起琢磨研究。
大家都朝着一个方向使劲,自然也都慷慨解囊,谋求上位,于是也顾不得朱允炆在场,纷纷开始说出自己的点子。
“诶诶,你们快看,这个地方很像那个…那个…”
“你是想说火镰吧。”
“诶对对对,就是那个。”
“你们说的我刚才就想到了,只是用火镰点火也太过荒谬了。”
“是啊是啊,火镰还不如火折子呢。”
“这可是要用到战场上去的,咱们可得仔细着点。”
此刻的气氛俨然不像是工匠所,仿佛是一个个指挥官一般。
这些工匠也是知道自己最后的作品最终会用到何方,所以都精神得很,因为他们的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会对之后的战场造成很大的冲击。
这些人也是明白自己肩负重任,所以也都思考的十分深入,生怕遗漏任何一处细节。
朱允炆看见这些工匠们高涨的热情,也是放下了心,不再打扰,悄悄退了出去。
朱允炆既留下了考验,剩下的便都全权交给他们工匠内部讨论,他朱允炆只要一个合理的结果便可。
朱允炆走后,这些工匠们便继续激烈的讨论起来。
所谓火镰,不过就是和燧石一般,随身携带的可点火工具,但却是没有火折子好用,如果能够明白朱允炆的用意,那这个问题就算是迎刃而解了。
朱允炆有着系统的加持,自然是明白这些道理的,只是他不能全盘托出,否则这些工匠便变成了指只会执行命令的木偶人。
他需要引导这些工匠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出他们的创新精神。
只要他们能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那么离燧发枪的出世也不远了。
“那…若是将这火镰也嵌入开花弹内部,从内部点燃开花弹呢?”
“这……”
“好像有点道理。”
“听着确实可行。”
工匠们纷纷顺着提议人的话想了下去,慢慢发现这确实是个可以一试的想法。
因为火炮发出炮弹,是有巨大的冲击力,若是里面嵌入了火镰,那么一落地,火镰必定会受到极大的撞击。
接下来就会擦出火花,然后就是火药。
砰!
想到这,每个工匠的脸上皆是一喜,纷纷行动了起来,谁也不肯落后。
朱允炆走到军工处的门外,还能听见工匠们激动的声音和急匆匆的步伐响声。
“让户部取三百两白银,给军工处作扩大工场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