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一十三 - 日月所出入 - kitto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日月所出入 >

连载一十三

八、中容国

中容国和思幽国自东口镇冲突以来便开始交恶。然而由于中容国王室的特殊情况,一些行为便不可预测。

中容国是个多山之国,它幅员辽阔,地广人稀,而且物产丰富。其中最有名的是皮毛和药材,远近闻名,通过与各国贸易,为中容国赚取了大量银子。按理讲中容国国库应是非常充裕,然而情况并不如此。中容国国库几乎是一贫如洗,但中容国两位皇子的府库却是财货充盈。

多年前,中容国王萧班在东荒诸王中曾经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他花费巨资,创建的一支黑甲铁骑,清一色的北荒战马,装配着黑漆漆的南荒藤甲。仗着这支冲击力极强的重甲骑兵,萧班成为东荒人族对抗妖族的联军统帅。人族联军在东荒极东之地皮母地丘与妖族展开大战。战斗中,萧班率领铁骑直冲妖族大阵中心。骑士们将所有战马服下定魂丹,战马们不再恐惧那些奇形怪状的妖怪,发了疯似地往前冲。上千骑铁甲兵,如怒潮般冲来,把个妖阵冲了个七零八落。这一战,东荒的妖界元气大伤,以后数十年未再有大的妖族聚集。然而,十年前的一天,中容国王萧班突然得了怪病,口不能言,脚不能行,只得整日躺在床上。后来不但未好转还越发严重了,渐渐神志也不清楚起来。一时间中容朝堂上的龙椅空悬,国是政理没了决策者。

之前,萧班共育有三位皇子,大皇子是他最喜欢的儿子。从小他亲自教导,并从中土请来名士开蒙教育。在大皇子十岁时还聘请到一位修为高深的修士,专门在王宫里教导皇子修炼功法。这位修士便是如今的招摇派独居一峰的五长老仓圭。

大皇子萧干十八岁时,中容国举行盛大仪式册封大皇子为中容国太子。然而,太子在被册封后的第一次全国巡视便出了事。因为中容国疆域广阔,群山纵横。在那崇山峻岭中,道路崎岖难行,要想走遍全国各地的确是难度较大。随行臣子幕僚们纷纷建议太子殿下巡查本国的几处重要郡府城镇,譬如南边的皮毛产地流波郡,或者是东边的药材集散地东口镇,即可,这样已是大大传扬了太子的威仪。那些几乎是荒无人烟的穷乡僻壤,不去也罢。但是,年轻气盛的太子殿下可不这么认为,中容国每寸土地都是中容国的领土,中容国每位百姓都是中容国的子民。虽不能遍及每寸土地,但那些偏远地区的郡府还是要去的。因此,这趟巡视出行走了两个多月,行程还有一半未走到。

当太子一行车马行到本国最偏僻郡府的一座荒山——俊疾山时,出了事情。据侥幸逃回的随行官员报告,他们在俊疾山遇见了神兽。那神兽身形巨大,白首牛身,而且会腾云驾雾。所驾云雾非白非黑,而是一种浓绿色的黏黏的水雾,腥臭无比。当人挨到那雾便会奇痒难受,呼吸过久,将是胸口巨疼,神志不清。太子车队遭遇这神兽攻击,所到之处,尸横遍野,未被踩死的幸存者,也染上恶病,最终也是一命归西。仅是后面行动迟缓的后队得以幸免,历经千辛万苦,才逃回中容国都城黑齿城。

国王萧班闻讯差点背过气去。当即下旨全部黑甲铁骑以及效力于中容国所有修士,一起杀向俊疾山,去斩杀那害人的神兽。而那怪兽早已不知去向了。深入俊疾山的黑甲铁骑,回来之后,有许多人患了恶疾。最后因无法治愈的黑甲骑士,竟损失了上百人。从此,那俊疾山开始瘴气弥漫,无人再敢轻易进山。

修士仓圭通过幸存者描述,判断出是何方怪兽:陛下,那怪兽极有可能是天界的凶兽蜚,不知因何缘故竟下凡祸害人间,不巧正遇见太子殿下,确实令人痛心!

国王很多年也没有从丧子之痛中走出来,他当时就斩首了所有随行武官,相关文官也是连降三级,永不重用。在君王的雷霆之怒之下,从此无人不敢再提册立太子之事。

修士仓圭总觉着自己有些愧对亡故的年轻太子,于是向国王提出辞意,后来便入伙招摇派了。

国王的另外二子的年纪相差无几,分别是两位受宠妃嫔在同一年生育。当太子薨殁之时,两位弟弟还都是幼童。许多年过去,弟弟们也长大成人,但国王仍未有册立新太子之意。众臣私下在两位皇子间选边战。他们知道,未来这两位皇子必定其中有一,将成为中容国的国王。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两派皇子党之间的争斗越演越烈。已经开始波及朝堂大事。大臣们开始先是顾及本派的利益,再是考虑国家的利益。大家争论不止,难以统一。

国王意识到事情不能再拖,他于是沉下心考虑这一问题。要如何册立新的太子?立长立贤?立长,一目了然;立贤,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王有自己的想法,何况两位皇子年龄仅仅相差两个月,所以暂不考虑以立长为矩,国王定下自己的规则:给每位皇子分拨相同数目的黑甲骑士各百名,去各地除妖捉怪,以两年为期,到期哪位皇子捉妖的数量多便立哪位皇子为太子。一时间,中容国境内的小妖们纷纷逃窜出境。然而,未等到期,国王便病了。

起初,在这突然失去约束力的情况下两党势力还是安分守己,大家还有些不知所措。随之开始了互相攻伐,国库被一分为二,军队被一分为二,最后朝廷也被一分为二。两位皇子各自大修土木,在自己的皇子府修建大堂。自己手下的一干朝臣便在自己的皇子府的小朝廷里商议国家大事。中容国真正的朝堂烛龙殿每天变得空无一人。皇后欲哭无泪,她没有了丝毫权利,甚至维持王宫每个人每天的生计都成了问题。

黑甲铁骑全心全意效忠国王。然而,国王从此再不能发出指令。日久天长,两位皇子都以军饷粮草作为条件,拉拢威胁,分化瓦解,黑甲铁骑最后基本上也是一分为二了。然而还是有近百名黑甲骑士守护听命于国王的侍卫统领,守护在在皇后身旁。最终各方达成协定,皇后以王国的名义分封两位皇子萧枝和萧叶分别为宁王和靖王。两王分摊王宫以及忠于皇后的黑甲铁骑的每年用度。那百名黑甲骑士就驻扎在王宫所在的山丘上,成为护卫国王和皇后的唯一力量。自自己的儿子封王后,两位宠妃母亲也违反礼仪规制,离开王宫各自住进了儿子们的王府。

中容国的王都黑齿城是个布局散乱的城,星罗棋布的建筑散落在这一片高矮起伏的山丘间。其中中容国的王宫就修建在一座最高的山丘上。黑齿城没有像思幽国的景炎城那样高大的城墙,他的所谓城墙也只是在城南边缘那一大片草地上修了一段土墙而已。不过在土墙中央倒是建了座宏伟的城楼,也为中容国的国门——容丑门。通常,中容国军队便是通过城楼出征杀敌的。

宁王府和靖王府分别坐落城东南和城西南。亲王们也都加固了自己的王府院墙,其高大坚固已与山丘上的王宫相差无几。宁王萧枝虽比靖王萧叶仅大了四十天,他也是兄长。因此每当二王碰面便以兄长自居:“今日为兄手下已捉拿了百只妖怪。”靖王也不甘示弱,在兄长面前,他从不呼兄称弟:“本王下属也灭了上百妖魔,而且还都是中妖以上的妖怪,不像宁王你的属下将一些麻雀一类的小妖也充数给你汇报,哈哈哈!”把个宁王气得够呛,就要回去惩治那些胆敢欺瞒他的手下。虽然捉妖比赛早已到期,但两位亲王时不时还是要比比灭妖的成绩。他们谁也不承认自己的数量落后,相互指责对方弄虚作假,夸大成绩。看来,中容国的新太子册立将是遥遥无期。

军队方面势均力敌,那在缔结盟友和聘请修士方面就要一较高下。因此,当君子国投来友好往来的橄榄枝时,二位亲王便争相表态愿结秦晋之盟。君子国也不挑剔,同时与二位亲王保持亲密关系。每位亲王的驿馆里住着大量的君子国谋士及各种一技之长的人物。不过数年之后,君子国好像开始侧重偏向靖王萧叶。因为靖王的势力主要控制着中容国的东部和南部地区,那里有中容最重要的药材贸易重镇东口镇以及贵重皮毛产地流波郡。

近些年,相对于皮毛,君子国彷佛更需要药材。在这年最重要的东口镇药材冬月集会开始前,君子国谋士建议应切实加强保障集会顺利召开的条件,特别是要防止妖界的捣乱。于是靖王便拜托几位供职于君子国的修为高深的修士前去相助东口镇的守备驻军。

果然,这届东口镇冬月药材集会出事了,结果竟是思幽国派大军入侵,并勾结妖族,大肆抢夺集会药材,许多药材供应商死于非命。东口镇驻军保家卫国,英勇作战,但终因寡不敌众,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没,仅剩下十分之一残兵,守备处的桥守备也不幸战死疆场为国捐躯了。

靖王萧叶看着战报,手有点发抖,“这怎么可能!思幽国为什么会这样,他们不是一向最讲礼义廉耻吗?怎么可能干出如此这般强盗行径!”

“殿下,这一点不奇怪。”一位名唤俞农厘的首席谋士宽慰道,“那思幽国自持国富人多,军队数量是我国好几倍,本身又是资源困乏,一直以来便对我国这样的资源大国觊觎已久,只不过这次终于行径暴露了而已。”这俞农厘也是来自君子国的谋士,只是他来到中容已久,已是靖王最倚重的谋士,他也投桃报李,逢人便讲中容国现在就是他的祖国。“臣以为我们不能就此罢休,一定要进行反制。我们绝不能让思幽国显得我们软弱可欺,否则,他们以后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行此强盗行径。臣觉得此事关系我中容的国家利益,殿下可暂抛开成见,与宁王共同商议反制之事。”

“可是本王与宁王隔阂已久,他不看我的笑话就好了,又怎么愿意与本王合作呢。”

“殿下放心,微臣可去宁王府,向宁王说明缘由晓以利害。不瞒殿下,那宁王手下的匡谋士与我先前在君子国时,曾师从一家,现在虽是各为其主,臣还是有把握先说服匡谋士,再同他一道说服宁王。”

这俞谋士在靖王面前信誓旦旦,拍胸脯保证了后,于是得意洋洋往回走。在一僻静巷口人影一闪,一个身穿赭色衣袍的人拦住去路。俞谋士抬眼一看,认识,来者为君子国的护法。那护法一招手,两人便躲到僻静处。

护法问:“事情如何?”

俞谋士回道:“回禀钟离护法,一切顺利。那战报靖王未看出破绽。在属下的劝导下决定出兵反制,而且同意与宁王合作。”

“宁王那边没什么问题,你无须介入。”这钟离护法才通过属下匡谋士给宁王送去了一位美人,把那宁王迷得神魂颠倒。那位美人实际是个从青丘国因罪潜逃的狐妖,魅惑之术炉火纯青,那宁王必定会言听计从。这一切当然不能让眼前这个下属得知。

“是,是,谨遵指示。”俞谋士心里着实有些惧怕这位上司,这位钟离护法修为颇为高深,而且手段狠辣,主要是其心思难以琢磨,一不留神哪里触犯了他,虽不会当场发作,那以后的小鞋也会让你受不了的。

“你和匡仁是我最得意的两名手下,可以说是我的左膀右臂。现在正值要紧关头,那东口镇一役,我方虽没有什么大的损失,但我方盟友却是损失惨重。看来招摇派修士和思幽国军队确实是我方劲敌。那思幽国军队的箭雨对我方的修士威胁很大,此次务必借助中容国的黑甲骑士给予其狠狠打击,如果不能打败思幽国军队,也要让其损失惨重,大大消弱其实力。大王极为重视这次交战,二位一定要说服中容二王倾力出击,将来二位的的功劳我会向大王禀报的,定会得到大王的嘉奖。”

这钟离护法师出南荒燧薪派,现今被君子国拜为护国大法师。他领着一干来自燧薪派的修士同为君子国效力。前些时候,他命自己的师弟带着几名修士去了东口镇,与在东口守备处的内应一起,杀掉守备处主官桥守备,控制了当地驻军。在冬月药材集会开始前,借助君子国国王盟友皮母地丘妖王的力量,四处出击,多路设伏,夺取了大批药材。具体这些药材用做什么,何人所需,连他这样一位身居高位的护国大法师也不敢擅自询问中容国大王。他私下里一般把他的国王称为大王。之前事情一直都很顺利,然而到了集会召开之日事情出了差错,先是长途赶来的水妖们伤亡惨重,接着师弟夜探敌船以摸清药材情况也险些遭遇不测,燧薪派修士们在和招摇派修士们的对决中也没占上风,中容国东口镇军队更不是思幽国军队的对手。故此,那一大批药材被思幽国得了去,大王很不高兴。所以,他才亲自来到中容国,定要将此事计划周全。

当思幽国王收到中容国下至的战书,眉头皱着。事情的发展很多出乎预料,不但东口镇没能拿下,反而芸渡水军的楼船损坏严重,若不是招摇派修士们的鼎力相助,险些都回不来了。经此战,芸渡水军和招摇修士都有损失。而那中容国战书竟然要求将桃村的所有药材全部归还,还要赔偿他国在东口镇的损失,并要行文道歉。否则将会兴师问罪,一切后果自负云云,真是令人无法接受。国王所担忧的是这个战书落款印章却是中容国国玺大印,他知道这印现今还在中容国皇后处保管,若非中容两皇子同时要求是不会使用的,难道说这战书是中容两皇子的一致的意思?这种步调一致的情况,在中容国王生病后可是从未有过的,这说明中容国已是上下一心,要一致对外与我国为敌。这才是国王最担心出现的情况。现在,太子翌松正在两国边境的重要隘口石岭关坐镇,飞马报来的军报表明中容国已开始在边界蠢蠢欲动,思幽国的回复解释也被中容国原封不动地退回,看来战争不可避免。

不过,中容国此举的确不太合情理,论国力、军力它都不是思幽国的对手,难道全部唯一的依仗是那已不足千人的黑甲骑兵?我思幽可是几万精锐之师!况且,他的二儿子大将军翌柏已向他保证,已有了击破铁甲骑兵巨大冲击力的妙计。那么,中容国如果全部赌注压在铁甲骑兵上也将会一败涂地。明知道讨不到好处,为什么还要以卵击石,难道背后有什么阴谋?国王立刻想到那幕后影子,是君子国。其实,目前打起十二分精神要提防的是这个还没有摸着底细的君子国。前两天他才下旨,放那几个君子国使者回国,一路上军队名为护送实为监视,直到南方石岭关出境。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何况思幽和君子并未交战,只是回绝了君子国王的和亲意图而已。国王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向招摇仙派求助,他现在最担心的不是军队,而是那些会飞来飞去的修士们。

终于,中容国的宁王和靖王对征讨大军的统帅之争有了结果,靖王如愿以偿成为征讨不义之国思幽国大军的统帅,而宁王暂领中容监国之职留守都城黑齿城。宁王所属军队在出征结束立刻归还宁王,征讨所获战利品将准确统计,一分为二,分别各归二王所有。为了达成如此安排,君子国来的谋士们可是耗尽心力,费尽口舌。其中,宁王最是担心自己的军队吞并或是被作为敢死队去填坑,迟迟不解心结。当事情一时三刻无法达成一致,气得暗中指挥的君子国钟离护法只想亲自带些杀手把这两个废物亲王干掉,自己亲自上阵。不过他的大王亲口交代,在中容国征讨出兵的事情上,不应让外人察觉有君子国的影响,这点非常重要。钟离护法不知道自己大王在担心什么,虽然修为高深的他在南荒燧薪派中算上个人物,但他却是绝对不敢违逆大王的旨意,那高深莫测大王让他从心底感到恐惧。宁王最后的妥协当然和他新进纳娶的美人儿有关,那美人妖态妩媚,狐族的魅惑术凡人如何能够抵挡?事情最终还是解决了。

经过组织协调,后勤保障一系列工作后,中容国的三万讨伐大军终于出发了。他们打出的旗号是:惩恶扬善,还我药材!大军浩浩荡荡通过了容丑门,两旁的百姓兴高采烈,他们箪食壶浆,犒劳远征的子弟兵,不停地向行进的队伍挥动手臂。这种盛大场面,也只有现在的老人在很多很多年前,看见他们的国王率领着大军出征妖族的时候一样。

大军最前面是普通骑兵,接下来是那威风凛凛、浑身油黑看着令人恐怖的黑甲铁骑。铁骑的后面是中军大营。靖王一身戎甲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在一群锦衣侍卫的环卫下,洋洋得意地望着路旁的中容国百姓,时时招招手,回敬子民们的欢呼。俞谋士却是一身文官长袍,骑马跟在后面。那钟离护法则扮作一名随从走在队伍里。

队伍在黑齿城南面的草地上拐了个弯,向西进入了山区。然后顺着山谷向着西北方的思幽国边境要塞——石岭关,开拔而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