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点亮希望之灯 - 官场:找个漂亮老婆躺平 - 水番耳语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32章点亮希望之灯

早饭过后,陈鸿宇换上一套崭新的服饰。白色衬衫干净整洁,深色休闲裤笔挺有型,再搭配上一双运动板鞋,整个人显得青春而干练。

陈鸿宇、吴刚与张秀英三人,手持名单,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在因交不起学费而无法上学的五户人家中,其中四户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陈鸿宇先是为他们详细普及《义务教育法》,阐述读书的诸多益处,最后秉持着救急不救穷的原则,向他们许下承诺。

其一,让他们先自行筹集学费,如果实在筹不够,若粮食充足,可将粮食卖给他;倘若粮食也不够吃,那么陈鸿宇个人愿意借钱给他们,但需立下欠条,并在年底之前归还。

其二,若后续村子里有招工干活的机会,这几户人家将优先被考虑,为他们提供增加收入的途径。

经过一番艰难的沟通与协商,这几家人最终都承诺会送孩子去读书。紧接着,孩子们的欢呼声瞬间响起。

而剩下的一户,便是前文提及的双胞胎女孩家。这两个女孩今年八岁,却因家境贫寒,从未踏入过学校的大门。吴振华为此已经努力了两年,然而,这个家庭的状况实在令人揪心。他们连衣服都没得穿,饭都吃不饱,又哪里有能力供两个孩子读书呢?

这户人家的位置较为偏僻,位于村子的最北边。说是家,其实不过是两间简陋的茅草屋。一间用于煮饭和吃饭,另一间则用来放置物品和睡觉。

当他们抵达时,已是下午快两点了。刚到之际,两位老人和两个孩子正在用餐。每人捧着一碗白粥,两个孩子的碗里还能隐约看到几粒米,而两位老人的粥几乎清澈见底,桌上仅有的菜也只是一碗咸菜。

看到这一家人的状况,陈鸿宇和吴刚的脸色都变得沉重起来。女孩子通常比较感性,张秀英更是瞬间红了眼眶,差点哭出声来。

两位老人见到三人到来,尤其是看到张秀英便立刻明白了他们的来意。一时间,老人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他们内心何尝不想让孩子读书,可他们拼尽了全力,一年也攒不下学费。

“陈干部,张老师,吴刚,你们吃过午饭了没?快坐。”老人颤颤巍巍地说道,接着便让两个孩子去端板凳。然而,老人很快又想起家里并没有那么多凳子,那满是皱纹的脸上顿时写满了无奈。

“老人家,我们吃过饭了,您别忙了,我就是来看看你们的。”陈鸿宇微笑着说道,随后地蹲在了两个孩子身边。

“小雪、小雨。你们想读书吗?”两个女孩相互对视一眼,接着又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爷爷和奶奶,最后在爷爷奶奶担忧的目光中,倔强地轻轻点了点头。

“那叔叔给你们想办法好不好?我保证你们可以读上书。”陈鸿宇温柔地说道。

“真的吗?我们能拉钩吗?”两个女孩满脸惊喜。

“可以,我们拉钩。这个漂亮的阿姨以后就是你们的老师了,你先跟老师在旁边玩会儿,我和你爷爷和奶奶说会儿话好不好。”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小孩,往往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加成熟。张秀英明白陈鸿宇有话要对两位老人说,便招呼着两个小孩走到一边去了。

“陈干部,我们没钱给孩子交学费。”老爷子说着,便忍不住掩面哭泣起来。

老奶奶轻轻拍着老爷爷的背,为他顺气。“老爷子,这不怪你。”

原来,他们辛苦存了一年的钱,本来已有一百多块,想着今年无论如何都要送孩子去上学。然而,前几个月老爷子生了一场重病,把钱都花光了。当时老爷子本不愿意花钱去买药,可后来病情愈发严重,熬不下去了。两个孙女自作主张找来了村里的医生。幸运的是,老爷子只是感冒引发的肺炎,输了一周的抗生素后,病情得到了控制。但钱却没有了。

“老爷子,这两个孩子以后只要想读书,所有的学费我都包了,直到他们不想读为止。”陈鸿宇深吸一口气,郑重地说道。“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们要答应我。”

两个老人听到陈鸿宇的话,满脸的不可置信。过了一会儿,他们急切地问道:“陈干部,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你,就算是要我们老两口的命都行。”

“我的条件很简单,钱我可以无偿给你们,不需要你们还。但你们只能告诉孩子,这钱是我借给他们读书用的,等他们长大之后要还给我,并且还要给我打欠条。”

两位老人听到陈鸿宇的话后,立刻就要跪下,陈鸿宇和吴刚急忙一把拉住。“陈干部,你真的是小雪小雨的恩人啊。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你让我跪,给你磕个头。”

听到这话,陈鸿宇那沉重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说道:“你们这不是折我寿嘛。不用,快起来,你们只需要告诉小雪和小雨,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行了。”随后,陈鸿宇摸了摸口袋,掏出身上带的一百块钱,又瞪了吴刚一眼,吴刚立刻心领神会,也从包里拿出了五十块钱。

陈鸿宇把钱递给老人,说道:“老爷子,这钱你拿着,去给孩子买一身衣服,还有书包和红领巾。学费我会直接交给学校,让他们9月1号早上八点到学校来读书就可以了。另外别忘记告诉小雪和小雨,等他们会写字了,自己把欠条写好,然后拿给我。”

几人从小雪小雨家走出来后,都陷入了沉默。过了许久,张秀英才开口问道:“陈干部,你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啊?”

陈鸿宇苦笑一下,没有说话。吴刚率先开口道:“宇哥要资助他们上学,直到他们不想读书了为止。”

张秀英一愣,只觉得陈鸿宇的形象在她心中又拔高了几分。

接下来,只剩下一户需要解决了。这户人家能拿出钱,但却因重男轻女,不让家里的女孩上学。前两年孩子还在读书,今年因为超生了一个男孩,便不再让女孩读书了。

在这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普遍存在,特别是在农村。许多家庭为了生一个男孩,不停地生育,结果却越生越穷。他们认为女孩迟早会嫁人,都是赔钱货,读书也没什么用。从小就给女孩洗脑,让她们要帮着弟弟或者哥哥。针对这样的家庭,陈鸿宇一点也不客气。

到达这户人家后,陈鸿宇先是严肃地读了一遍《义务教育法》里的法律条款,告诉他们不让孩子完成义务教育是违法的行为。如果不去学校报名,那就报警抓他们去坐牢。

农村人大多不懂法,见陈鸿宇几人说得有模有样,心里顿时充满了畏惧,最后乖乖地交了学费。

总之,学校招生的事情,算是完美地解决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