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毛竹产业计划
9月3日,村里的小学已然开学,那几名学生都按时到了学校上课。
贾辉在这段时间给陈鸿宇打来一个电话,向他讲述了前两天县里发生的一件大事。
省里的一名记者在云阳县差点遭遇意外,省纪委与省公安厅迅速派出联合调查组,在云阳县展开了为期三天的深入调查。在这三天里,县里三个涉黑团伙被一举打掉,县公安局长、分管治安的县公安局副局长双双被双规,此外,还有数名下属派出所的所长也被双规。县政法委书记同样受到牵连,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一时间,云阳官场人人自危,生怕惹祸上身。
自然,有人倒霉就有人走运。杨平原本分管刑侦和缉毒工作,在这次事件中,他不仅未受影响,反而在配合抓捕行动中表现卓越,备受重用,最终被任命为县公安局局长,官升一级。
此前,公安系统一直掌控在县长朱长春手中,此次事件随着杨平的上位,朱长春失去了在县公安局的直接话语权。而且,就连前段时间他与李爱华一直争夺的旧城改造事宜,朱长春也不得不做出让步,可谓损失惨重。
贾辉打来这个电话,是想等杨平梳理好公安局的工作后,三人一起聚一聚,陈鸿宇自然答应下来。
在得知这些消息后,陈鸿宇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冯晨曦。几个关键点都能对应上,她是省里下来的记者,虽然只是实习记者,她的叔叔是市里排得上号的官员,可以有能力推动这个事情。
但陈鸿宇总不能直接去询问。一番纠结后,陈鸿宇最终还是给冯晨曦打去了一个电话。上次冯晨曦给他留了一个大哥大号码,陈鸿宇用村委的电话拨了过去。
“嘟……嘟……嘟……”连续拨打了两遍都无人接听,陈鸿宇心里莫名地涌起一阵失落。
不过,这种情绪很快就消散了。电话铃声响起,正是那个号码回拨过来的。
陈鸿宇努力按捺住内心有些激动的情绪,深吸一口气后才接起电话。“喂。”
“学长,是你吗?”电话里传来一阵清脆悦耳、如银铃般动听的女声。
“学妹,是我。”陈鸿宇回答道,接着又说:“给你打电话是想告诉你……请你帮个忙。”
陈鸿宇原本想告诉冯晨曦县里严打治安,有几个公安局的官员被双规了,但话到嘴边又临时改了口。如果这样说,不就等于告诉冯晨曦自己知道她有背景了吗?而且还有可能让冯晨曦产生误会,以为他是来让冯晨曦报恩的。
“你说,学长,要我帮什么忙。”
“我想请你帮我在学校图书馆里找一些法律相关的书籍,最近我发现在基层工作需要懂得这些方面的知识,所以想学习学习。”
“具体是哪些法律呢?”
“先从行政法、民法、商法学起吧,不用太多,每一种一两本就行。”
“行,我知道了,那我怎么给你呢?”
“月底我应该会去一趟江州,但是时间不多,所以才想麻烦你帮我找,到时候我来找你拿。”
“行,那我找好了通知你。”
随后,两人挂断了电话。陈鸿宇挂断电话后,嘴角泛起一丝苦涩的笑容。两世为人,且在前世有过多段恋情的他很清楚,自己对这个漂亮的学妹产生了喜欢的感情。然而,一想到冯晨曦背后可能拥有的背景,他又不禁退缩了。
这种家庭通常都很看重家世背景,如果对方的家庭也是如此,那么两人即便走到一起,也很可能以悲剧收场。既然如此,又何必去招惹呢?可是,自己还是忍不住打了这个电话。
实际上,陈鸿宇并不知道,此时身处汉江政法大学女生宿舍的冯晨曦正在暗自庆幸,还好忘记拿书,不然就错过学长的电话了。这几天,冯晨曦其实多次想给陈鸿宇打电话,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陈鸿宇前段时间安排吴刚找人去套钱善良话的事情也有了结果。钱桂兰的情人竟然就是政法委书记周强。
不过,距离上次钱善良放出狠话已经有十来天了,却不见钱善良有任何行动。钱善良甚至主动找到陈鸿宇,告诉他已经在修缮之前破损的房子,最多一个月就能搬回去,到时候陈鸿宇就可以搬回村委。
陈鸿宇估计是因为周强最近自身难保,勒令他们安分点,所以钱善良才开始主动示好。本来陈鸿宇就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召开村委会,逼迫钱善良搬出村委会,现在看来也不用这么麻烦了。
到了9月10号,全县的秋收工作全面结束。县农业发展部联合各个乡里正在对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统计。统计结束后,就要开始征收农业税和三提五统,这个过程短则一个月,长则两个月。
陈鸿宇为此犯了愁。他虽然有能力把剩余的钱给村民们补上,但这终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要让村民自身富起来。
思来想去,陈鸿宇觉得毛竹产业相关的事情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于是,他当即给刘志强打了个电话。
“喂,强子,上次让你帮我找做毛竹相关生意的人,有没有眉目了?”
“鸿宇,我正准备这两天跟你联系呢。我找到了一个老板,一个是做竹笋深加工的,另外我还联系了一个农贸市场的老板,他们表示只要货好,都可以收。”
“太好了,强子,你尽快跟他约一个时间,我跑一趟省城见一下这个老板。”
“行,那我确定了时间之后给你打电话。”
毛竹可以开发的产业有很多。在食品领域,可以销售冬笋和春笋,还能进行竹笋深加工,将竹笋制作成笋干、笋丝、罐头等产品。毛竹也可以用来造纸,其纤维长度和质量适合制造一定品质的纸张,而且生长周期短,能为造纸业提供充足的原料。
另外,毛竹还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工艺品等。村子里有不少有手艺的老人会制作竹篓、竹椅、凉席等物品,拿到乡里或县里去卖,但都是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产业和规模。
万事开头难,如果能先引进竹笋相关产业,那么后续对其他产业也会有促进作用。随即,陈鸿宇先是到乡里要了一份详细的资源分布地图,然后带着吴刚一起,花了一周的时间深入翠微山的毛竹林进行实地勘察,又找了几个村里的老人详细了解了毛竹的生长特性等相关知识。
最终,陈鸿宇写了一份流云乡吴家村毛竹产业计划书。等一切准备就绪,已经是九月下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