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一起合伙
陈鸿宇把想法和盘托出。拿下代理权后,在江川市中心做一个形象旗舰店,并且投放大量的广告,旗舰店开业时进行大力度的抽奖促销活动,一定要做到开门红。后续等江川的市场打开后,开发汉江省地级市的代理商,直接复制模式就行。
刘志强本就是汉江政法大学金融系毕业的,对这些事很敏感,一点就通,觉得这个生意可以做,又说:“鸿宇,这的确是个好生意,可是这需要投入很多,我们现在怕是拿不出来吧。”
陈鸿宇笑道:“你的思维被局限了,前面这些,其实最重要的是拿下独家代理权,后续花不了多少钱,而这些钱完全可以用独家代理权去找一家商业银行贷款。”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思维比较封闭,这也不能怪刘志强,不过陈鸿宇这么一说刘志强就明白了关键所在。
之后两人又讨论了怎么说服南方科技、旗舰店选址、广告媒体选择、开业活动等问题。
陈鸿宇每次讲述出来的东西都远超这个时代,听得刘志强一愣一愣的,但又不得不承认按照这样做想失败都难。
见刘志强还在发愣,陈鸿宇嘴角勾起一抹轻笑,语气轻快地说:“好了,不说了,先吃饭吧。”说完,他端起面前的酒杯,向刘志强伸过去,笑着与他碰杯。
刘志强回过神来,看着陈鸿宇,眼中满是赞叹,感叹道:“鸿宇,真没想到你对做生意这么有研究。”
陈鸿宇笑了笑,轻声回答:“只是平时喜欢看些书罢了。”
刘志强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后,语气坚定地说:“好!这个生意我做了,这两天我就先去注册一个公司,钱由我出,我们各占一半的股份。”
陈鸿宇连忙摆手,摇头拒绝:“不行不行,这怎么行呢?我的身份比较特殊,后面很多事我都没法参与,只能你自己来。而且前期的资金投入也不是小数目,咱们还是先共同出资二十万块吧,钱我们一人出一半,但我不要股份,我只要分红。”
刘志强皱了皱眉,面露难色,急忙劝道:“鸿宇,这赚钱的门路可都是你想出来的,让我占一半的股份已经是占了你天大的便宜,你居然还一点股份都不要,只要分红,这我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陈鸿宇拍了拍刘志强的肩膀,安慰道:“你别这么想,这终究只是一个想法而已,真正把它变成现实的人可是你啊。”
两个人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没有一方愿意让步,最后决定资金由双方各自承担一半。陈鸿宇只需要得到利润分成即可,反正刘志强心里盘算着,公司是由他来运营管理,给陈鸿宇分配多少利润不都是他说了算嘛!到时候可以多分给陈鸿宇一些钱。
吃完饭后,陈鸿宇将事先准备好要还给刘志强的六万块钱交给了他,其中五万是本金,多出的一万则被当作利息。两人又相互推脱了许久,最终刘志强实在拗不过陈鸿宇,只好无奈地收下这笔钱。
然而,陈鸿宇接下来所说的一句话却让他非常恼火:“以后不要穿得像个二流子一样,除了我之外还有谁敢和你谈生意啊。”尽管刘志强心中很生气,但他还是将这句话听进了心里。
第二天早晨八点钟,当他们前去拜见那位从事蔬菜生意的杨老板时,刘志强特意换上了一套崭新的西装,并系上了一个漂亮的领结,整个人看起来非常帅气、潇洒。
杨老板大名杨卫东,大约四十来岁,以前也是军人的人,改革开放后下海经商,凭借敢打敢拼的性格,没多久就闯出了一番名堂,现在已经占有了江川市百分之三十的蔬菜零售市场。
两人在燕京路的农贸市场二楼见到杨卫东,这里是他的办公室。杨卫东给陈鸿宇的第一印象就是个暴发户,肚子大得像即将临盆的孕妇,戴着大金链子和金手表,就连皮带扣都金光闪闪。
“杨总,您好。这位就是我前两天跟您提到的兄弟陈鸿宇,汉江政法大学高材生。”刘志强热情地向杨卫东介绍陈鸿宇,陈鸿宇也热情地问好。
“就是你们那里有笋子卖?”杨卫东问道。
“是的杨总,吴家村有一万亩毛竹,每年可以采摘冬笋和春笋两季,根据我们的预估,冬笋可以产出五千吨,春笋可以产出一万吨。”这个产量是陈鸿宇做完调研得到的数字,现在毛竹林还是无人管理的状态,如果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这个数字还会更高。
陈鸿宇的话让杨卫东感到十分惊讶,他不禁皱起眉头,语气沉重地说道:“你应该清楚,我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江川地区。而你们云阳县与我们这里相距甚远,要将冬笋运到这里来销售,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陈鸿宇微微一笑,似乎早已预料到杨卫东会有如此反应。
他胸有成竹地解释道:“杨总,关于这些问题,我已经深思熟虑过了。其实最大的难题无非就是运输和储存两个方面。从云阳县到江川的道路状况来看,一辆货车单程需要耗费大约十个小时的时间。”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让货车在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出发,经过一夜的疾驰,能够赶在次日凌晨两三点抵达江川,并及时完成装货工作,这样便完全来得及赶上早上的市场交易时间。”
“另外,对于储存环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采购量的控制,从而有效避免货物积压。而且现在正值冬季,冬笋也不会那么容易变质,可以保证产品质量。”
杨卫东听后,微微皱起眉头,用手轻轻拍打着自己那圆滚滚的肚皮,神情变得异常严肃起来。
他声音低沉地说:“你可曾想过,如果按照你的计划行事,成本将会大幅增加!这样一来,我还有多少利润可言呢?”
“你是否了解过去几年江川冬笋的价格行情?零售价格每斤仅为五毛钱,而批发价格更是低至三毛钱。此外,每天的销售量最多也只有十吨左右。而通过我的销售渠道,最多也只能卖出三四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