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致富之路 - 官场:找个漂亮老婆躺平 - 水番耳语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6章致富之路

这里就不得不提及开平县的具体情形。开平县距离云州市区其实并不远,二者相距不到三十公里,地势平坦,是农业大县,整体的经济情况比云阳县高出一截,是云州市的富县。

陈鸿宇推测按照后世城市的扩张速度,开平县迟早会撤县设区,被直接纳入云州市区范围。

开平县位于云州市南端,云州市的东、西、北三个方向皆是大山,这就意味着云州市若要发展,必然是朝着开平县的方向拓展。

尤为关键的是,陈家村处于开平县城和云州市的中间位置,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这里绝对是未来的黄金地段。依陈鸿宇的判断,这里设置成经济开发区的可能性极大。

如今已经是1995年,国内经济即将步入蓬勃发展的井喷阶段,特别是在千禧年之后,发展势头更是迅猛。陈鸿宇一心想让乡亲们富裕起来,就必须在两年内为大家打下发展的基础。

经过两天的深思熟虑,陈鸿宇带着陈鸿强来到陈氏宗祠,找到了陈启明以及几位族老。

“叔公,我这次来是有一些想法,想跟您和几位族老商量商量。”陈鸿宇神色郑重地说道。

陈启明见他这般严肃,也认真起来:“鸿宇,你有什么想法,直说无妨。”

“这几天我和村里很多同辈的年轻人都聊了聊,发现了一些问题。”陈鸿宇开始分析现状,“咱们村里的情况是,大多数时候,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十七八岁到四十多岁的青壮年基本上都在外地打工,像鸿强这样在县城的只是少数,更多的人是去了沿海地区。”

他继续说道:“由于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在外面干的基本都是体力活。短期内看,确实能挣到些钱,可从长远来看,这样一辈子也就差不多定型了。而且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村里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长此以往,下一代很可能依旧如此。当然,也可能会有人考上大学,但我估计数量不会很多。”

陈鸿宇接着阐述他的想法,他提到现在是华夏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正是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为了支撑经济发展,城里后续肯定会大兴土木搞建设,所以他想让村里开办一个预制板加工厂。

这预制板生产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而且村里交通便利,大型车辆能够顺利进出,地势也平坦,开辟一块场地是轻而易举的事。

陈鸿宇还承诺,先由陈启明出面召开一个宗族大会,凡是愿意出资的村民都可以参与,要是最后办厂资金不足,缺的部分由他来补齐。不过,他并不打算要股份,他出的这部分钱算作整个宗族的股份,由陈启明以及各位族老代管。日后这些股份所分得的钱,用于在村子里逢年过节时给年长的人发过节费,要是遇到特殊情况,也可以由几位族老开会商议后支配。

这只是发展计划的一部分,除此之外,陈鸿宇建议村子里不要仅仅种植水稻、白菜、萝卜这些经济效益低的农作物,可以搭建一些蔬菜大棚来种植反季节蔬菜。以陈家村的条件,这些反季节蔬菜根本不愁销路。

陈鸿宇为了让几位族老能听懂关窍,基本上都是深入浅出的给他们叙述,这几位可能文化程度不高,但见识却是不少,听呢陈鸿宇的话后就明白了。

陈启明和几位族老相互对视了一眼,陈启明皱着眉头说道:“鸿宇,这些想法是挺好,但最关键的是技术问题啊,要把这些搞起来太难了。”

陈鸿宇微笑着回应:“叔公,各位族老,其实没那么难。我是这么想的,预制板加工厂这块,就让鸿强来牵头。他本来就在建筑行业做事,对这方面多多少少有些了解,而且他舅舅在这行也有人脉关系。再从村里挑一些年轻人,让他们跟着鸿强到江川的预制板加工厂干上两三个月,技术很容易就能学会。”

“至于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这个确实需要花费的时间长一些,但也不是没办法解决。我去找我的老师,看看能不能通过他帮忙找懂技术的人来教一教。我们可以挑选两个高中学历的年轻人去学习。”

陈启明和几位族老一番商议后,当即拍板决定:“鸿宇,你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我们信你。明天我们就召开宗族大会,把这些事情宣布下去。”

今天是初五,这两天村里的劳动力都还在家过年,明天开会的话,能给大家一些考虑的时间。

不过后面的事情,陈鸿宇不打算再过多参与,思路和方法他都已经给出,到时候要是需要资金支持,他也会帮忙,但这条路终究还是要乡亲们自己去走。

初六一大早,陈鸿宇在家吃完早饭,在父母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声中开车出了门。

陈鸿宇先是把车开到云州市,接上刘志强派来的司机,然后让司机把他送到云阳县,这才去取自己的摩托车。

本来刘志强是想把车留给陈鸿宇用的,但陈鸿宇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基层驻村小干部,开着小轿车,而且还是比县里一二号领导座驾都要好的奥迪100,这实在不像话,所以果断拒绝了,让刘志强派人来把车开走。

他的摩托车年前来到云阳县后就一直停放在酒店里,所以回村里也不用再搭乘班车。

陈鸿宇原本还想着约贾辉和刘勇出来聚一聚,可过年期间公安系统本来就比较忙碌,刘勇根本抽不出时间。贾辉作为领导秘书,难得这几天领导不在云阳县,他便回乡下老家了,也没有空。

两人都约不到,陈鸿宇只好独自回村里。他先到乡政府转了一圈,发现除了看门大爷在,其他人都不在。

其实这年头的春节法定假日只有三天,但实际操作中,除了像公安、消防这类特殊单位,大多数政府机关都是要到正月十五过后才正式上班,今天才初六,乡政府没人在,陈鸿宇并不觉得奇怪。

陈鸿宇给了看门大爷一包烟后,又骑着车回到了吴家村。经过一上午的奔波,等陈鸿宇到达吴家村时,已经快中午了。

吴家村委会的情况则截然不同,除了陈鸿宇之外的其他村干部都在,而且还有不少村民在搬运新采摘的竹笋。

今年过年时间比较早,今天是农历正月初六,阳历2月6号,虽说已经立春,但气温仍在零度左右徘徊,冬笋还有最后一茬,而且春节期间正是竹笋的销售旺季,翠微竹海的竹笋都快供不应求了。

从初二开始,杨卫东这几天每天都派两辆货车来,每天要运走十五吨冬笋。对于吴家村的村民来说,和往年相比,这都是额外的收入,所以即便现在正是过年期间,也几乎没人愿意在家闲着,都进竹林挖冬笋去了。

吴刚、李学文等村干部和一众村民看到陈鸿宇回来,都放下手中的活儿,迎了上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