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
跑堂的伙计们得了令,拿起棍子就朝那群人身上呼,几个男人看见那么多年轻力壮的汉子冲过来,一个个手上拿着胳膊粗的棍子,连手都不敢还,丢下女人,撒腿就跑走了。
女人还窝在地上没反应过来,望着围上来的壮汉,她老实的从地上爬起来,低垂着脑袋,不敢再多言,一溜烟的跑了。
妈妈直觉晦气:“一会儿给门口撒点盐,真是见鬼了。”
话说,小雨的一家人被跑堂的伙计给吓得落荒而逃了之后,回到家是越想越生气。
他们家可是死了闺女的,杀人凶手不愧疚也就算了,怎么还能那么横呢?
想到他们这一趟走的,干嚎了两天不说,腰酸背痛的,嗓子都喊哑了。一个铜板没捞到不说,还挨了两顿打,就气不打一处来。
一家人一合计,得把这事儿告到了衙门去,让“清浣绾”给他们赔钱,闺女不能白死了。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小雨的母亲就在小雨的爷爷、父亲、伯伯、舅舅、表哥等人的陪同下去了官府,状告“清浣绾”草菅人命,害死了她家闺女。
结果还没等官府的人去“清浣绾”找人呢,“红灯笼”那边就先把小雨的卖身契给送了过去。
县官一看,是死契啊。当即明了,这事儿不用管,把小雨的一家子亲属给打发了回去。
一家人被衙役扔到了县衙门外,望着县衙府的大门一脸懵痴,呆站了半晌,才发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儿。
当即扑倒在地上哭爹喊娘起来:“来人呐,救美呐,官差打人了啊。官府和‘清浣绾’里头的人穿一条裤子,草菅人命了啊!”他们鼻涕眼泪一把抓,叫苦连天,嚷嚷着。
“真是官妓一家亲啊,这天底下还有没有王法了!”小雨的父亲横眉冷竖,双手背在身后,挺直了腰板呵斥,做出一副读书人的傲骨气质来。
听得站在县衙门口的衙役面色发青,当即又把这一家子人给抓了起来,关进了牢房。
人是控制住了,但小雨一家人在县衙门口瞎胡扯的话可是被路过的行人给听了个真真切切。
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只一日的时间就传得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茶余饭后都在讨论这件事。
而且谣言越传还越离谱,说是“清浣绾”里头的妈妈跟县太爷是老相好,所以衙门才会把受害方小雨的一家人给抓起来,关进天牢,就是为了堵住他们的嘴。
县老爷这是在纵容杀人啊,还有没有王法了!
谣言很快的就传到了县太爷耳朵里,县太爷一听,这样传下去还得了!
他本来是不打算管这件事的,准备把小雨的一家人关上两天,让他们吃点苦头,长点教训也就算了,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口无遮拦。
但现在这个情况不管是不行了,他专门组建了一队人,彻查此事。
这件事调查起来也不复杂,小雨的卖身契在“红灯笼”手上。自小雨一家人把小雨卖给了“清浣绾”之后,小雨这个人从律法上来讲已经和小雨的家人没什么关系了。
如今小雨身故,小雨的家人来找“清浣绾”的麻烦,索赔钱财,本就与法不合。县太爷把人给赶出衙门去,并没有做错什么。
只是如今舆论的风向偏向于小雨的一家亲属,光摆事实讲道理还不行,一句“与法不合”并不能堵住悠悠众口,还得往深了去说。
于是县太爷命人把调查到的事情写成了告示,张贴在城门口的公示栏上,给全城的百姓看。告诉大家,他们并没有徇私枉法,县太爷和“清浣绾”的妈妈也没什么私情,一切都是那小雨的一家亲属造谣的。
公告上把小雨的家人在小雨五岁的时候就把小雨死契卖给了“清浣绾”,之后还隔三差五的找小雨讹钱,导致小雨这些年不得不偷“清浣绾”的东西资助家里头。最近还胆大妄为的给“清浣绾”里头的其他姑娘下毒,等等一系列的恶心事都给曝了个光。
又说,小雨的一家人其实并不关心小雨的死活,就连小雨犯了事儿被卖到“红灯笼”的事儿都不知道。还是小雨许久没有往家里送钱了,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几口子有手有脚的大活人都快吃不上饭了,才想起来有这么个卖出去的闺女,出来打探消息,才得知了小雨的死讯。
然而在知道了小雨的悲惨遭遇之后,这一家人也不急着找回小雨被随意扔到乱葬岗的尸首,而是跑去“红灯笼”找那里的妈妈要钱,说是赔他们家女儿的性命,结果被“红灯笼”的人给打了出来。
之后他们又去了“清浣绾”,旧计重施,想讹一笔钱回去。“清浣绾”的人也没答应,于是他们就闹到了衙门,便有了之后大家以讹传讹的谣言。
洋洋洒洒好几张告示,师爷展现了他说书人的才能,把事情原原本本讲的绘声绘色。
公告一张贴出来,就吸引来了满城的人前来围观。
告示上的故事很快的就被传遍了家家户户,只一个时辰的功夫,全京城的人有知晓了小雨的一家人是个卖女儿的无耻之徒。
在公告的最后一行,师爷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专门提了一嘴,说小雨的一家人之所以这么不要脸的去找两家青楼的麻烦,是为了给小雨母亲哥哥家的儿子娶媳妇儿。
于是,小雨一家人人是被放出来了,但名声可全毁了,成了过街的老鼠,人人见到了都要指点两句,说:“瞧,这就是没本事赚钱,只能靠卖女儿养家的一家人。”
弄得小雨的母亲上街买个菜都不敢抬起头来。
小雨的爷爷、父亲和弟弟更是连家门都不好意思出,他们向来自诩是读书人,高人一等,哪里受得了别人这样的指指点点。
至于小雨的表哥,原先谈好的那门亲事自然是告吹了的。至于京城里头其他的姑娘,也是没一个人愿意嫁给他的。
小雨的舅舅没办法,正想着要不要先把儿子送回老家,在那乡下地方看能不能寻一个姑娘嫁给他。
※※※※※※※※※※※※※※※※※※※※
我身边有个朋友真的受到过这么不公的待遇,不至于这么悲惨,但家里人是真的这么待她的。
上大学的时候不给她学费,她离家出走,家里人两个月连个电话都不打来的,她靠暑假打工赚足了学费;上了几年的班,省吃俭用,住在四五平的小房子里,平时连多吃一根香肠都要省着,攒了二十万,准确去买个小公寓付首付,结果被她妈妈全要走给她哥哥了。
她家也不穷,在北京给她哥哥买了房,但是对她真的跟不是亲生的一样。
好在她现在想开了,也不攒钱了,学钢琴、学绘画,出去旅游,还养了一条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