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
相见
转眼间,日子过得飞快。
姜如喜的亲事没有等来,而永昌候府却迎来了姜如玉的亲事。由于两家早早地定亲,约定等姜如玉到了适婚年龄就把她娶进门。现在,她已经过了及笄,南阳侯府早早地下了聘礼,并挑选了一个黄道吉日。
姜如玉的婚事办得非常简单。南阳侯府虽然规模不大,但因为要迎娶庶女,所以聘礼并不丰厚。永昌候府觉得这样的婚礼太过丢脸,因此嫁妆也显得相当寒酸。李氏只给了一座庄子、一名婆子和三名丫鬟作为陪嫁。相比之下,姜老太太倒是比较慷慨,又加送了一些珠宝首饰。
姜如玉虽然心中有抱怨,但她自知自己不过是庶女,而且还做出了如此败坏门庭之事,所以也不敢多说什么。
到了她出嫁的那一天,许姨娘哭得肝肠寸断,却碍于姜玄和李氏在场,她再怎么不舍得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姜如玉被擡出府去。
自从姜如玉出嫁之后,整个府邸变得冷冷清清,不复往日的热闹。
而姜怀书则想起了自己曾答应过柳姨娘的事情,但如今李氏一直没有什么动静,让她有些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下手。
柳姨娘心急如焚,每天都会来赋月阁询问进展。
这天,她又焦急地问:“六娘,你可有什么办法吗?”
姜怀书安慰道:“姨娘,现在不能着急。那些毒药的毒性并不强,您不必担心。只要您按照我的嘱咐,每天定时服用我给您的解药,就不会有事。”
等柳姨娘离开后,纳珠不解地问:“姑娘,为什么要帮助她呢?”
姜怀书反问:“我为何不帮?”
纳珠皱眉,面露难色道:“姑娘,柳姨娘举目无亲,在府上没什么势力,姑娘何必与她交好?”
“你以为我帮她是为了与她交好?”姜怀书轻轻摇了摇头,叹气道:“我帮她不过是看她可怜罢了,她对我大有用处,日后还需她帮我呢!”
姜怀书在府中闷了几日,突然听闻姜柏南回来了,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如今的姜柏南早已娶妻,与崔氏一同搬出府,另立门户。此次回来,恐怕是有要事相商。
姜柏南如今跟着淮南王做事,而淮南王却仍留在京城之中,心怀叵测。姜柏南曾多次暗示她与淮南王攀亲,其用心不言而喻。面对这样的局势,姜怀书深知自己需要小心应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上次宴会之后,姜怀书可谓是出尽了风头。而淮南王更是对她志在必得。
这一情况令姜怀书十分头疼,不知如何应对。正当她苦恼之际,崔氏前来拜访。
姜怀书放下茶杯,起身迎接。只见崔氏身怀六甲,步伐显得有些虚弱不稳。
崔氏微笑着说:“好久没见到祖母、父亲和母亲了,我和你哥哥都很想念他们,所以决定回来探望。”
崔氏长得相当美丽,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现在怀孕后更增添了几分韵味。
她继续说道:“你哥哥正在前院与父亲和母亲交谈,我闲着没事就过来看看你,不会打扰到妹妹吧?”
姜怀书连忙回答:“嫂嫂能来看望我,真是我的荣幸,一点也不打扰,请嫂嫂放心。”
崔氏与她闲聊一会,开始试探道:“妹妹可有中意的人?”
姜怀书看着崔氏,心中已经明白了几分,她不动声色地回答道:“没有。”
崔氏掩饰住笑意,继续说道:“若是有中意的男子,你可与你哥哥说说,你哥哥也可替你掌掌眼。”
姜怀书微微一笑,回答道:“多谢哥哥和嫂嫂记挂,若妹妹有喜欢的人,定会告诉嫂嫂的。”
崔氏见姜怀书如此回答,便不再多说什么,又聊了一会儿后便起身告辞。
崔氏一走,纳珠就忍不住开口抱怨:“姑娘如今还小,嫁人的事也轮不到她来操心。”
姜怀书看了她一眼,无奈地摇摇头:“纳珠,你这几日牢骚越发的多了。”
纳珠吓了一跳,赶紧低下头认错:“奴婢失言了,请姑娘责罚。”
姜怀书叹了口气,缓缓说道:“纳珠,你跟在我身边也有好几年了,你也不是个不稳妥的人,怎么如今越发的不懂事了?”
纳珠低着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姑娘,奴婢不该多言,请姑娘责罚。”
姜怀书轻轻拍了拍纳珠的手,安慰道:“好了,别难过了,以后注意点就是了。”
姜怀书有些累,让她出去后,便休息了。
第二日是个大晴天,阳光透过云层洒下,照得整个大地暖洋洋的。姜怀书身着一袭浅蓝色的衣裳,衣服上绣着精致的花纹,显得格外清新淡雅。她头上梳着简单的发髻,插着一支玉簪,整个人看起来清丽脱俗。
她手里拿着一串珍珠手串,珍珠圆润光滑,散发着淡淡的光泽。手串旁边放着一只小巧玲珑的翡翠竹节坠子,颜色鲜艳欲滴,仿佛能滴出水来。此外,她还带着一只五彩斑斓的凤凰金钗,凤凰栩栩如生,展翅欲飞。
今天,姜怀书要去给姜老太太请安。她带着纳珠、翠竹和彩鸾一同前往,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进了老太太的院子。
老太太的住处种满了梅花树,此时已经过了二月,梅花依然盛开着,红的似火,白的像雪,粉的如霞,美不胜收。姜怀书深吸一口气,似乎闻到了梅花的香气,心情愉悦起来。
还没踏入老太太的院子,姜怀书就听到了一阵欢声笑语。其中有李氏的声音,还有姜如喜的娇嗔声,甚至还有小孩子的欢闹声,应该是姜柏铖。
走进正房,姜怀书看到姜老太太坐在正中央,面容慈祥,手中握着佛珠,正在虔诚地诵经。她的身旁围坐着姜柏铖和姜如喜,两人一左一右,逗得老太太开心不已。
李氏则坐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见到姜怀书进来,姜如喜不屑地撇了撇嘴,轻哼了一声,然后转过头去不再看她。姜柏铖倒是礼貌地对她点了点头,但眼神里并没有太多的热情。
“六丫头来了,快坐。”老太太吩咐人搬来椅子,让姜怀书坐在旁边。
姜怀书乖巧地坐下,对着老太太和李氏福了福身,道:“祖母,母亲,我有一事想征求祖母与母亲的同意。”
李氏微微皱眉,没有说话。
老太太依旧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笑盈盈地问道:“六丫头有什么事呀?”
姜怀书看着老太太,认真地道:“我想回建安侯府,祖母可同意?”
永昌候府规矩极多,若是单独出府要提前与李氏说明,李氏同意才可出门。所以她才会如此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