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 - 侯府庶女宅斗日常 - 周逾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宫宴

宫宴

一连过了十几日风平浪静的日子,李氏眼下也没什么精力操心府上的事,一心为的是姜如喜的婚事,为了能攀上淮南王这一门亲事,可是费了不少精力。

听说更是出动了孟国公夫人来帮她说亲。

李氏看着坐在高堂之上的孟国公夫人,旁敲侧击问道:“不知道淮南王是个什么意思,还请夫人替我家如喜多美言几句。”

孟国公夫人说话向来直爽:“淮南王是个什么人,你觉得娴贵妃看得上你家如喜?”

李氏被呛,脸色难堪,姜老太太再一旁帮腔。

“如喜如今越来越大了,在不议亲,恐怕多生谣言,还望夫人能够替如喜寻一门好亲事。”

孟国公夫人对姜老太太还算敬重,便笑着说道:“老太太,您觉得镇英候的嫡长子王长焕怎么样呢?他和如喜年龄相仿,两人应该会很合得来。”

姜老太太听后,眼珠转了转,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问道:“镇英候王伦吗?”

镇英候二十年前被抄了家,上了白条。

大约是十年前,冠文候的良婿,是镇英候府的嫡子王伦,考取功名,做了七年的津县从六品县令,三年前皇帝才将他从津县调至回京。

然而,老太太心里明白,当年镇英候被抄家时还上过白条,因此她并不愿意将自己的孙女嫁入这样的人家。不过,既然孟国公夫人都开口了,她还是决定先听听对方的想法。于是,她微笑着回答道:“那就麻烦国公夫人帮我们牵线搭桥吧。”

孟国公夫人原本还想再介绍一下王长焕的情况,没想到姜老太太这么爽快地答应了,让她有些惊讶。她愣了一下,心想这门亲事看来要成了。

坐在一旁的李氏则显得有些尴尬,因为她知道老太太一直以来都心高气傲,根本看不起镇英候这样的小家族。但老太太却微微一笑,表示她会考虑这门亲事。

可这件事姜老太太做主,她没办法反驳。

孟国公夫人走后,李氏皱起眉头,语气有些不满地说道:“母亲,那镇英候是个什么样的人,您心里也清楚。他怎么能和我们永昌候府相比呢?如喜要是嫁过去了,岂不是会让人看笑话吗?”

姜老太太瞪了她一眼,斥责道:“蠢货。”

李氏被这一骂,脸色顿时涨得通红,委屈地问道:“母亲,您为何这样说呢?”

姜老太太严肃地解释道:“镇英候可是陛下亲自册封的,无论从前怎样,现在他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如喜若是嫁过去,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李氏心中并不喜欢王家,但在老太太面前也不敢轻易反驳,只能无奈地回到自己的房间。然而,刚走到门口,就听到屋内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

紧接着,姜如喜愤怒的呵斥声从屋里传出来:“贱婢,你是不是想要烫死我啊!”

李氏心头一跳,急忙走进屋子。只见丫鬟婆子们都跪在地上,而姜如喜正在大发雷霆,一旁伺候的丫鬟红豆则吓得浑身发抖。

见到李氏来了,姜如喜顿时委屈的哭了起来,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滚落下来,声音哽咽着说道:“母亲,听说祖母要把我许配给王家是吗?”

李氏闻言一惊,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声音低沉地问道:“你听谁说的?”

姜如喜哭得越发伤心,抽噎着回答道:“方才我去祖母那里请安,不小心听到了祖母与孟国公夫人的谈话。”

“母亲,我不要嫁到王家!”姜如喜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帕擦着眼泪和鼻涕,哭得好不凄惨。

李氏见状,急忙上前抱住女儿,轻声安慰道:“事情还没成呢,你先别着急。等过几天看看孟国公夫人那边怎么说。”

然而,几日后,孟国公夫人便将消息带了过来。原来,镇英候府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

自古以来,婚姻之事都是由父母决定,媒妁之言更是不可违背。

面对这样的结果,姜如喜虽百般不愿,也只能无奈接受。

不过,就在姜如喜待嫁的日子里,姜怀书的及笄之礼即将到来。

姜怀书及笄那日,建安候府特意派了叶明闲前来,还带了许多珍贵药材。这些珍贵的药材都是极为难得之物,价值不菲。建安候府出手如此阔绰,足以见得他们对姜怀书的重视和关爱。

姜如玉看着这一切,心生嫉妒之情。她用手指轻轻捅了捅身旁的姜如嫣,小声说道:“四姐,我可真羡慕六妹妹啊!她的及笄之礼办得如此风光,连祖母都亲自为她题写了贺词呢!”

姜如嫣心中同样充满了羡慕和失落。回想起自己的及笄之礼,与今日相比显得黯然失色。但她明白,自己只是一个庶女,无法享受嫡女般的待遇。尽管如此,她还是忍不住感到一丝难过。

姜怀书虽也是庶出,但姜老太太却对她疼爱有加,背后又有整个建安候府作为后盾。而姜如嫣自己则只有一个许姨娘可以依靠,其他一无所有。她不禁想起不久后即将嫁入南阳侯府的姜如玉,对比起自己的未来,心中愈发沉重。

与此同时,姜家庶长女姜如雪也从定州匆匆赶回。

“这位便是六妹妹吧!”姜如雪拢了拢身上的海棠锦袄子,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她从怀里掏出一枚精致的璎珞,小心翼翼地递给姜怀书:“大姐也没什么好东西可送你的,这一枚璎珞还是大姐出嫁时姨娘送的,虽然不是什么贵重之物,但也算是我的一份心意,还望妹妹不要嫌弃。”

姜怀书连忙摆手拒绝道:“大姐姐的东西,妹妹不能要,姐姐好意妹妹心领了。”

她知道姜如雪如今的日子过得并不如意,听明姨娘说过,几年前姜如雪的丈夫在外面养了妾室,而她作为正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丈夫将妾室迎进家门,却还要故作大度,尽显正室风范。

姜如雪执意将璎珞塞到姜怀书手中,温和地说道:“拿着吧,这也是长姐给你的见面礼。”

姜怀书推脱不过,只好收下这份礼物,并向姜如雪道谢。

姜怀书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姜如雪,发现她相貌平平,衣着打扮也很朴素。而且,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怯懦与不安,仿佛一只受惊的小鹿。或许是因为从小受到李氏的压制,导致她性格变得胆小懦弱。即便嫁人后,这种性格也未能改变,使得她在夫家不受待见。然而,对于姜怀书来说,这些都无关紧要。毕竟,她与姜如雪并无太多交集,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

姜如雪已经好久没有见过明姨娘了,自从出嫁后,就一直未曾回过娘家。这次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她迫不及待地想见到明姨娘。于是,在向老太太李氏和姜玄请安之后,她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明姨娘那里。

明姨娘终于盼来了日思夜想的姜如雪,激动得热泪盈眶。她紧紧地握着姜如雪的手,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个久别重逢的女儿,心中满是欢喜和思念。然而,当她注意到姜如雪那清瘦的面容时,不禁感到一阵心疼。

"如雪,你怎么变得这么消瘦?是不是在朱家受了委屈?"明姨娘关切地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

姜如雪连忙安慰道:"姨娘,您别难过,我一切都好。只是路途遥远,有些疲惫罢了。"

听到这话,明姨娘的眼泪忍不住再次流了下来。她感慨万分地说道:"姨娘见到你真的很高兴。你远嫁定州,一走就是六年。这六年来,姨娘日夜祈求佛祖保佑,希望你能过得顺遂。"

姜如雪感动地抱住了明姨娘,轻声说道:"姨娘,您放心吧。朱家对我很好,我在那边也很幸福。"

然而,明姨娘还是叹了口气,忧虑地问:"可我听说这些年你过得并不如意,这让姨娘很担心啊。"

姜如雪心头一紧,她想起了那个冷漠无情的丈夫,心中涌起一股寒意,但她不愿让明姨娘知道这些事,以免她担忧。于是,她强颜欢笑地回答:"朱家对我很好,姨娘不用担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