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城 - 鹤公子有所荼谋 - 桃园团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甬城

甬城

边城深夜静谧,黑夜如幕,只有一汪弯月挂在天空,掩在雾白色云团中散着惨淡的光亮。

虽然已进初夏,可边城城楼上凉风习习,谢荼忍不住拢紧裹住自己的披风。

城楼上的守卫看见她的身形,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姜力见状,上前一步,将谢荼掩在身后。

此时已是深夜时刻,城里家家户户紧闭大门,那守城的将领亲自骑了一匹快马,自城门赶至县衙前,敲响了县衙的大门。

深夜睡梦被扰,那县令自然是气急败坏。

“守城的事情为何不去寻郎将军!这个时辰让我去大堂见人,不知道本官要休息吗!”

“人来了吗?”

那县令是个肥头大耳的胖子,一边着急地让两位美妾替他更衣,一边皱着眉头催促那将领去找守城的将军。

“人还没进城,属下让他们在城楼上候着等大人的消息。并非属下执意要寻大人,而是那伙人指名要见您。”

“军务上的事情,寻我做什么!”张大人张开双臂,等着衣服穿上身,“你怎么不去找你们郎将军?”

郎将军是驻守甬城的军队将领,他的宅子就在城楼不远处。

“回禀大人,并非军务上的事情,那伙人说是要告官。”那将领擡头看了一眼张县令,“说是,他们遭到了黑衣人的刺杀。”

张县令愣在原地,惊诧万分:“你刚刚说什么?”

“属下说,他们想要告官,说是遭到了黑衣人的刺杀!”

“不对不对,上一句。”张县令摇摆着小胖手。

“上一句?那伙人执意要指名见您。”那将领虽然疑惑,但是十分配合。

“不对不对,再上一句,你说他们一行人是谁来着?”张县令再一次摇摆着小胖手。

那将领更加困惑:“额,说是姜宗林一行人,带着月氏族部落首领塔卡拉回京复命的路途中,遭遇危险,特来请求庇护。”

“……”

张县令踉跄两步,勉强被美妾扶稳,脑门上瞬间沁满了密密麻麻的冷汗珠子。

难怪城门处突然有外人,那郎将军府上竟然没有任何动静,想来是早就搞清楚了,这件事是个烫手山芋。

原本京城之中传出姜宗林父子通敌卖国之事,就在边城闹得沸沸扬扬,边关百姓们都不相信守护了他们十几年安稳日子的人是那般无耻之徒。

皇帝那边等着拿证据批判姜宗林,这头姜宗林就说捉住了月氏部族首领塔卡拉要回京复命陈情。

明眼人都知道其中定是有什么猫腻,谁也不敢插手管事,偏偏姜宗林押着塔卡拉经过甬城的时候被人伏击了。

作为甬城县令的他,根本脱不开干系!

胖胖的张县令狠狠瞪了那小将领一眼,这才命他带路,亲自去城门楼上去接人。

来不及等着车夫起床套马车,夜风甚凉,可张县令愣是坐在马上在凉风中跑得浑身都是汗水。

等到了城楼下,他气喘吁吁颤抖着双腿,被人扶着上了城楼。

“不知定远将军到此,下官有失远迎,实在是对不住。”

张县令对着早已查验过身份的姜宗林深深一拜,汗水就从他的额头上砸在地面上。

“原是我们唐突,贸然至此,给张大人带来麻烦了。”

姜宗林态度谦和,万不像传闻中那般拥兵自负、通敌叛国之人。

张县令不敢怠慢,既然知道他们是遇到了麻烦,且已经入了城,就不能放任不管。

于是他侧身做了个请字,道:“将军不如带着随从住在我的府中,那伙歹人想必是要劫囚救走塔卡拉。”

姜宗林他们没有同守城将士细说遭遇袭击的具体情况,见张县令理解为是月氏族人想要解救部族首领,也没有纠正。

自以为猜中了那场惊险祸事的张县令便关心起重点人员塔卡拉的安排。

“还请将军定夺,那要犯是关押在咱们甬城县衙的狱中重兵把守、严加看管,还是……”

姜宗林沉思片刻道:“麻烦张大人在府里寻间空屋子,我们连同囚车把塔卡拉安排住进去,由我们的人看守。”

张县令悬着的一颗星落下了一半。

他只是提供一间空屋子,像塔卡拉这样重要的犯人,只要是他们自己看守,哪怕有一日被人劫走,罪责也落不到他的身上。

“那将军快随我来,夜已深,大家伙儿安置好犯人之后,还是快些休息吧!之后下官便不再打扰,各位大人请自便。”

姜宗林点点头,擡起脚就随着张县令下了城楼。

好在张县令家的宅子还算大,临时找了个靠近柴房的屋子,几个士兵将关着塔卡拉的笼子擡了进去。

那屋子里除了安排了两人贴身看守之外,还在屋子外放了五人看守。

其余人则连同姜宗林被安置在前院的后罩房中休息。

“着实简陋了些,谢姑娘将就安置。”姜宗林看着谢荼下榻的简陋屋子,半晌才说出话来。

张县令把谢荼当成姜宗林的随从,因此安排的屋子内条件很是辛苦,只有一张藤条编成的矮榻,上面铺着一层薄薄的被褥,以及一张很薄的被子。

“不碍事,将军不必忧心,我既然来了这边关,就不是来享福的。”

谢荼倒是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本就是来解决问题的,金尊玉贵的生活可以回京城再享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