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一筐蒸饼献爱心
听到了陈大郎的话,清风所有的人都义愤填膺,他们再看向外面那些乡民时,眼神完全不同了。
小西带着两个茶博士,拿着茶壶和茶碗,跟着陈大郎出去。
可这些乡民说什么也不肯接受陈大郎的蒸饼,小西给他们倒茶,他们也不肯喝。
陈大郎走到最前面去,找到了这两个村的里正,说明了情况。
王李村的里正高喊道:“大伙儿听着,这位是我们邻村陈家沟的铁匠陈郎君,他家也遭了灾,这清风酒楼是他妹妹开的,绝不会收大家的钱,蒸饼和热茶,都是不要钱的!吃吧!”
孤山村的里正喊道:“秋收的时候,咱们村里有许多人不是遭了蝗灾么?靠近莲蓝的那几户,你们还去天清宫喝过半个月的粥,还记得那位陈娘娘么?清风酒家就是陈娘娘开的,放心吧!陈娘娘菩萨心肠,不会坑骗大家!”
听到了自己的里正这样说,村民们纷纷争抢吃食。
陈大郎手里满满一筐的蒸饼,很快就被抢光了。
村民们前赴后继,出现了拥挤踩踏的情况。
陈大郎身躯高大魁梧,也差点被推倒。
小西一边倒着热茶,一边着急道:“别抢啊,我们娘子说了,大家都有的啊,别拿我的茶壶,我要拿着茶壶回去添水呢,还来,快还来…”
陈大郎将瘦弱的小西拉出来。
“大郎君啊,这样不行啊。”小西说:“这是个无底洞!”
他跺了跺脚,跑回店里,对陈素说:“娘子,那些人都不知道饿了多少天了,水壶里明明没了水,却还要往嘴里倒,我差点连水壶都没拿回来。”
陈大郎回来之后,也皱眉道:“哎…真是造孽,都是狗官害的,我听了那王李村的里正说,好些人砸锅卖铁,卖了闺女也不够交赋税。交不上赋税,那陆闻歌就派人去将他们抓起来,毒打一顿,没钱治伤,天气又冷,活活冻死了,好些人家只剩下老弱病残了。”
陈素说:“阿兄,你先出去,让那些受了重伤的人,还有抱着婴儿的人先进来,在店里烤着火,我去请廖郎中来给他们治伤。”
陈大郎说:“这样好吗?”
一开始他以为是一筐蒸饼献爱心的事。
如果不只是两碗热茶,两个蒸饼,那就管不过来。
他最近跟着徐掌柜学习,也跟着阿呆跑了好几个米店,见了几个米商,知道米面价格上涨得厉害,清风的生意也不好做了呀。
徐掌柜也说:“别管了!娘子,咱们管不过来,这是官府的事,是朝廷的事,咱们做生意的,就只管自己的生意就行了,再说了,咱们做的也不是他们的生意,饿死的人多了,每天都要饿死成百上千!别管了!”
于三刀放下了手头的刀,冷声说:“都是那陆闻歌的错,自他当上了县令,整个蜀溪怨声载道,还父母官呢,一件好事没做,光知道养他自己的肚皮,看他那脑满肠肥的样,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
”
“见死不救,那咱们跟陆闻歌有什么区别?”陈素说:“别的我管不了,可今日是在我门前,我不能眼睁睁看着。”
她拍了拍陈大郎,说:“阿兄快去吧,按我说的做。”
陈大郎说:“就不怕陆闻歌…”
“不怕,”陈素说:“我救我的人,我又没犯法,他没理由抓我。”
再说了,这狗官现在一头乱麻,他还能分出心来管我么?就算是记仇,那也是以后的事。
陈大郎出去了,把几个躺在担架上的人抬进了店里,还让几个抱着婴儿的妇女也跟着一起进来了。
店里烧着火盆,与外面的天寒地冻仿佛是两个世界。
几个妇人感动得眼泪直流,一看到陈素,就抱着孩子给她下跪。
“几位姐姐快快起来。”陈素说:“饿了吧,刚才领到蒸饼了么?”
几个妇人都委屈地摇了摇头。
年轻力壮的都抢在前头,哪里轮得到她们啊。
陈素对小西说:“先领她们到暖和的地方去坐着,我去准备吃的。”
这几个妇人怀里的孩子,都还在襁褓之中,孩子嗷嗷待哺。母亲已经饿得皮包骨了,根本没办法喂孩子。
陈素赶紧去熬了热羹汤,再煮了一些米糊和牛奶端出来。
“几位姐姐别着急,等凉了再吃…”
劝说也无用,饿急了哪里还管是凉的还是烫的,一股脑地往嘴里送。
孩子也饿了,看到母亲的嘴巴在动,伸出冻得通红的小手,不停地抓着母亲的衣领。
陈素怕她们心急,把滚烫的米糊喂给孩子,吩咐小西把米糊拿到凉水里渡过,等到了合适的温度,再端出来。
孩子大口地吃着米糊。
陈素没有经验,也不知道到底几个月的孩子能吃米糊。
她轻声问:“他们吃这个,能消化么?”
“饿都快饿死了,”有人热泪盈眶道:“有吃的就很好了,前些天我把草根熬成浆喂了呢,陈娘子的大恩大德,我们永世难忘。”
她们哭着,又要给陈素下跪。
陈素赶紧托住几个人的手肘,说:“别这样,我受不起,举手之劳而已。”
陈素回去翻出初一小时候的衣服,送给了几位妇人,让她们赶紧给孩子穿上。
她走上二楼,注视着县衙的情况。
阿呆站在他身边,给她披上披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