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分裂
寒假前后,岩仿佛判若两人:在痛苦压抑的情绪中潜水太久,“上岸”之后,他心情大好,复习的状态也重新回到了巅峰,三模的成绩出乎意料地考了632分,除了学习状态,他也开始变得健谈起来。周日的下午,有时候他会发起春游,一一解答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或者情感上的困惑,似乎冲破了人生第一层绝望的瓶颈后,岩的意识能力已经升维了。
不过上天又和他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第二次高考又落榜了。不知道再复读一年会不会重蹈前两次的覆辙,加上父母看着也虐心,于是中肯地提议岩先选择一所本科院校,以后再考研。最开始岩想学生物工程,或者心理学,但是可怜的分数并不能满足心仪学校的要求。退而求其次,也许学中医也不错,将来可以帮助村里的老人们解决慢性疼痛,但是有个深受从医经历挫败的堂姐劝岩还是乘早放弃这个想法。后来参考了二姐的建议,选择了广东佛山的一所学校,读的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岩想着总算和自己喜欢的物理专业相关,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没想到大学生活成了岩一生中最不堪回首的一段经历,每次都需要鼓足勇气,才敢回忆起当时痛苦的点滴。这也是岩由神入魔的分水岭。
刚开学那会,因为自信和亲和力,岩被班主任相中做了班长,还参加了学校的社团。忙里忙外,学习被耽搁了大半个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仿佛又跌进了高四情绪的冰窟窿里。虽然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很轻松,但是只有岩自己清楚,大学的生活让他越来越挫败了。
炸毛的自卑感,又激活了小学二年级刚到安江那时体会到的痛苦感觉。除了最初高考的成绩让岩还有几分自信外,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别人:家里经济上的负债,让他拮据不堪,为了省钱,每天只能在饭堂点素菜,还美其名曰环保,开学的学费都没交齐,看着其他衣食无忧的同学,岩觉得很挫败。有时候岩也会自我安慰,看起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二姐都能顶着一样的压力,大学几乎没让父母花一分钱,为什么我不可以呢?
作为一个骨子里还是很内向的岩来说,班长的职位让他很焦头烂额。虽说事情也不是很多,但是琐碎杂乱,而且自己领导,演讲能力都挺虚的,他更擅长一对一的私聊,而不是领头·人。
当他还在计算机上练习打字的时候,有的同学已经在学c语言了。随着落下的课程越来越多,岩也越来越慌,身体上的情绪反应也越来越强烈,于是开始大面积逃课,因为非常害怕老师上课会抽到自己回答问题。特别是临近期末考试的时候,他非常恐惧自己挂科,因此申请不到助学贷款,然后被学校劝退,如此以来,一辈子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
“他期望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越来越分裂。这个“期望的自己”是岩曾经通过努力在“高中”的时代争取到的。考试的分数,同学,老师,家长期待的眼神,青春期收获异性的错爱,无形中,都会让“期望的自己”的危楼孤立无援地高耸起来。当换了一个新的环境,曾经积累的优势又化为了泡影,自己又成了乡巴佬进城,那个井底之蛙。如果说高四的挫折是平面的话,那么大学对他的打击则是立体的。领导能力弱,抗压能力差,穷困潦倒,逃避不敢面对现实......就这样把岩的自尊渐渐地撕成了碎片。自我攻击纷至沓来:原本以为自己经历了高四的挫折,已经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但没想到在困难和压力面前,竟然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
糟糕的情绪状况,让岩每天如行尸走肉一般,惶惶不可终日。躲进图书馆,对着书本,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于是找了一大推心理类的书籍,却发现都是些教人成功的心灵鸡汤。
有些人说连自杀都不怕的人,这个世上还有什么不敢面对的。其实有自杀的倾向和把自杀付诸行为,还隔了好远。正是因为痛苦,不敢面对现实,人才会想到自杀,一了百了。除非付诸了行动,然后被救了过来,他才会更有勇气面对人生的挫败,因为求生的本能会告诉他自杀带来的痛苦比面对现实的痛苦还要大很多倍。
想到自杀未遂和血腥的场面,岩徘徊了很久,最后还是没敢从宿舍的顶楼往下跳,于是留下一篇名为《离开》的短文,终于离校出走了。最开始身上还有点钱,在学校不远的网吧待了快一个月。在昏天暗地的电影和电视剧里,他短暂了逃离了这个他无法面对的现实世界。身上的钱所剩无几的时候,也是岩最绝望的时候,他想到了宗教,于是在网吧查了离校最近的寺庙——顺德的一个寺庙。到的时候寺庙已经关门了,于是在门外等了一个晚上,困了就在草地上眯了一会。第二天,寺庙一开门,岩就迫不及待钻进了寺庙,在里面瞎转了一天,直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才鼓足了勇气去找寺庙的方丈,没想到方丈不巧去了广州,很失望,但又没有别的去处,于是在寺庙待漫无目的地待到了深夜,结果看到了一些不该看的东西,当然不是女人的文胸之类的,而是,深夜和尚们一个接一个的从山腰的后门溜了,而且还是便装打扮。岩很是纳闷,难道他们还在搞副业不成?太奇葩了!
唯一生还的希望,也被佛教击碎之后,岩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一路从顺德骑到了珠海。在生命的终点,他想感受一次大海的宽广和浪漫。拱北的夜空很蓝,也很低沉,咸咸的温柔的海风迎面吹来,让岩某些瞬间竟忘记了此行的目的。生命的终点,他又感受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突然,他有很强烈的冲动想和子沐与二姐通个电话。但是他又自责地意识到自己不再配得上人世间的美好,因为是自己无情地抛弃了所有人,包括家人,子沐,老师,同学,还有昔日的朋友和玩伴。
在海边徘徊了几天之后,岩对生命已经再无所依,再无他求。骑上自行车,在105国道上准备驶向生命的终点。昨晚在草地里躺了一个晚上,天一亮,岩就上路了,南沙的深秋雾气霭霭,露水打湿了路边高大的香蕉叶,大串的香蕉穿着耀眼的蓝色防寒外套。岩不禁打了个寒战,他多么希望自己也变成一只香蕉,就不用忍受瑟瑟秋风的切肤之痛。他已经骑了一天,从珠海一路狂奔到这里。已经有24小时没有吃任何东西了。身无分文,唯一可以变卖的就只有那辆破旧的,从佛山一家二手店,花了70块买的自行车。由于饥饿,他想起了曾经父母开餐厅的幸福时光,觉得做个厨子也不错。
穿过长长的香蕉林,接着就是漫无边际的苗圃和甘蔗林。岩开始麻木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也不知道自己的故乡(将故之地)属于哪寸土地,不要只要风水看起来不错,岩都能接受。在一个岔路口,岩握住了刹车,那里有起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与一辆摩托车迎头想撞,摩托车上的一男一女倒在了血泊中,没有了挣扎。货车司机焦急地给医护人员打着电话。岩定了一会了,多么希望自己也可以赶上这出事故,这样就可以不带半死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
中午时分,终于到了南沙的一个小镇,岩在郊区的一个三岔路口,停住了脚步,一个方向是去番禺,一个方向是去虎门,一个方向是去深圳,而他哪里也不想去了。以10块钱出售了身上唯一可以变卖的自行车。吃了碗面条,然后买了两个馒头和一斤桔子。然后很舒服地躺在公园的草地上,看起了侦探小说。离死亡越近,岩反倒越坦然。吃完所有的东西之后,整本书也翻完了。他拖着淡然的步子朝山头走去。
岩在山头一躺就是十天十夜,直到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一丝气力站起来。第十天醒来,岩突然看到不远的树上结了个绿色的果实,个头像发育还没有成熟的桔子,圆圆的,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分外诱人。他以为是自己天饿了,而产生的幻觉。反正也没有了睡意。便抓着藤草之类的艰难万分地站了起来,然后一摇一晃地靠近那个可爱的小家伙。由于长时间没有进食和喝水,岩没走几步就感觉心脏有股剧烈的绞痛,大脑也不听使唤了。驻足了片刻之后,他继续往前走,每迈一步,心脏都好像会跳出来一样。最后终于在了那颗树下,发现原来那个可口的“桔子”竟然只是一片绿叶。
岩有些失望,但是鬼使神差地仍然往山顶上走。中午时分,奇迹出现了。竟然发现了一颗杨桃树,金黄的果实彻底地征服了他的意志力。岩吃饱之后,觉得头晕目眩。随地一趟就睡着了,直到凌晨两点才醒过来,当然不是自然醒啦,而是被成百上千只蚊虫围攻了。刚开始,岩不打算和它们计较,可是后来,真是奇痒无比,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岩终于下定决心要离开这鬼地方。但是又可以去哪里呢?
突然从岩的脑袋里冒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回家”。而且这两个字就像hiv,迅速击垮了他的防疫系统。看看时间,正好是凌晨两点半。岩对自己说果如可以徒步走到广州,那就听从上天的旨意。如果走不到,死在回家的路上,也好过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山头做孤魂野鬼。
由于白天吃了点野果,岩的体力开始恢复了些,心脏的绞痛已经消失殆尽。于是凭着记忆和路牌,岩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从那一刻起,他就下定了决心要写一本书,来祭奠这次死亡之行,书名就叫《穿越内心的荒漠》。
见到家人的第一眼,岩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卖国贼,是他自己狠心地抛弃了整个家,真的是无脸以对。但是家又一次地选择了原谅和包容......
“我们分手吧,我不想再拖累你了。”岩给子沐发了一条短信。
“再一次被命运击倒,你一定很难受吧。我好想此刻就在你身边,陪着你。”子沐没有在“分”还是“不分”的问题上纠结半刻。昨晚第一时间从岩二姐那得知他回来的好消息,子沐像岩的家人一样,开心得不得了,这些天胸口悬着的巨石终于落下来了。
“......”隔着手机,岩终于控制不住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悲伤喷薄而出,子沐的理解,仿佛让他内心最脆弱的孩子找到了一个安全的港湾。
“我在网上查了你的情况,很有可能是抑郁症,抑郁症是可以被治愈的。”子沐坚定的口吻给了岩很大的信心和勇气。
“是吗?我觉得我们在一起,你不会幸福的。连我都瞧不起自己,说不定哪天我又想着要结束了自己。”再一次遭受抑郁症的折磨,岩对爱情,未来,都没有任何期待,只剩下一片无边的灰暗。
“如果哪天你真的想离开这个世界,请把我也带上吧!”子沐这段简短的回复,成了岩听到过最温暖的句子,也让岩下定决心好好治疗自己的抑郁症。
“我真的值得你这么做吗?”眼泪终于稀里哗啦地冲破了岩的眼眶。
“我的心早就属于你了,不管将来你怎么样,也不管你成为什么人,我只想和你在一起。你要好好的,等我毕业了,就来广州找你。感谢上苍,你回来了,回来就好。”
“好,我会好好治病,在广州等你!”
“好,一言为定!”
隔着手机,两颗心又拥抱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