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成也雪峰山,败也雪峰山 - 穿越内心的荒漠 - 自慢空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5章成也雪峰山,败也雪峰山

第二天上午,岩和子沐在私人录像厅看了《咒怨》三部曲。在满满几架子影碟片中,岩被《咒怨》海报上那个两眼全部涂黑,脸上毫无生气的小男孩深深吸引。于是他用不容拒绝的口吻央求道子沐一起看这部片子。反对再三,面对岩的坚持最后子沐还是同意了。

在岩内心深处,他一直不能完全忘记“金矿神山”的诅咒。既然科学的办法无法解释,于是他想直面这份恐惧,至少电影不会给人带来真实的伤害。全程下来,子沐死死地拽着岩的胳膊,最恐怖的时候,甚至把整个头埋进了岩的怀里。虽然强做镇定,但是当看到屏幕里躲在桌子底下的小男孩时,深深地唤醒了岩内心最强烈的恐惧——除了惨白的面容和没有一丝表情之外,最让他感到窒息的就是完全没有活力的眼睛,眼神里射出的死亡感,深深地击穿了岩的内核......

“终于出来的,再也不想看恐怖片了。你能带我在城里走走吗?”离返乡的最后一班中巴还有两三个小时,时间上还很充裕。下午和煦的阳光,一扫子沐刚才恐惧的阴霾。

“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对于父亲诡异的经历,岩似乎从电影中获得了些许答案。

“好啊,小女子洗耳恭听!”子沐开心答应。

于是岩把“金矿神山”的诅咒一五一十地讲给了子沐听。

“后来你们搬来安江,都发生了什么?”

岩接下来绘声绘色地描述,仿佛他从前经历的一切都在子沐深邃迷人的眼睛里一幕幕精彩地上映起来:

“1995年,搬到安江后,我经常感到害怕。我们住在一个有些年头的木房子的二楼单间,一楼是临街商铺。整条街好像都在卖丧事用品,另外大街上好多疯子招摇过市,怪吓人的。晚上上厕所得穿过一条长长的街道,一直要走到河边,两边的楼房安静得出奇,如果没有奶奶的陪伴,我们三姊妹非得结队才敢出来。本来成绩一年级的时候,在乡下能拿第一名,但是到了城市我却成了班上拖后腿的“特困生”。城里人洋气的着装,让我们土里土气的外表无处遁形,就连说话也觉得自己很土。

后来因为一件事情,我对诅咒这说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事情是这样的:在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穿过已经收档的综合市场的水泥台上,看见一份a4纸大小复印的小册了静静地躺在那里,出于好奇,我把它带回了家。我母亲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这个册子是邪教组织的宣传册,上面赫然写道:“必须在三天内把小册子抄写十份,然后在人群中扩散,不然就会像册子里描述的已经获报的恐怖案例全家死于非命。”接下来一天,我都魂不守舍,这么厚的一个册子,怎么可能三天内抄写出10份,关键是母亲好像根本没有抄的想法,可是这么歹毒的诅咒却吓坏了我,我非常担心“金矿神山”的诅咒会再次上演。

好在第二天晚上在安江工作的两个堂哥来串门,看见了这份册子,非常不屑地用打火机就给点了。还告诉我不要相信这些歪门邪道的东西。从堂哥们泰然自若的神情中,我第一次对诅咒的说法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也许是堂哥觉得我太内向,太乡巴佬了,于是带着我去看了一次“大炮筒”,就是一整晚都会播放电影的私人影院。这算是我在城市过得最潇洒的一个晚上了。那时候我对动作片简直是如痴如醉,一次性看一个通宵,实在是不能太满足了。而且堂哥们还给我买了人生当中第一次最丰盛的零食。

当我把零食带回家分享给姐姐们的时候,她们都非常羡慕。到现在我还能记起零食中有一大盒外观和口感很像口香糖的咖啡糖,芒果干,还有一些其它的小零食。这次物质和精神的满足,对于孩子时代的我来讲,不亚于我的父亲成为村里第一批万元户的喜悦。

在父亲倒下之前,其实我们家还算得上殷实。从村里的第一批万元户到后来经营还算红火的小餐厅,都远远超过了同龄人父母的收入水平。但是我的父亲把所有的钱统统都存起来了,用作我们三姊妹的教育储备金,几乎没在物质上挥霍过,就连母亲想买些衣服,也会被他骂。在安江租的房子里看起来非常寒碜,简直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记得父亲干过最奢侈的事情就是,夏天的时候给大家一人买了一个冰袋(一种解暑的饮料)。如此拮据的“穷养”,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因为我内心非常敏感,所以来城里后我一直非常自卑,从来不敢邀请同学来家里做客。

差不多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金矿神山的诅咒似乎在父亲身上灵验了,因为豪赌巨额负债,然后出车祸,被黑社会误砍,差点没醒过来。我觉得父亲倒下去了,自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了。所以为了易家的崛起,我坚定了把书读好的信念。”

岩沉默了好一会,因为初高中他的女人缘真不错,但是他并没有心思去搭理儿女私情。因为学习上的刻苦,岩的成绩直线上升,从小学的中下游,在初中时一下稳定在了班上前三,加上外表的蜕变,让一个曾经农村里来的丑小鸭,一下成了人见人爱的白天鹅。他成了众多女同学明恋,暗恋的对象,给他写情书的女孩子真的搞到安江镇“洛阳纸贵”。

虽然追求者无数,但是岩最终还是没有拾到初恋。可是有个女孩子,岩一生都会难以忘掉--那就是娟子。当然了,她不是日本人,只是酷爱看日本漫画而已。娟子像被岩灌了迷魂汤,苦苦追了他七年。每天放学之后,娟子都不会直接回家,她会要小丁子陪她在岩家附近转悠。她只是想再多看他一眼,因为,她太喜欢他了。岩当时也铁了心肠,只会把时间交给艰苦奋斗,儿女私情都会抛之脑后。娟子在班上特别活跃,笑起来的声音洪亮,可以淹没整个教室。岩傻乎乎而且不解风情地纳闷怎么女孩子可以这么行为不检点,简直损坏了岩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遐想。岩初中成绩各科都牛,就语文差点。但是娟子担任着语文课代表,岩确实还蛮嫉妒娟子的,语文老是可以考高分。当然了,娟子也会居心不良地扮演好学的小女生,故意找难题去请教心目中的王子。可是岩那家伙太聪明了,三下五除二就把问题摆平了。娟子真是郁闷坏了。

娟子语文成绩之所以那么好,其实还得拜岩所赐。她有事没事就给岩写写情书。后来岩收的信实在是不知往哪搁了,就给娟子提了一个很中肯的建议,让她干脆弄个厚点的笔记本,想他的时候就写下来,一周之后在交给他批阅。于是娟子的文字功底越来越好,索性就给语文老师相中做课代表了。

初三毕业,岩如愿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而娟子却落榜了,家人最后让她读了中专,自此二人的故事便没了交集。

“12年的城市生活,安江见证了我们家的衰败,我们也经历的安江的萧条。历史的滚滚车轮,似乎除了顺应,谁都没有办法阻挡。别说咱们的小村庄,就连曾经有几十年高光时刻的安江镇,也没能逃脱历史的轮回。”沉默良久后,岩继续讲起故事来。

“安江怎么了?不是一直很好吗?”子沐虽然也来安江读了6年书,但是因为是寄宿,几乎所有的时光都是在学校和宿舍度过,所以安江对于子沐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因为抗日战争时期,有雪峰上天然的地理屏障,随着中国军队的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丧,很多国字号企业搬到了这个叫安江的地方。其中最著名的厂就是湖南省第一纱厂,就从长沙搬到了这里。此后二三十年,安江成了湘西地区当之无愧最重要的工业基地,鼎盛时期拥有30万人口,而那时的怀化所在地只有3000人口。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雪峰山之战,作为指挥中心的安江不辱使命,在军民共同的浴血奋战下,把日本鬼子打得溃不成军。”身为半个安江人,岩也为这座城市深感自豪。

“原来安江曾经还有过这么辉煌的历史!”子沐也听得心血澎湃起来。

“那可不,听高中的老师讲,曾经黔阳一中可牛掰了,50年代被定为省重点中学,并跻身三湘名校行列,任何一个老师都是正儿八经的名校本科生,不像现在都是从山沟沟里挖出来的。

可是到了70年代,随着“湘黔”和“焦柳”铁路在安江西部舞水河畔交汇,地区行署和大量工厂,学校都外迁了,安江从此一步步走向了衰败,从一个地级行政区,变成县级行政单位,最后沦为了普通乡镇。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上级派人带着安江火车站的设计图纸到安江考察,一个小偷偷走了装图纸的公文包,结果发现里面没钱便将包扔进了厕所,一直无法破案。在那个年代,铁路建设可是军事机密,图纸泄密后才被迫把规划改在了怀化。”

“好有意思!如果真有这么个小偷,那他可成了千古罪人了!”听到这里,子沐也被逗笑了。

“事实往往是无情的,后来有电视台采访过湘黔铁路当年的一个工程设计师,他说当时确实有三套设计方案,尽管安江是当时的地委所在地,但东面是雪峰山主脉,西面为雪峰山支脉凉山所夹,沅水径流而过。东西两侧雄峰在南北两端犬牙交错,使之成了一个天然“井底”。按当时的经济和技术能力都不可能选择安江的。”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的变迁总会让人感到唏嘘,成也雪峰山,败也雪峰山。一味的活在过去的辉煌中,只能让自己成为井底之蛙。”听完岩的故事,也勾起了子沐的惆怅。

“谁说不是呢!我父亲和安江都因为雪峰上风生水起,但也因为雪峰山而走向衰败。这或许就是很多人说的天命吧。”相同的命运,让岩更能理解老安江人的惆怅和凄苦。

“你在安江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听了一大段悲伤的故事,子沐故意引导了新的话题方向。

“让我想想!”安江的生活似乎可以精准地用四个字——水深火热来形容, 开心的事,好像是这段记忆的奢侈品。极力思忖之后,想起了父母开餐厅时候的一段坏坏的记忆。

“哈哈哈,那应该是我们上小学时的零花钱了。小学5年,三姊妹从不问爸妈要零花钱,一是不敢问,二是怕问了也没啥用,所以选择自力更生,自己去钱桶里偷偷地拿。当然啦,这需要很高的技术含量。比如说,你不能拿太多,这样会引起怀疑,也不能太少,这样就只能买几块酸萝卜了。我真是他娘的天才,5年下来,从不留下半点破绽。可是大姐就惨了,有次拿了一张五块的,硬是被当场抓获,而且还吃了顿笋子炒肉。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自从爸妈加强了安全防范之后,我们姐弟仨就达成了共识:运用狼群战术,首先在人数上要以绝对优势压倒敌人(三比二)。然后协同作战,步步为营,各个击破。大姐二姐负责外围,眼线,而我来处理技术含量最高的那块,时间一长我的技术终于达到了炉火纯清的境界:只要手一伸进钱桶,那些一块,两块的立马都自觉地钻进衣袖里,而那些大张的,如五块十块的,一律谢绝入内。安江最不缺的就是各色小吃:安江粗粉,碱水面,卤豆腐,酸萝卜,鱼腥草,腌黄瓜,海带丝,豆腐皮,瓜子花生,甘蔗桔子一应俱全。有了银子的支持,安江的每个犄角旮旯,我们哪里没有吃遍?”说到这里无论是岩还是子沐都不能自拔了。

来到新市场门口,二人美美地吃了一顿,才踏上了回家的中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