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丢失的回忆
我确实对薛艺婷所说的话毫无印象,直到我拜托她解释一下,她才告诉了我事情原委。那大概是在我们都还只有十岁出头的时候,而相聚的时间则是在暑假,那时二姑经常会在天气转热的时候回老家避暑,也就正好把薛艺婷给带了过来。
对一个从小到大在城市里长大的女生来说,大山的吸引力可谓是无穷无尽,而那时的我虽然已经去了外地上学,但至少还算在南乡县长大,所以我就当仁不让的做起了薛艺婷的导游,小孩子的友谊建立的极快,一天不到的功夫,我们就成了非常要好多的朋友。
而所谓的探险事件则发生在我们相识后的第四天,那时薛艺婷马上就要离开,而我则自告奋勇的带她去大伯父所居住的那座山上探险,因为我也听过有关那座山上的一些传闻,比如说山间的哭声、狐狸化成的厉鬼等鬼故事,但毕竟只是孩童的异想天开而已,我们一起在山上转了大半天,直到傍晚也没有找到任何好玩的东西,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晚,就在我们打算就此下山的时候,却意外的在路上发现了一株梅树。
在我们老家一直都有一句传闻,杨梅树开花必见鬼,而那时我们碰到的那株杨梅树刚好就开着满树的花蕊,我兴冲冲的给薛艺婷说起了这个故事,随后还自告奋勇的要去爬树给她摘杨梅,她则去其他地方找装杨梅的东西,然而等她再见到我时,却发现我被吓得泪流满面,一路跑着就下了山,她追都追不上我。
之后我俩都被臭骂了一顿,她当晚就离开了南乡县,而我当晚甚至都没来送她,按她的说法,我当时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面哪里都不敢去。这样一直过了一个暑假之后才有好转。
“.我当时还以为你是为了吓我才装出来这种样子,但后来发生的事又不像是这样,现在能不能告诉我,你当时到底在那里看到了什么?”薛艺婷说完了事情经过之后,立刻朝我期待的问道。
然而我听完这件事之后脑子反而更加乱了起来,因为这些事情以前从未在我记忆中占据半席之地,现在却逐渐清晰了起来。
我想起了薛艺婷那时的长相,短发衬衫,看着就是个凶悍的假小子。我也想起了那时的南乡县,与现在唯一的差别只是更为破败。我甚至都想起了那时的我,在一成不变的日子里不断成长,没有任何值得关注的地方。
而那座山乃至那颗杨梅树也在我脑海中逐渐清晰了起来,我想起了一片缓缓下落的花海、想起了黄昏下的群山、想起了小路旁边静静的溪流,乃至树下的那个身影。
记忆停留在它缓缓转身的那一刹那,我猛然从幻想中清醒了过来,薛艺婷还在期待的看着我,我却只能迅速摆了摆手。
“抱歉抱歉,这件事我确实不记得了,可能是当时还小吧.”
“真的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吗?”薛艺婷再次追问道,“我当时可是为这事苦恼了很久的。”
崔姐夫一路上都没有说话,这时才开口说道:“艺婷,他想不起来你就不要问了,准备一下,我们快到家了。”
我松了口气,崔姐夫的解围来的确实及时,而不远处的山坳下面,我也总算是看到了我阔别已久的老家。
我老家实际上也只是一栋普通的独栋红砖房而已,比旁边邻居家稍微好一点的也只是在外墙上刷了一层水泥而已,而现在房子外面已经挂着音容宛在的牌子,一连串白花也将家门装点的格外显眼,三楼上甚至已经架起了喇叭,一遍遍的在播放哀乐。
这确实是我们老家的习俗,我小时候也算是见多了,而就在轿车刚刚停在门前时,车门就被一把打开,我狐疑的走下车,转头等待着我的就是一个大大的熊抱。
“秦宇!你小子看着怎么老了这么多!”一个虎背熊腰的年轻人放声大笑,我则楞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那是我大姑妈的儿子唐宁。
“从小就少年白,你又不不是不知道。”我也笑着回应道,我和唐宁表哥倒还算熟悉,毕竟男生在一起的共同语言总会多一些。
而后,我依次见到了我大姑和二姑,她们反倒没有什么好说的,都是典型的城市妇女形象,连长相都很相近,而且都对我很好。
最后,我才见到了我父亲。
我差不多都已经忘了上一次和我父亲见面时的场景了,大概是在去年过年的时候?然而不管是在多久之前,我在最近经历的这些剧变都让我感觉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至于我乍一眼看到父亲头上的白发时,竟然也有一些触动。
至于其他方面他倒是没有变化,一成不变的深色中山装加上严肃刻板的面容,皱纹比任何同龄人都要来的深一些。我俩对视了几秒钟,他才看着我有些欣慰的叹了口气:“你的白头发确实多了不少,但精神倒比以前好多了。”
“您也是,看着比以前年轻多了。”我一边回应着,一边将视线转到了大堂中摆放的棺材和隔板上,我大伯父的照片也正摆在供桌的正中央,那是一张和蔼慈祥的面容,黑白的底照也能显示出他淳朴的气质。
我父亲转而走到了我身边,看着那张照片,露出复杂的神情:“我早就跟他说过要把他接出来住,但他偏偏硬要守在那座山上,唉”
“大伯父是怎么死的?”我沉默了几秒种后,才轻声问道。
“大概是老死的吧,他身体健康,去世前几天都还可以自己上山砍柴,前一阵子也还下山到我这里吃过饭,只是我也没想到会那么突然”
老死,我咀嚼着这个词,大伯父甚至还不到六十岁,如果真的这么短命的话,那也只能说是宿命了吧。
只是对我来说事情还只是个开始,远方亲戚们一个接一个的赶来,老家的邻居们也都在各自帮忙,一个完整的葬礼必须要持续四五天之久,这是我老家一直以来的规矩。
我蓦然转头,看着门外的夜色逐渐黯淡,缓缓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