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明熹元年(二)
第32章明熹元年(二)
廷议结束,该回各部干活的回各部干活,秋泓还要留下来给过去没怎么好好读过书的草包皇帝讲课,等他从飞霜殿里出来时,已是晌午了。
秋泓被祝颛蠢得晕头转向,只想赶紧回北敬阁喝杯茶,可谁知刚出殿门,就见旁边迎上来一人。
唐彻捉住他,叫道:“你可算出来了!”
秋泓被吓了一跳,他错愕道:“唐抚台一直在等我?”
唐彻摸了摸鼻子,咳了两声,一本正经地说:“也不是一直,刚刚……在前院溜达来着。”
秋泓打量着唐彻不甚自然的神色,眉梢微微一擡:“唐公……有事?”
唐彻的目光往飞霜殿里瞟了瞟,随后一侧步,挤到秋泓身边,拉着他的胳膊,把人拽到了大殿另一头的小道上。
“有事。”他郑重道。
秋泓洗耳恭听。
唐彻却又说:“但不能在这里讲。”
秋泓耐着性子道:“那去北敬阁?”
“北敬阁也不行。”唐彻一摆手。
秋泓不说话,唐彻则盯着他的脸看。
最后,这人实在忍不住了:“要么今晚你来驿馆,要么我去你家。”
秋泓无语,他想了想,答道:“我去驿馆吧,内子有孕,就不请唐公来家做客了。”
“哎哟,”唐彻一听秋泓夫人怀孕,立刻来了精气神,追在后面絮絮不停,“弟妹是哪里人?这是第几胎?哎呀,头胎可得注意,我老婆怀头胎时,就是因为受了风,不慎小产……诶,回头我把当初给我老婆和小妾把脉的大夫推荐给你……”
秋泓一路疾走,好不容易到了北敬阁,他毕恭毕敬地给唐彻一拱手:“唐公慢走。”
徐锦南探头出门,好奇打量。
唐彻一看又是一位粉面小郎君,立刻就要上前搭闲,恰好这时太监来递话,说唐家家仆来报,跟随唐彻一起回京的大儿子唐诚收到了老家来的信,要他爹赶紧出去商议迁祖坟的事,这才把唐彻的话头卡住,人请走。
徐锦南笑道:“真是有趣,这人在廷议上跟师兄你针锋相对的,下了廷议却追在师兄后头讲话,也不知到底安的什么心。”
“肯定不是好心。”秋泓皱眉,“一会儿你去轻羽卫的缉衙找李同知,让他晚上跟我去一趟驿馆。”
“去驿馆干什么?”徐锦南疑惑。
“我如何知道?”秋泓语气不善。
到了晚间散衙时,他在缉衙门外等,等了半刻钟,一人掀帘上了他的马车。
秋泓看到来人,先是一愣,随后身子往后一倾:“怎么是你?”
李岫如见他这副嫌恶的模样,不由一笑:“是我如何?”
秋泓正想立刻掉头回去问候徐锦南,是不是把话传错了人,就听李岫如慢悠悠道:“我弟今日御前当差,所以,没有李同知,只有李指挥使,秋先生忍一忍吧。”
作为南下轻羽卫里最大的官,李岫如得偿所愿,被授了指挥使一职。
秋泓毫不留情地一指外面:“那请缇帅出去骑马,武职在京,禁止乘轿。”
“这也不是轿子啊?”李岫如张开双臂,靠在了马车厢壁上,“挺宽敞,为了载我弟,特地租的?”
秋泓脸一沉。
李岫如大笑,他探身对外面的李果儿道:“你家老爷说,可以走了。”
吩咐完秋家下人,李岫如又来对秋泓说:“秋先生可别生气,气大伤身,免得再病了。”
秋泓默默向旁边挪了挪,躲开了李岫如一双长臂的势力范围。
唐彻住在京梁城外的皇庄驿馆。
这地方离西江不远,傍水而建。若是之前思云市集还在时,此地也算是人声鼎沸的繁华之处了。
只可惜如今萧索得很,驿馆后的江面黑沉沉,偶有一、两只飞鸟掠过,惊得江边小童四散奔去。
唐彻就在驿馆门前等候,他刚一见秋泓就立刻眉开眼笑,可在看到秋泓身后还跟了个抱着刀的轻羽卫时,脸上笑容瞬间又僵住了。
“这位贤弟是……”
“轻羽卫指挥使,李天峦。”李岫如下巴微扬,擡手一抱拳。
寿国公的儿子嘛,唐彻知道,人家老爹在北都当宰相,人家带着哥哥弟弟在京梁做勋贵,两头押宝,两头通吃,就看是狼王有本事,还是祝颛手底下的文官武将们有本事了。反正不管怎么论,这李家人,是不会吃亏的。
李岫如仿佛看出了唐彻的这番心思,他哼笑道:“唐公是担心自己今夜给秋先生讲的机密政要传到也古达的耳朵里去?”
唐彻也不甘示弱:“那可不好说。”
“不好说也没办法,今日本缇帅就在这儿了,唐公要是觉得碍眼,可以……”
“行了,”秋泓不耐烦道,“话真多。”
他越过斗鸡似的两人,走进驿馆,问小厮要了壶茶,坐在了一楼最中间的位置。
唐彻上前拎起茶壶,对秋泓道:“走,上我房间去讲。”
秋泓端着茶杯的手一顿。
李岫如在后面放声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