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宋家好事
范恩改了姓,成了宋老爷子的干儿子;蓝靛厂村的人都开始习惯敬称他“宋少爷”,他自己也渐渐地习惯了“宋恩”这个大名。京城周边战事紧,虽说对京西蓝靛厂一带没有大的影响,但难免还是受到了一些波及。
比较明显的是京城里各个染坊采购颜料,比往年少了一半还拐弯儿,这让蓝靛厂靛户,宋家,今年的收成大减,更对来年的行市忧心忡忡。
近日,有件事让宋老爷子犹豫不决。邻村史各庄大户马家,因为家中突遭变故,要把五十晌良田低价变卖出去。
这年头能一口吃下这么多地的人,在十里八乡找来找去,也只有宋家有这个能力。所以,马家打发人来见宋老爷子,询问他是否有意接手。
宋家之所以在此富甲一方,打祖上起便一直治家有方。每一代都谨遵祖训,只要有了积蓄,首要的便是购置田产。因为唯有有了土地,兴家富业,才有根本的保障。
若在往年,马家低价卖地,宋老爷子求之不得,不会有二话,肯定不打磕巴——拿下。但眼下的时局,让宋老爷子纠结良久,很难下决心。
帐,宋老爷子比谁算得都精明。马家这五十晌地急于出手,是百年不遇的好价格;尽管要拿出真金白银不菲的现钱,但良田可是个能年年“生金”的宝库。
宋恩得知了“父亲”为此事伤脑筋,便不失时机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确实机会难得。不如这样,我去马家当面和他当家的谈,把价格再往下砍砍,您看成吗?”宋恩对宋老爷子说。
“我已经跟他们二当家的谈了几回了,现在马家出的价已经是吐血价了。”宋老爷子摇了摇头“马家大当家没那么容易松口。”
宋恩自从成了宋老爷子干儿子,老两口对他的喜爱,信任,越来越没得说。甚至把女儿小荷花,许配给宋恩这件大事,也不时提到了日程上来了。
不仅在老两口眼中,就是乡里乡亲,都挑不出宋恩一丁点儿毛病出来。而小荷花对这个大哥哥的依恋,感情,如今真得情同如亲兄妹。
宋老爷子夫妇,村民,对宋恩的的评价,观感,以及老两口有意更进一步,让他做宋家乘龙快婿,这些宋恩心中都十分有数。
不过有件事,宋恩一直在暗中留意,却始终无法窥觊到。那就是宋家“地契,细软”藏于何处,到底宋家有多少未露暗藏的“家底”?
也许还没有得到宋老爷子的绝对信任,老爷子在这方面处处谨慎,从没给贼心不死的宋恩,留下一点儿蛛丝马迹。
宋恩力主老爷子买下马家的田地,当然是有他的盘算。
宋老爷子老俩是已经土埋到脖子上的人了,只要他入赘到宋家,将来所有的田产,顺理成章实际上都会归在他的名下。买下马家五十晌地,将来他宋恩不仅是在蓝靛厂,便是放眼京西一带,都是响当当的“大爷”。
另外,老爷子只要决定购置了这份田产,必然会取出银票。利用这个机会,宋恩便可以发现,掂量出,宋家到底家底有多厚,他也能心中有数,从长计议。
宋老爷子还是置地有瘾,听了宋恩主动请缨出头,便答应他到马家不妨去试一试。
宋恩脑瓜子活泛,又巧舌如簧,在齐家船行当伙计的历练,他熟知如何来谈成一笔买卖。
宋恩利用马家急于脱手的心理,三下五除二连哄带蒙,把马家大当家忽悠得晕晕乎乎。三两个来回,还真的就答应他,在原有价格上可以再让两成。
宋老爷子得知,宋恩真得把这件大事办得如此漂亮,兴奋地连连叫好,说:“有你这么能干的好儿子,宋家之幸啊!我闭眼那天,也放心瞑目了。”
欣喜之余,老爷子除了全权让宋恩和马家完成这笔交易,还把自己的家底,祖训,都流露给了宋恩。
“咱们宋家之所以发达,有今天光景,从祖上起,就不当守财奴。”老爷子对宋恩说“我除了在银号存了点儿积蓄外,只要家里有闲钱,看好了谁家的田地,只要人家愿意,立马就给买下来。有些大户人家爱在家存金银财宝,那可不是好事儿,是祸端。你可记住了。”
宋老爷子这几句话,句句戳心,无意中似乎完全是在影射,当年齐家和他宋恩的所作所为。
“有两件事你要答应我。”宋老爷子已经把宋恩视如己出,开始说起了掏心窝子的话。
“您说父亲,儿子听着呢。”宋恩垂手而立,一副谨遵父命的孝子模样。
“再过上三两年,小荷花大点儿,你就娶了她。又当我儿子,又做我姑爷,我和你母亲都这把年纪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她,有你这么个好姑爷也就踏实了……”宋老爷子还没说完,宋恩便扑通双腿跪地,给老爷子磕了一个响头。
“您和母亲大人就是我宋恩的再生父母。”宋恩还挤出了两滴眼泪说“我一定会好好孝敬您二老,照顾好荷花妹妹。如果做不到,天打五雷轰!”
“莫发毒誓,莫发毒誓。好儿子,为父相信你。”宋老爷子接着说“虽然眼下蓝靛颜料不景气,但咱们家的田地到什么时候,都要种蓼蓝、山蓝和菘蓝草,这可是咱村百十户老少的饭碗。千万不能让他们断了生计。”
“可照今年的情形看,细算下来,咱宋家可是没有赚头,还亏了。”宋恩斜眼看了老爷子一眼,说。
“这跟种粮食一样,有丰年也有灾年。”宋老爷子说“大多年份,蓝靛厂获利的大头,还都是咱宋家赚到的,不能因为一时,就寒了村里老少爷们儿的心。没有他们种草,靛户制作,宋家哪能有今天?”
“我经历的事儿比你多。虽说现在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总有平息的时候。穿衣戴帽,就离不开织布,染坊,也就离不开咱蓝靛厂。”
“父亲,我记住了!”宋恩毕恭毕敬的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