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墨菲定律》(9)
有时候,遭遇挫折未必就是坏事
错误不可避免,积极应对也能转化“会出错的,终将会出错。”
这一句话被称为“菲纳格定律”,也被认为是对“墨菲定律”最好的模仿和阐述。
这句话的核心其实就是告诉我们: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我们很多人在面对错误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恐慌,认为错误就是不好的事情,因而一味地害怕犯错误,甚至在面对错误的时候表现出自己的懦弱,坐看事态的恶化。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本身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误有时也不会带来什么特别严重的后果,真正造成严重影响的其实是我们在面对错误时,所做出的错误应对。
如果我们在面对错误的时候放缓自己的心态,能够积极应对,那么错误也有可能转化,从而让自己收获意想不到的成功。
1895年,14岁的henricharpentier在montecarlo咖啡厅当侍应生。一天威尔士王子来到咖啡厅用餐,就在henri准备甜品的时候,煎锅突然着起火来。henri一时间慌了神儿,看看时间并不足够自己从头再来,偷偷尝了一口觉得味道还可以,最终就只能硬着头皮呈上甜品。
却不想威尔士王子品尝后称赞不已,这道甜点最终享誉全球,这就是后来经典的橘香法式薄煎饼。
我们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好事都能够有一个好的结果,也不是所有的错误就一定会导致最终的失败,重要的还是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
既然错误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在面对错误的时候不妨端正态度,坦然承认错误。很多人会在犯下错误后出于某种考虑而试图忽略或是辩解,努力把自己从错误中摘除出来,其实这种行为并不可取,会给别人留下不敢担当的印象。所以在面对错误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端正自己的态度,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的错误埋单。当我们做到这一点时就会发现,错误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坦然面对就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简单。
此外,我们在犯下错误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地做出检讨,但是也不能过于苛求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认识到错误,改正错误,努力不让自己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即可,有时候要学会对自己宽容一点。
很多人在犯了错误之后也忏悔,也做出了检讨,甚至信誓旦旦地保证以后不会再犯,但是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呢?只是因为没有走心罢了。无论是认识错误,坦然面对错误,还是检讨错误,其根本目的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如果我们不走心,只是形式上的“改正”,那么我们永远也不会彻底意识到错误的危害,迟早还会为自己的错误埋单。
我们还需要注意,千万不要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而犯下新的错误。下意识地掩盖错误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不能让这种“常情”而影响到我们的判断,一味地为自己开脱只会让自己越来越错,坦然面对才能让我们变得更好。
其实错误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有时候错误也能成为我们获得成功的助力。
逆境中做事比较冷静,成功的时候则易头脑发热
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难免会面临逆境,但有时也会收获喜悦,我们在面对逆境的时候或许能够做到冷静、坦然面对,但在面对成功时常常头脑发热,做出错误的判断,甚至迷失在成功的喜悦中无法自拔。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但无法做到正确地理解它。这句话不仅仅适用于逆境之中,在获得成功之时也同样适用。
作为曾经失败过,至少有过失败经历的人,应该经常从里面学点东西。人在成功的时候是学不到东西的,人在顺境的时候,在成功的时候,沉不下心来,总结的东西自然是很虚的东西。只有失败的时候,总结的教训才是深刻的,才是真的。
失败往往是惨痛的,很多人在这惨痛之中失去了意志,而真正渴望成功的人会在失败中总结最直观的经验教训。
谁都有失败的时候,难得的是遭遇失败后迅速爬起来,人在成功的时候很容易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因为周围的人不再对你苦口良言,相反还要不断地怂恿你前进,一不小心就踏入了深渊。
当我们处于低谷的时候,会经历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会见到最真实的人,会以前所未有的视角来审视自己,清晰地看到自己在过去所犯下的错误。
我们大多数人在成功时总是站在高处,看的是远方,看不清脚下,只顾着往前走,意识不到路已经走偏了。所以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低姿态,时刻掉过头来审视自己来时的路,你会发现自己并未在最高处,只是在半山腰,还需要更加努力,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智慧,这样你才能继续成长,不断地向上走。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作“逆商”,简单来说就是当个人或组织面对逆境时,以其独特的方式对逆境产生的不同反应。高逆商的人在面对逆境时从不退缩,他们会把逆境当作自己向前冲的“垫脚石”,即使在极端困难的时期,他们仍会干劲十足,直到收获成功。
俗话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也正是由于这常人无法忍受的磨难,逆境才会更加容易造就天才。
正如《菜根谭》中所说: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时,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糜骨而不知。久处顺境的人很容易产生惰性,而人在身陷逆境时,资源匮乏,精神压抑,成功欲望迫切,改变的决心才会日益旺盛,因此常常能够取得在顺境时难以取得的巨大成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逆境才是检验企业家是否有真正能力的试金石,没经历过逆境不知道自己的短板,当逆境来袭,应当冷静下来思考。
其实,“形势一片大好”往往只是一段时期的判断,市场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当中,如果因为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便开始对自己做高估的判断,那么下一步很容易就“踏空崴脚”,所以在所谓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最应该提高警惕,时刻做好对危机的应急处理准备,同时还要不执着于自己的成功之路,路是可以变的,很多人失败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走的道路带来了成功,便一直在走,殊不知市场早就发生了变化。
王之涣有一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如果身处一个阶段的成功,千万不要在此停留止步,觉得这一刻的成功值得享受。如果自己再往上走,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取得的成就其实微不足道,上面还有更好的风景在等着自己。所以越成功的时候越应该主动寻求改变。
没有否定比没有肯定更可怕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最害怕的事情恐怕就是来自外界的批评和质疑。但如果我们长期生活在一种没有否定的环境中,其实更加危险。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文件的可读性和它的重要性是成反比的。
赞扬虽然听起来让人愉悦,但如果长期沉醉于赞扬中就会难免迷失自己,无法认清自己,忽视自身暗藏的缺点。
张小娴在《思念》里说道:“长夜哭泣之后,你会感谢所有曾经折磨过你的人。他们成就了你。”
否定或许会让我们难过,但是也能够让我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或许我们做不到感谢那些否定我们的人,但至少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否定,从否定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这样我们才能够走得更远。
花旗集团首席财务官兼执行总裁萨莉·克劳切克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一直伴随着被质疑、否定的声音。
童年时的她长着雀斑,球队成绩不是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不管是学习成绩、长相,还是声音、个头,总会遭到同学的嘲笑。
但是母亲总是对她说:“不要在意那些同学们的取笑,她们都是一些爱唱反调的人,她们只会坐在旁边,对那些付出努力的人指手画脚。”克劳切克深受鼓舞。很快变得自信了,她的成绩也更好了,同学们也开始喜欢她。
毕业之后,她再次遭到了外界的否定,当时她几乎向华尔街上所有的公司投出过简历,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录用她。但是克劳切克很快就重新燃起了信心,她决定要用实力向他们证明自己可以。
最后克劳切克做到了,她让这些公司刮目相看,靠着自己努力坐到了比那些人更高的位置。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我们做出什么选择,表现得如何出色,也会有人跳出来加以否定,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做出选择,即是在否定中无法自拔地选择沉沦,还是在否定中找出不足勇往直前。
我们不妨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自己被否定击倒。我们总是很容易就受到外界的影响,别人赞美我们,我们会兴高采烈;别人否定我们,我们会闷闷不乐。其实这并不可取,要知道我们做事情的效率与我们的心情是息息相关的,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让自己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做到不被外界影响,不被他人的否定击倒,这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实际上我们想要正确对待否定,就需要学会分辨否定,知道哪些否定有助于自我提高,哪些否定是恶意诽谤。并不是所有的否定都是事实,也不是所有的否定都值得重视,有些人天生就喜欢挑剔别人,喜欢打击别人,所以对待他人的指责、否定,要学会辩证视听,知道哪些否定应该虚心受教,哪些应该一笑而过。
但是仅此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做到虚心求教。我们都知道“忠言逆耳”,但是无法摆正自己的心态去虚心请教,甚至有些人还会反驳:“我知道我有缺点,但你不能说得委婉一点?”其实想要把批评人的话说得好听也需要一种智慧,我们并不能过于苛求别人,不必要求人人都有这种智慧,让自己变得大度一点,对那些“逆耳”的话不要太过在意,只要知道对方的好意就行了。
如果我们不想听到别人的否定,那么就应该努力地提高自己,改正自身存在的毛病。要学会日常反省自身,找出自身的问题,才能有助于我们改正。我们自身存在的错误少了,否定我们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长期处于赞美之中就与处于温室的花朵一般,经不起风霜,学会接受否定,在否定中提高自己,未来的道路就会更加平坦。
沉入谷底,你的人生将有更多可能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这首歌是朴树为电影《平凡之路》创作的主题曲,到现在还广为传唱,给人留下无限遐想,总是会让人想起当年身处谷底时的那段回忆。
我们身处低谷的时候,不知道如何走出低谷,甚至每当我们回忆起那段黑暗时期,眼中也看不到丝毫光明。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听之任之的话,事情一般不会向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