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墨菲定律》(10) - 羊皮卷+塔木德+人性的弱点+墨菲定律 - 曼狄诺 塔尔莱特·赫里姆 卡耐基 张新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五十二章《墨菲定律》(10)

不苛求,惊喜常不期而至

谁不曾犯过错,只有正视过去方能前行“一台电脑在二十秒里犯的错误相当于二十个人在二十年里犯的错误的总和。”这句话出自墨菲定律,意思是说错误不可避免,我们做得越多就越容易出错。但是我们不能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固然不会犯错,但也会让我们一事无成。不能原谅自己的错误,我们就会变得自怨自艾,不能与自己的过去和解,也就失去了继续前行的能力。

郭思佳小时候与朋友玩闹,不小心伤到朋友,导致朋友留下病根。

朋友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她一直无法原谅自己,觉得自己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来,甚至后来搬家离开自小生长的地方。

这次的经历不只是给朋友留下病根,郭思佳自己也留下了“病根”,她开始变得唯唯诺诺,变得沉默寡言,变得越来越难以交到朋友。

后来有同事主动与郭思佳接触,希望能够与她成为朋友,但是她在与朋友相处中,却总会不自觉回想起小时候的事情。交往的时候难免显得过于小心翼翼,使得同事倍感压力,渐渐与她疏远。

从小到大不停有人在我们耳边提示“这是错的”,或许想让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却导致我们渐渐失去了“犯错”的能力。

我们开始变得害怕犯错,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甚至演变为不敢正视过去犯错的自己。但是不想犯错我们又该如何成长?只做“正确”的事情,我们又该如何检验自己的进步?就好比在工作之中,如果我们的工作一直顺利,我们就不会想着自我提高,因为我们做的事情是“正确”的。如果我们在工作之中出现了错误,不免就会反思自己哪里出现了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我们解决完问题回头再看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犯错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只是我们一种自我提升的过程,不敢面对犯错的自己,就如同害怕鱼刺而不敢吃鱼一样可笑。

所以我们不妨正视自己的过失。我们都会犯错,但是很多人在犯错后无法正视自己的过去,不敢面对自己,如果连正视自己所犯下的过错都做不到,又如何能够直言将其改正呢?坦然面对自己,正视自己的过失,这才是我们与过去和解的首要条件。

我们常常说向前看,向前看并不只是说说而已,更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勇气,勇于放下一切过去的努力,抛弃过去的荣光,从新的起点开始,一点一滴地累积。

与其说我们害怕犯错,倒不如说不敢承担犯错所带来的后果。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错误所酿成的后果是自己所无法承受的,其实不然,我们害怕只是因为未知,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也没有什么错误是无法弥补的。只要我们努力寻找问题的根源,就能够更快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并及时改正,这才是降低损失的正确做法。

我们常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批评的过程,在我们犯错的时候更需要如此。

所以,不要再害怕犯错,勇敢地面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学会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弥补自己的过失,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才是我们正确的态度,才是能够让我们不断提升的方式,也是我们面向未来、重新起航的基础能力。

不嫉妒,允许别人比自己优秀

嫉妒就如同我们排队一般,看到对方比我们快,自然是心里不平衡,因为我们认为只是自己运气不好而已,或者说认为自己本应该比对方更快,这也就会让我们心生嫉妒。

朱世涛从公司刚起步的时候开始,已经在公司工作三年,当年和他同期的那些同事离开的离开,升迁的升迁,只有他自己还是一个普通文员。

好不容易有了升迁机会,却被一个新同事后来居上,晋级成为主管。

朱世涛心生嫉妒,暗道自己经验、资历都不输对方,认定对方是投机取巧。他越想越气,于是开始在公司传播对方的坏话,恶意诋毁对方形象,闹得整个公司都是风言风语。

终于引起上级的重视,查到他的身上,最终将他辞退。

不能控制自己的嫉妒心,一味使之恶化,最终就会害人害己。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不嫉妒他人,允许别人比自己更加优秀呢?想要消除自身的嫉妒心理,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方式。

首先,向他人的长处看齐,努力提高自己。

我们可以选择多读书,读书可能是提升自己最容易的途径,只要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但是读书需要本身有一定的自律,需要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做到安心读书。同时读书也需要一定的悟性,需要时刻领悟,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有自己的思考,才能有更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选择向他人请教,向他人请教是一种直接获取他人经验的办法,能够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但是这需要我们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人的经验并不一定就是对的,就算没有什么问题,也不一定就真的适合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在吸取他人经验的时候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结合自身的情况有选择地吸收。

其次,正视自己的缺点,发掘自身优点。

努力站在对方高度虽然是个消除嫉妒的好办法,但有时候很难实现,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达不到的。

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但也存在缺点,我们一味拿自己的缺点去和对方的优点作比较,自然不存在什么可比性。所以有时候我们可以转变一下思路,用我们的优点,去比较对方的缺点,这样我们的心理就会变得平和很多,慢慢也就不会再去嫉妒他人。

最后,摆正自己的心态,不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相比。

嫉妒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我们之所以这么恐惧嫉妒心,只是因为过度放纵嫉妒带来的后果。

所以,我们要学会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让嫉妒在自己心里繁衍。而不去与他人比较,就是一个阻止嫉妒蔓延的方法。

无论是努力达到对方的高度,还是用自己的优点与对方缺点相比较,都有助于我们消除嫉妒心理。甚至只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放宽自己的眼界,嫉妒心理本身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学会消除嫉妒心理,利用嫉妒心理,允许别人比自己更加优秀,这样我们才能够走得更远。

抱怨没人给你打电话,不如将电话打过去

“他怎么没有打电话问候我?”

“他为什么没有打电话来安慰我?”

“他怎么还没有给我打电话过来道歉?”

这种类似的想法我们时常会有,我们总是出于某种目的希望对方能够主动意识到,并且给我们打过来电话。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

郭莱的男友要去外地出差,郭莱便说:“到了地方给我打个电话。”

男友自然是满口答应,但是两个小时的行程,郭莱愣是等了四个小时也没有接到男友电话。

这把郭莱气得不行,一直在家生闷气,到了晚上也不睡觉,就是想等着看男友什么时候能打过来这个电话。

男友第二天打过来电话,说下了飞机就和接他的客户在一起,一天都是在应酬,直到第二天清晨才刚刚醒酒。

郭莱却丝毫不听他解释,一直不依不饶,这也引起了男友的不满,两人大吵一架。

我们总是抱怨没人给自己打电话,抱怨对方不能明白我们的心思,但这其实只是我们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对方身上,强行让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或许一次两次并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但长此以往没有几个人能够忍受,最终就会造成两人发生分歧。

正所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同的,对待同一件事物的看法也会产生偏差,一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对方身上是不会产生任何结果的,甚至还会因此而惹恼对方。

所以,与其在一旁抱怨没人给我们打电话,倒不如主动一点儿,自己拿起电话给对方打过去,将自己的想法告知对方,这样才能让对方更容易理解我们的想法,才会使得对方行事更合我们的心意。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别人呢?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设身处地地着想,做到原谅他人,宽恕他人。

不随意指责别人是一种修养

“一个人有一只表的时候他可以确定时间。如果有两只的话就难办了。”

这句话是墨菲定律的一个演化版本,意思是告诉我们,每个表的时间都会有细微不同,我们用其中一个表为标准,就无法准确地确认其他表的时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