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羊皮卷》(6)
卷五向你挑战
原著[美]威廉·丹佛威廉·丹佛是美国著名的演讲家、作家和成功学导师。他的代表作《向你挑战》是一部激励和改变无数人的伟大著作,在书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挑战自我的神奇力量,阅读本书,将让你变得更加自信,变得对一切事物更富有激情,让你产生在困境中战胜一切的勇气。
勇敢地去冒险
很多时候,成功的机遇会很主动地降临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就看我们是否能把握住,但是那些一定能成功的人则不是等待这种机遇降临,他们是自己去捕获机遇,冒险是他们惯常的做法。
不要抱怨生活的不公平,机会是均等的,只是有的人有能力去抓,有的人不敢去抓,有的人甘愿与它失之交臂。那些成功者自然是捕捉机遇、创造机遇的高手,而且他们惯于在风险中猎获机遇。
机遇常与风险相伴。一些人看见风险便退避三舍,再好的机遇都没有勇气去抓住。这种人往往在机会来临之时踌躇不前,瞻前顾后,最终什么事也干不成。威廉·丹佛虽然不赞成赌徒式的冒险,但他认为任何机会都有一定的风险性,因为怕风险就连机会也不要了,无异于因噎废食。威廉·丹佛这样建议年轻人:“彻底研究实际情况,在心里想象你可能采取的各种方案,以及每一种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选择一种最可行的方案,然后放手去做。如果我们要一直等到完全确定后才开始行动,那一定成不了大事。每种行动可能都会中途受阻,每个决定也都可能夭折,但是我们千万不能因此而放弃了所要追寻的目标。必须有每天冒险犯错误、面对失败甚至耻辱的勇气,走错一步永远胜于原地不动。你向前走就可以明确你的方向;如果你抛了锚,站着不动,你的导引系统是不会牵着你向前走的。”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都是才华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他们在机会中看到风险,更在风险中逮住机会。
威廉·丹佛曾深入研究美国金融大亨j.p.摩根的发迹史,结果发现他就是一个善于在风险中投机的人。
j.p.摩根诞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的一个富商家庭:摩根家族1600年前后从英格兰迁往美洲大陆。最初,摩根的祖父约瑟夫·摩根开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又开了一家大旅馆,既炒股票,又参与保险业。摩根的父亲吉诺斯·s.摩根则以开菜店起家,后来他与银行家皮鲍狄合伙,专门经营债券和股票生意。
生活在传统的商人家族,经受着特殊的家庭氛围与商业熏陶,摩根年轻时便敢想敢做,颇富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1857年,摩根从德哥廷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为商行采购鱼虾等海鲜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时,他下船在码头一带兜风,突然有一位陌生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买咖啡吗?我可以出半价。”
“半价?什么咖啡?”摩根疑惑地盯着陌生人。
陌生人马上自我介绍说:“我是一艘巴西货船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一船咖啡,可是货到了,那位美国商人却已破产了。这船只好在此抛锚……先生!您如果买下,等于帮我一个大忙,我情愿半价出售。但有一条,必须现金交易。先生,我是看您像个生意人,才找您谈的。”
摩根跟着巴西船长一道看了看咖啡,成色还不错。一想到价钱如此便宜,摩根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这船咖啡。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给邓肯发去电报,可邓肯的回电是:“不准擅用公司名义!立即撤销交易!”
摩根对此非常生气,不过他又觉得自己确实太冒险了,邓肯商行毕竟不是他摩根家的。自此摩根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开自己的公司,做自己想做的生意。
摩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在伦敦的父亲。吉诺斯回电同意他用自己伦敦公司的户头偿还挪用邓肯商行的欠款。摩根大为振奋,索性放手大干一番,在巴西船长的引荐之下,他又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摩根初出茅庐,做下如此一桩大买卖,不能说不是极大的冒险。但上帝偏偏对他情有独钟,就在他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便出现了严寒天气。一下子使咖啡大为减产。这样,咖啡价格暴涨,摩根便顺风迎时地大赚了一笔。
从咖啡交易中,吉诺斯意识到自己的儿子是个商业人才,便出了大部分资金为儿子办起摩根商行,供他施展经商的才能。摩根商行设在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对面的一幢建筑物里,这个位置对摩根后来叱咤华尔街乃至左右世界风云起了不小的作用。
这时已经是1862年,美国的南北战争正打得不可开交。林肯总统颁布了“第一号命令”,实行了全军总动员,并下令陆海军对南方展开全面进攻。
一天,克查姆——一位华尔街投资经纪人的儿子,摩根新结识的朋友,来与摩根闲聊。
“我父亲最近在华盛顿打听到,北军伤亡十分惨重!”克查姆神秘地告诉他的新朋友,“如果有人大量买进黄金,汇到伦敦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对经商极其敏感的摩根立刻心动,提出与克查姆合伙做这笔生意。克查姆自然跃跃欲试,他把自己的计划告诉摩根:“我们先同皮鲍狄先生打个招呼,通过他的公司和你的商行共同付款的方式,购买四五百万美元的黄金——当然要秘密进行;然后,将买到的黄金一半汇到伦敦,交给皮鲍狄,剩下一半我们留着。一旦皮鲍狄黄金汇款之事泄露出去,而政府军又战败时,黄金价格肯定会暴涨;到那时,我们就堂而皇之地抛售手中的黄金,肯定会大赚一笔!”
摩根迅速地盘算了这笔生意的风险程度,爽快地答应了克查姆。一切按计划行事,正如他们所料,秘密收购黄金的事因汇兑大宗款项走漏了风声,社会上流传着大亨皮鲍狄购置大笔黄金的消息,“黄金非涨价不可”的舆论四处传播。于是,很快形成了争购黄金的风潮。由于这么一抢购,金价飞涨,摩根一看火候已到,迅速抛售了手中所有的黄金,趁混乱之机又狠赚了一笔。
这时的摩根虽然年仅26岁,但他那闪烁着蓝色光芒的大眼睛,看上去令人觉得深不可测;再搭上短粗的浓眉、胡须,会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善于深思熟虑且老谋深算的人。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摩根家族的后代都秉承了先祖的遗传,不断地冒险,不断地投机,不断地增加财富,终于打造了一个实力强大的摩根帝国。
机遇常常有,但往往掺杂在风险中,想猎获它,就要看你有没有勇气去冒这个险。
威廉·丹佛指出,你不得不为成功而冒险,正如你必须为失败而冒险一样。如果你试图逃避,或被压垮,你就输了。所以做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取得一番大成就,就要有远见卓识,能把胆子放大,在不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去冒最大的险。
在某种程度上,生活是一场博弈。敢冒最大风险的人,在商场才能赚得最多的钱,在事业上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才可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去努力地做事
1918年,在艰难的“一战”期间,威廉·丹佛惊叹于他的战友——第六工兵营的诺曼上校做事的方式。但对于这一切,开始他并不十分了解,直到在美国他听到了诺曼上校与儿子们告别的谈话时,威廉·丹佛才深切地明白了他这样做的原因。
诺曼说:“孩子们,你们要挑战自己。挑战自己,这将赋予你们做一切事的能力!”见儿子们都受到了鼓动,诺曼严肃而兴奋地接着说,“孩子们,你们命中注定是战士、是斗士;既然如此,你们就不会因以往的胆怯和自卑而恐惧战斗与躲避别人。逃离人生的战场非勇者所为。你,你们,有做好任何事情的能力。我是你们的父亲,深知这一切,所以你们可以相信我的话。你们更要相信自己!你们知道自己将成为什么人,将去何方。只要你们敢闯,任何社会都会为你们让出一条康庄大道来。有时道路会拥挤,危机像脱了轨的火车一样呼啸而来;恐惧、失望、无援,还有那些狂乱的躁动与寂灭的沉静会时时萦绕着你。怎么办,孩子们?退却还是迎上前去?我是你们的父亲,不可能让你们任何时候都不顾危险地迎上前去,不,必要时的退却还是有益的。我只是想说:战斗,勇敢地战斗,是你们实现成功的唯一方式。困难时要奋起抗争,接近成功时要不改初衷地勇往直前,已经胜利了要再接再厉,永不停止。总之,孩子们,请记住你们父亲的一句话:敢于向任何事物挑战,并敢于接受任何的应战。这样的人,必是社会之精英、人类的勇士。去勇敢地做事吧,会成功的!”
成功者必是勇敢者,而所谓勇敢者也必须是一个既敢想又敢做的人。这一切都源于“爱”。
威廉·丹佛曾经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当一只熊威胁到孩子的安全时,孩子的母亲用斧子砍死了它。按常人的推理,一位妇女不可能杀死一只强于自己几倍的熊——但她确实做到了这点。
威廉·丹佛的好友戈登·菲利普也告诉过他一个有关加拿大电车司机的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电车司机被任命为某集团军的司令,这个司机原来并不知道自己有指挥别人的能力——但是他确实有。他知道了这一点就立刻付诸行动,成就了旁人看来绝对是奇迹的事情:从司机变成了司令。
许多年前,一个年轻人在铁路上做养路工。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使他获得去运输办公室工作一段时间的机会。一位高级主管向这位年轻的替补职员索要一些重要的数据。这个年轻人对整理和查询账簿毫无经验,但是他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终于及时递交了那些材料。他经常愿意去处理那些尽管自己还不了解但却很重要的工作。通过学习与研究,他在所做的每件事中都表现出了那种兢兢业业的作风和不凡的成绩,这为他做越来越重要的事,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成为一家国际化大公司的副总裁了。
一个一直徒手工作的阿拉巴马州的采矿者,意识到自己缺少教育。于是每天他秉烛夜读,学习法律知识。当育空岛发现金子时,他决定去那里淘金。他在育空岛的地壳深处发现了宝藏,同时他也发现了更伟大的事物。在一次暴风雪中他迷路了,在那个寒冷、荒凉的小岛上,远处由传教士设立的一个闪光的十字架映入他的眼帘。那幅情景鼓励他去追随一位新的主人,他也因此发现了一种新的生活。现在,他成为了最有魅力的演说家之一,并且,他把自己的财产连同他自己都奉献到耶稣基督的神圣事业中去了。
威廉·丹佛认识一位富有创造力的乡村少年,他自认为缺少教育,缺乏自信心,也没有社交魅力。但后来却恰恰是他,成为集那些杰出品质于一身的人——勇敢的成功者。在常人看来,这不仅难以想象,也同样令人惊奇,但威廉·丹佛认为这其实是必然的。
威廉·丹佛还认识一位事业成功但为人谦逊的商人。在一次危急关头,他发现自己有一种杰出的能力:他能使周围的人鼓起勇气,振作精神。
威廉·丹佛说,他能给读者写出以上所有人的名字,这些全是真实的。威廉·丹佛非常了解他们。他们发现了自己所拥有的做事的能力,并充分地使用了它。就这一点上,他们超出了凡人。
变得更强壮
威廉·丹佛在其著作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工人在一个伐木厂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决定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好好表现。上班第一天,老板给了他一把斧子,让他到人工种植林里去砍树,这个工人卖力地干了起来。一天时间,他不停地挥舞着斧子,一共砍倒了19棵大树。老板满意极了,夸他干得不错。工人听了很兴奋,决定工作要更加卖力,以感谢老板对他的赏识。
第二天,工人拼命工作,他的腿站久了又酸又疼,胳膊更是累得抬不起来了,可是这样拼命,却并没有带来更好的结果。他觉得自己比第一天还要累,用的力还要大,可第二天却只砍倒了16棵树。
工人想也许我还不够卖力,如果我的成绩一直下降,老板一定会以为我在偷懒,所以我要更加卖力才行。第三天,工人投入了双倍的热情去工作,直到把自己累得再也动不了为止。可是,让他失望的是,他只砍倒了12棵树。
工人是个很诚实的人,他觉得太惭愧了,拿着老板给的高薪,工作却越来越差劲。他主动去向老板道歉,说明了自己的工作情况,并检讨说:“我真是太没用了,越卖力干得越少。”老板问他:“你多久磨一次斧子?”工人一听愣住了,他说:“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砍树上了,哪里有时间去磨斧子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埋头苦干是很好的做事态度,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花的时间越多,收获就越多。实践告诉我们:不是不做事,也不是只做事,而是要注意做事的方式和方法。
有个理论叫作:7+1>8。就是7个小时的学习加1个小时的锻炼,效果绝对大于8个小时的学习效果。这也是科学验证出来的一个道理。道理很简单,身体有活力了,状态好了,学习效率会成倍提高。
人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确,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一切都将失去意义,若想创造成功的人生,首先就要养护好自己的身体,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
“健全的心灵寓于健康的身体。”这句格言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而且历久弥新,到今天仍然适用。
如果你想成功,想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你一定要注意保持身体健康。作为人生事业目标实施主体的你,不能因自己身体状况不佳而影响到目标的实现。
健康欠佳会减弱你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达到一个目标需要较多的体力与耐力,你可能会就此放弃。即使这种影响只是在下意识里,终究会让你的决定不够谨慎,波及许许多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