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人性的弱点》(7) - 羊皮卷+塔木德+人性的弱点+墨菲定律 - 曼狄诺 塔尔莱特·赫里姆 卡耐基 张新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三十二章《人性的弱点》(7)

克服忧虑的完美办法第一节我的父母是如何克服忧虑的

我已经说过,我是在密苏里州的一座农场内出生并长大的。像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农夫一样,我的父母也是艰难度日。我的母亲是一位乡村教师,父亲是位农夫,辛苦一个月只挣12美金。母亲不但为我做衣服,还用肥皂为我洗衣服。

我们很少有现金——除了有一年,我们把猪卖掉,换了点钱。在食品店,我们用黄油和鸡蛋换面粉、糖和咖啡。12岁时,我一年的花费还不到50美分。我仍记得国庆节那天,我们去看游行庆祝活动,父亲如我所愿给我了10美分。我感觉整个东印度群岛的财富都是我的了。

我步行一英里去一座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上课。有时雪很深,温度已是零下28华氏度,但我仍得去上课。一直到14岁,我都没有橡皮和套鞋。在漫长的严冬,我的脚总是湿的、冷的。小时候,我从未梦想着冬天谁的脚是干的、暖的。

我的父母每天工作16个小时,但我们还是常常负债,坏运气常常折磨得我们痛苦不堪。我最早的一个记忆是看着102河段的洪水漫过了我们家的玉米地和干草地,把一切都毁了。七年中,洪水毁了我们的庄稼六年。每一年,我们家的猪都会死于霍乱,我们只好把它们烧掉。如今我闭上眼睛还能闻到烧猪肉时的刺鼻气味。

有一年,洪水没有来。玉米获得了丰收,我们买了几头奶牛,用玉米把它们喂得胖胖的。但那年洪水还不如把我们的玉米地淹掉,因为在芝加哥市场上,牛肉的价格很低。喂了一整年,我们只获得了30美金的利润。整整一年啊!

不论我们做什么,总是赔钱。我还记得父亲买的几匹小骡子。我们把它们喂养了三年,然后雇人杀掉,运往田纳西孟菲斯市场——结果卖的钱比三年前我们买它们的钱还要少。

10年辛苦劳作后,我们不仅身无分文,还欠下了沉重的债务。我们的农场是靠抵押贷款买的。我们拼了命,甚至连抵押款的利息也还不上。抵押银行用难听的话侮辱我的父亲,并威胁说要把农场收回。那年父亲已47岁了。30多年的辛苦劳作过后,除了一身债和羞辱外,什么也没留下。他承受不了这个事实。他忧虑了。他的健康毁了。他在地里辛辛苦苦干一整天,可回家后连一口饭也不想吃,他不得不靠药来补充营养。他瘦了。医生对我的母亲说,父亲只有六个月的活头儿。父亲的忧虑越来越重,都不想活了。我常听母亲提起每次父亲去牲口棚喂马或者挤牛奶,要是没有及时回来,她都会到牲口棚去看看,生怕父亲上吊。有一天,父亲从玛丽威尔回来,银行又威胁说要把农场收回,在赶车穿过102河段时,他在一座桥上停住了马,他从车上下来,站在桥上,看着脚下的河水,过了很长时间,他在做思想斗争,是否应该跳下去,一了百了。

过了几年,父亲对我说,当时他之所以没有跳,只有一个原因:母亲一直乐观地认为,如果我们爱上帝,并遵守他的戒律,一切就都会好起来的。母亲是对的。后来,一切真的好了起来。我的父亲度过了42年的快乐时光,他死于1941年,活了89岁。

在艰难而令人头痛的日子里,我的母亲从没忧虑过。在祈祷中,她把所有的麻烦说给上帝听。每天晚上临睡前,母亲总会读一段经文;母亲或者父亲总会读耶稣说过的那些使人安慰的话:“在我天父的屋子内,有很多住所……我准备了一间给你们……我在那儿,你们也在那儿。”然后我们会在密苏里那座孤零零的农舍里的椅子前跪下,向上帝祈祷,赐予我们爱和保护。

时任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的威廉·詹姆斯曾说:“当然了,治疗忧虑,最好的药物就是宗教信念。”

你无须上哈佛大学发现这一点。我的母亲在密苏里的一座农场里发现这一点。洪水、债务和灾难都没有压垮她快乐、不服输的精神。我仍能听到她工作时唱的歌:

平静,平静,奇妙的平静,

从天上的父那里流下来,

席卷了我的精神

我将在巨大的爱的波涛中祈祷。

我的母亲让我毕生致力于宗教事业。我曾严肃地想过,要成为一名外国传教士。后来,我考入大学;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变了。我学习生物学、科学、哲学和比较宗教学。我读了很多有关《圣经》是如何写成的书。我开始怀疑它所维护的东西。我开始怀疑那个时候乡下牧师所传播的狭隘教义。我疑惑了。像惠特曼一样,我“感觉我的心中充满了好奇的、无礼的质疑”。我不知道该相信什么。我看不到生活的目的。我不再祈祷。我成了一个不可知论者。我觉得生活都是忙乱的、没有目的的。我觉得人类和两亿前咆哮的恐龙差不多,没有什么高尚的生活目的。我觉得总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也像恐龙那样。我知道科学告诉我们太阳正在变冷,它的温度甚至只要降10%,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将不复存在。我对一个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的仁慈上帝的观点不屑一顾。我相信几百亿个旋转着穿过黑暗、冰冷、没有生命的太空的太阳是被一种盲目的力量创造的。也许它们根本没有被创造。也许它们早已存在——正如时空早已存在。

我是在宣称我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不。没人能解释宇宙的谜——生命的谜。我们被谜包围着。你的身体的运行就是一个深深的谜。你们家的电也是一个深深的谜。墙缝中的花儿是一个谜。你家窗外的绿草也是一个谜。通用汽车公司研究室首屈一指的天才人物查尔斯·f·凯特宁每年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30万美金给安提亚克学院,让其研究草为什么是绿色的。他曾公开宣称,如果我们知道了草是如何把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换成糖的,我们就能改变文明的形态。

甚至连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也是一个深深的谜。通用汽车公司研究室花费了很多年和几百万美金,试图弄明白液压缸中的电火花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能够爆炸,从而让你的车运动起来的。

我们无法完全弄懂我们的身体、电以及内燃机的谜并不能妨碍我们去使用它们,享受它们。我不懂祈祷和宗教的谜并不能妨碍我享受宗教带给我的更加充实和幸福的生活。后来,我终于认识到了桑塔亚那[1]所说的下面这句话中蕴藏的智慧:“人被创造出来,不是为了理解生活,而是去过生活。”

我回来了——哦,我想说的是我又回到宗教上来了;但这种说法不太准确。确切来讲,我对宗教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的那点对不同教派间教义差别的最微弱的兴趣也没有了。我对宗教能帮助我做什么有了极大兴趣,正如我对电、好的食物和水对我有什么作用一样感兴趣。它们帮助我过上了一种更富有、更充实、更快乐的生活。但宗教的作用不止这些,它带给了我一种精神上的价值。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它给我一种对生活的热情……给了我一种更辽阔、更富有、更满足的生活。”它带给我信念、希望和勇气,去除紧张、忧虑和恐惧。它让我的生活有了目的和方向。它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幸福感。它给了我健康。它帮助我为自己创造了“一块位于生命的流沙中的绿洲”。

弗朗西斯·培根是对的,300多年前他就这样说道:“一点肤浅的哲学知识会让人不相信神的存在,但深刻的哲学知识会让人相信神的存在。”

我还记得过去人们围绕宗教和科学展开的争论,但现在这种情景不多见了。一种最新的科学——心理学——讲授的正是耶稣传播的那些知识。为什么?因为心理学家认识到,祈祷和强烈的宗教信念能去除忧虑、紧张和恐惧,而我们所患的一半以上的疾病都是它们导致的。正如著名的心理学家a·a·博瑞尔所言:“任何真心信教的人都不会患上神经官能症。”

如果宗教不是真的,那么生命便没有意义。这将是一件荒谬的事。

亨利·福特去世的前几年,我曾采访过他。见面前,我本以为这个创立并经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产业之一的人经过这么多年苦干之后会有一副紧张的表情。但令我吃惊的是,78岁的他是那么平静。当我问他是否有过忧虑时,他对我说:“不,我相信上帝是一切事物的主宰,他是不需要我的建议的。有上帝主宰这些事物,我相信一切都会有最好的结局。所以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今天,甚至有很多心理学家也变成了现代的福音传道者。他们让我们信教,不是为了让我们免受另外一个世界地狱之火的烘烤,而是为了让我们免受胃溃疡、心绞痛、精神崩溃和精神错乱此类地狱之火的折磨。亨利·c·林克写的《回归宗教》这本书就是现在我们的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所教知识的一个样本。

没错,基督教是一种励志并且会带给人健康的宗教。耶稣说:“我来是为叫他们获得生命,并且获得更丰富的生命。”当年,耶稣谴责并攻击那些枯燥的宗教形式和死气沉沉的宗教仪式。这就是被钉上十字架的原因。他传道说,宗教应该为人存在,而不是相反;安息日是为人设立,而不是相反。他对恐惧的谈论多于对罪的谈论。无知的恐惧是一种罪——是一种损害你健康的罪,是一种损害耶稣所提倡的更加富足、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勇敢的生活的罪。爱默生自称为“传播快乐科学的教授”。耶稣也是这样,是一位传播“快乐科学”的导师。他命他的信徒“快乐并要快乐地跳起来”。

耶稣宣称宗教中只有两件重要的事:全心爱上帝,全新爱我们邻居。一个人做到这一点就是信教的,无论他是否知道。我的岳父——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的亨利·普莱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试着按照黄金定律生活,他做不了任何卑鄙、自私和不诚实的事。然而,他从未去过教堂,并且把自己看作一位无神论者。胡说!这怎么让他成为基督徒的?还是让约翰·巴利替我回答吧。他在爱丁堡大学教神学,是一位杰出的教授。他说:“让一个人成为基督徒的既不是他对某种观点的接受,也不是对某种规则的遵守,而是他拥有某种神灵以及对某种生活的参与。”

如果是这些使一个人成了基督徒,那么亨利·普莱斯就是很出色的一个。

现在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在一封写给他的朋友——托马斯·迪维森教授的信中写道:“随着时间的流逝,他发现自己越来越离不开宗教。”

在这本书的第四章中我曾提到,在一次故事大赛中,三位裁判选出了两个同样精彩的故事,这两个故事很难分出高下,我们只好让它们的作者平分了一等奖。下面我要说的就是另外一个获得头等奖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女士难忘的经历,她历经一番辛苦,终于发现自己离不开上帝。

我把这位女士称作玛丽·库什曼,尽管这不是她的真名。她有孩子,有孙子,看到她的故事出现在书上,他们会觉得丢脸,所以我同意隐去她的真实身份。然而,这位女士是真真正正存在的——非常真实。下面就是她的故事:

“大萧条期间,”她说,“我丈夫的平均薪水是每周18美金。有很多次,我们拿不到这个数,因为生病的时候,人家是不付给他薪水的——这样的情况很多。他总是生各种各样的小病,例如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反复感冒等。我们自己亲手建造的那所小房子也卖了。我们总共欠食品店50美金——还有五个孩子要养活。我从邻居那儿接来洗熨衣服的活儿,从救世军那里买来二手衣服给孩子们穿。我总是忧虑,终于病倒了。有一天,那家食品店的老板指责我儿子偷了他几根铅笔。儿子哭着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我。我知道他是诚实的,而且还很敏感——我知道他在人前受了侮辱。那是压垮我的最后一根稻草。我想到了我们受的所有屈辱,未来我看不到什么希望。当时我肯定是疯了,我关掉洗衣机,领着我五岁的女儿走进卧室,用废纸和破布把玻璃和墙上的缝堵住。我的小女儿对我说:‘妈妈,你在做什么?’我回答:‘这有一个小缝,总是进风。’然后我把卧室里的煤气阀门打开——但我并没有点火。我躺在床上,小女儿就在我身边,她说:‘妈妈,真有趣——我们刚刚睡起来!’但我说:‘别介意,我们小睡一会儿。’然后我闭上了眼睛,听着泄漏煤气发出的嘶嘶声。我永远忘不了那气味……

“突然,我觉得自己听到了音乐。我听着。我忘了关厨房里的收音机。但现在已经无所谓了。但音乐还在继续,过了一会儿,我听到了一首古老的圣歌:

我们拥有一位怎样的朋友啊,耶稣,

他背负我们的所有罪责和悲伤!

在祈祷中,把一切交给上帝,

这是怎样的一种特权啊!

哦,我们经常丧失的平静,

哦,我们忍受的那些无谓的痛苦

都是因为我们在祈祷中,

没有把一切交给上帝!

“我听着那首圣歌,觉得自己犯了个悲剧性的错误。我一直在独自苦战。在祈祷中,我没有把一切交给上帝……我从床上跳起来,关掉煤气,打开门,推开了窗户。

“我哭了,在那天剩下的时间里,我一直在祈祷。只是我并没有祈祷上帝助我——我将灵魂敞开,感谢上帝赐福给我:五个非常好的孩子——他们健康,优秀,身体强壮,意志坚强。我向上帝许下诺言,再不做此种忘恩负义的事。我遵守了这个诺言。

“后来我们没了家,只好搬进一间乡下学校去住,租金每月5美金,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感谢上帝,起码让我们有了一个温暖、干爽的家。我真心感谢上帝,事情还不算太糟——我想她听到了我的诉说。因为事情马上就有了转机——哦,不是在一夜之间;而是随着经济萧条程度的减轻,我们多挣了点钱。我在一家大型乡村俱乐部找到了一份存放衣帽的工作,并且兼职卖长筒袜。我的一个儿子为了能上大学,在一家农场找到了一份工作,每天早晨和晚上,负责为13头奶牛挤奶。如今我的孩子都长大成人,并且都结婚了;我有了三个优秀的孙子,如今,回望我打开煤气阀的那可怕的一天,我一遍遍地感谢上帝,我及时‘醒了过来’。如果我那么干了,就要错失多少快乐啊!就要永远失掉多少美妙的年月啊!每当我听到有人说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时,我就恨不得大声喊:‘不要那么做!不要!我们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只持续了那么一小会儿——然后便迎来了未来……’”

平均来说,在美国每35分钟就有一人自杀。平均来说,在美国每120秒钟就有一人疯掉。如果这些人拥有在宗教和祈祷中发现的安慰和平静的话,这些自杀行为都是可以避免的。

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卡尔·荣格在他的《寻找上帝的现代人》第264页中写道:“在过去30年中,所有来自世界上文明国家的人们纷纷向我求教。我治好了几百个病人。这些处于后半生的病人——也就是说,35岁以上——他们的问题归根结底没有一个不是与生活中的宗教观有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失去了每个时代有生命力的宗教赐予其信徒的东西,如果有谁不恢复宗教观,他的病就不会好。”

这番话是这么有意义,我想把它写成黑体,再重复一遍。

卡尔·荣格说:

在过去30年中,所有来自世界上文明国家的人们纷纷向我求教。我治好了几百个病人。这些处于后半生的病人——也就是说,35岁以上——他们的问题归根结底没有一个不是与生活中的宗教观有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之所以生病,是因为失去了每个时代有生命力的宗教赐予其信徒的东西,如果有谁不恢复宗教观,他的病就不会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