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墨菲定律》(3) - 羊皮卷+塔木德+人性的弱点+墨菲定律 - 曼狄诺 塔尔莱特·赫里姆 卡耐基 张新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四十五章《墨菲定律》(3)

你以为的创业,根本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你认为创业就是当老板吗

据说在北上广深的大街上,十个人中有七个有过创业经历,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想过自己创业,大有一种不创业都不好意思跟别人聊天的趋势。

然而就如同墨菲定律中所说的那样:没什么事情像看上去那样简单,每个解决办法都会衍生出新的问题。

我们想象中的“创业就是自己当老板”,其实并不容易,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种种需要独自面对的艰辛。

李洪大学期间就一直幻想着创业,课余时间在学校曾做过小生意,每次都能赚到一些小钱,就此认为创业不过如此,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于是毕业之后李洪不打算去找工作,而选择了同几个朋友进行创业。

几个人向家里要了一些钱,联手制作了一个搞笑app,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但是app是做好了,不知道具体应该放什么内容,毕竟几个人都是做软件的,对于文字不是很懂,便想着再招几个专门写文案的人。

好不容易招聘到编写内容的人员,却发现宣传方面又出了问题,因为是新的app,认知度不高,推广起来异常艰辛。

于是几个人商量着再招几名宣传推广人员。这个还没做好,原先答应的赞助商在看到产品后突然反悔,他们又要重新拉赞助。

兜兜转转两个月后,赞助没有拉到,员工的薪水也发不出来,只能无奈解散。

“创业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成功人士发出类似的言论,这让我们产生一种“创业就是自己当老板这么简单”的错觉。

创业或许没有一些人想象中的那么难,但也不会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这就如同我们学习英语时常说的那句话一样:“难的不会,会的不难。”

维弗雷多·帕累托曾经提出一个“二八原则”,即行业两成人创造了八成的利润。

我们在创业的过程中,首先就会面临“二八原则”带来的问题。比如,我们想开一个网站,就需要招程序员、网络推广、美工……每月要按时交房租,每月照发工资,员工还可能经常在那喊着“工资太低了,老板太黑了,要求涨工资呀”,我们付出与别人一样的成本,却只能与八成的人去分享那两成的利润。

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创业成功的例子,只是这些例子还有待我们亲自去挖掘,凡是那些在网上铺天盖地都在说的赚钱方法,基本上不会赚钱。

创业需要我们时时刻刻想着“怎样优秀,怎样与众不同”,别人是靠打高价的广告引流量,我们就需要想着能不能做不花钱的口碑营销;别人自己买服务器,我们需要考虑使用云计算架构节省成本;别人靠花大钱在app刷榜,我们需要靠sns来实现“自营销”……

打工可以赚大钱,创业也可能会赔得倾家荡产。打工什么都不需要想,只要按照领导的要求去做就好了,公司亏盈,我们的工资却要照常发。但创业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商机,抓住机遇,硬件、软件都要提高,还要时时刻刻考虑合伙人、受众、员工多方面的影响。只有比大多数人更加努力,才有可能跻身那少数的“两成”人。一心只想着当老板,什么事情都不想做,只会成为别人的“背景墙”。

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家不支持大学生创业

大学生到底该不该毕业后选择去创业?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很多创业圈、投资圈内的人士都为此展开过争论。

其实有很多企业家都不支持大学生创业,他们大多建议大学生毕业后先工作几年,积累一定的社会经历再创业。

但是身为大学生,有太多那种不能创业就坐立不安、茶饭不思的人,总是想着毕业后干一番事业,急于投身创业的热潮之中,结果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机会搁浅,就如墨菲定律中的那句话一样:每个人都有一套没法运作的致富计划。

如果是拿父母的养老钱,或者是借来的钱创业,我们就一定要三思、慎重,最好是能先有一些工作经验,进行一些社会实践,了解创业中到底有哪些事以及自己是否具备这些条件之后,再考虑是否要进行创业的问题。

钟子栋和女友毕业以后一起开了一家奶茶加盟店。

奶茶店刚开张的前几天里,每天钟子栋就赶去店里帮着发宣传单,对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一遍遍地喊着“奶茶买一送一”,甚至自己还编了很多打油诗来当作广告词,从下午6点一直喊道晚上11点多。

但是一段时间过去后,两人发现奶茶店不但没有挣到钱,还入不敷出。

于是两人便坐下来认真地分析了一遍:工作日的时候一天能卖到70多杯,每杯平均7元钱,周末的时候一天能卖到大约90杯,这么一算每个月的毛利润就多达14840元。

但是奶茶的原料成本大约是30%,每个月的房租又要3500元,再加上女友一个人忙不过来,还需要另外雇用一人,这利润也只有4000元刚出头而已。

奶茶店的初期投资算上加盟费要五六万元,两人花销又比较大,导致奶茶店入不敷出,最后只能无奈关门了。

其实,之所以那么多企业家不支持大学生创业,主要就是担心大学生没有能力应对创业初期所带来的困难。

首先,创业需要资金,尤其是创业的前期,肯定是需要一些短期内见不到回报的资金支持来维系运营。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怎么拿得出这第一笔资金呢?

而且,创业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如果向家里要来的资金打了水漂,我们又该如何收场?作为大学生创业的第一个难点,便是我们没有足够的初期资金,同时又很难拉到其他的赞助。

其次,创业项目并不好选,做任何项目都需要一个平台,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做项目会如鱼得水,可以游刃有余,但选择一个错误的平台就会适得其反。身为大学生的我们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创业项目全靠自己想象,我们很难分辨什么项目容易赚钱,什么项目累死累活也赚不到一分钱。

最后,是大学生缺乏创业技能,我们刚从学校毕业,不了解相关政策法规,没有相关的工作、实践经历,缺乏能力和经验,但又对创业的期望值非常高,经受不了重大打击。

如果想创业,首先要做的是认清自己,认清自己之后,才能理性地看待自己在资金、项目、相关能力、社会经验各方面的优势、劣势,只有我们各方面都考虑周全,才能保证我们的创业能够有个良好的开局。

创业没想象中那样简单

我们在看到新闻里“80后小伙儿成功创业”“90后最年轻ceo”的消息的时候,总是在心里不断告诉自己“我上我也行”,认为自己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成功只是运气不好。

其实不然,创业虽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但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们选择开始创业的那一刻起,就应该勇于面对创业的残酷性,做好默默付出却一无所获的准备。就像墨菲定律中说的那样: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失败太富有创造力了。

在我们的认知里,成功的创业者俨然成为“英雄”的代名词。但是大多数的创业者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成功之后悄悄隐藏起创业中的黑暗一面:在成功之前,曾经在将近崩溃的焦虑和绝望中挣扎。

据统计,中国创业企业的失败率高达90%左右,大学生毕业以后马上创业,那么失败率更是达到了95%。而创业者第一次创业的成功率只有12%,即使是第二次创业,成功率也不过为20%而已。

仅拿2016年上半年来说,“资本寒冬”“估值跳水”“融资放缓”几乎霸据上半年主要关键词的位置。市场不好、竞争压力大,这让创业公司接连倒闭,即便是曾经融资几亿元的公司也难逃一劫。

我们每年都会看到创业者因创业失败而引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报道,所以我们如果想选择创业,就要准备好面对压力、打击、失败以及这些背后带来的心理冲击。

有人说,创业的过程就像是野外骑车一样,总是会颠簸不稳,但是创业者们也可以做出一些努力,来帮助他们保持对方向的掌控。

只有这样才会有效地缓解面临失败时的压力。

那么创业会面临哪些问题呢?

首先,是焦虑,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尚且会感到焦虑,有时甚至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更何况是那些每天都会面临失败风险的创业者。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便是控制自己的财务风险,在资金计划中留下一定的投资额度,以便应对突发情况,甚至可以找合作伙伴一起创业,缓解自己的压力。

其次,是双向抑郁,我们理解的抑郁只是情绪低落,但是从事创业的人是不一样的,双向抑郁是有时候整个情绪会很低,有时候情绪却很亢奋,创业者就是在高潮、低潮迭代转换的过程中不停地转变自己的情绪。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