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来世之约 - 花落依无尘 - 洛花无尘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花落依无尘 >

第109章来世之约

裕王在心里辗转了无数遍的“娘亲”二字,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来。

他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给安心月磕了三个响头,率先离开了归凤阁。

太上皇直到裕王走后,都没有回头看他。他只是痴痴的看着眼前的女子。这个他爱了一生,却求而不得的女子。

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可是他的心里,还是有妄念。

“月儿,对不起!是孤害了你一生,孤害的你今生与陆兄两地分居,害的你母子分离。月儿,对不起!”

太上皇率先说道。他知道,有些话,他再不说,就再也无法说出口了。

“月儿,如果当年,陆兄没有去引开敌军,而是我去引开的敌军。如果身中情花毒的人是我,我们这一辈子,是不是就会不同?你——一开始喜欢的人,应该是我吧!”

太上皇望着安心月问道。

安心月看着面前这个男人,这个她爱了一生的男人,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月儿,你就算不说,我也知道,一开始,你喜欢的人是我。只是因为你与陆兄因为情毒发生了关系,才不得不嫁他。我已经没有多少的日子了,月儿,这辈子,我们已经错过,能不能答应我,如果有来生,下辈子,不要放开我的手。不管是否还会发生今世的事情,只要是你,我都不在乎,我只求你,别先放开我的手。好不好?”

安心月看着太上皇眼中浓浓的深情,想起他们年少的时光,那回不去的时光,内心挣扎了良久,终于点了点头。

“阿铭,我答应你,如果真的有下辈子,我一定不会先放开你的手。”

太上皇得到了满意的答案,才朝着安心月笑了起来。

“阿月,我会记住你的话,下辈子,我不会再错过你。等到我不在了,我会安排让陆兄回京,往后余生,没有我的日子,你们一定要把今生的遗憾补上。等到下辈子,我不会再让他找到你,我要先把你找到,藏起来。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世圆满了。”

太上皇说完之后,就下了归凤阁,只留下安心月一个人,在归凤阁中呆坐良久。

裕丰三年初,裕丰帝正式襌位于九王爷杨无尘,改国号为泰安,立为泰安元年,杨无尘封号泰安帝。着正月十五元宵日正式登基,一应登基仪式皆按祖制。

泰安帝登基当日,举国同庆。

翌日,永昌侯府世子沈逸柏,联合赵老国公,在早朝时上奏泰安帝,公布北疆战事真相,重新对北疆一战论功行赏。

也是在这一日,黑龙军的名号才被世人知晓。史官更是重新着笔,把泰安帝亲帅三万刚组建的黑龙军迎战四万北狄精锐部队,在坠龙潭打的第一场翻身之战,激起东晖国军队的士气,奠定之后每场胜仗的基础之战详细步骤公布于众。

并把后来泰安帝率四万黑龙军,一口气打到北狄都城,连夺北狄十座城池,逼的北狄不得不求和之事也公布了出来。

更是有文人立文著书,把花落依计擒金萧天,秦如风舍身取义,打入北狄军内部,盗取北狄行军图,唐七七危难时慷慨解囊,捐赠粮草,收留数万战乱流民,救北疆数万流民于水火之事收于书中。

京中各大茶楼的说书先生更是慷慨激昂的说着当年的战事,沈逸柏如何横刀立马,斩敌首于马下,黑龙军如何英勇善战,几位黑龙军将领又如何威风凛凛,战功赫赫。泰安帝又如何一马当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闯入敌营,杀的北狄军呼爹喊娘,狼狈逃窜。

京城的气氛,仿佛一夜之间,就变了。变的不再如前两年般郁郁,而是活跃了起来,仿佛突然之间,就焕发了生机。

各大世家也不再拘着自家小辈,该闹的闹,该玩就玩,该打的打。大家都不再担惊受怕,害怕什么时候,一觉醒来,就被人抄家灭族,灰飞烟灭。

在这种和乐的气氛中,泰安帝终于迎来了他的大婚及封后大典的日期。

因为太上皇的身体越来越差,泰安帝需在太上皇薨世之前举行大婚及封后大典,不然等到太上皇薨世,泰安帝需守孝两年,两年内不得娶妻纳妾。

所以婚期定的仓促,就在二月十六日,也就是泰安帝登基一个月后。

朝中六部因为帝后大婚,而忙碌不已,花家众人也在忙着为花落依准备嫁妆。身为准新娘的花落依却难得清闲了下来。

这天,花府门前出了一场闹剧。

闹剧的主人,是被花落依差点遗忘的人物——赵青青。

此时的赵青青,手中牵着一个两岁多的男孩,母子两人跪在花府门口,嘴里口口声声让花落依同意当今陛下,收她们母子入宫。并对围观的群众诉说,自己当年如何历经千难万险,逃避先皇追杀,为当今陛下生下长子,又如何独自一人,把孩子养到如今。当今陛下为了花落依,又如何置她们母子于不顾。

围观群众大都还记得,当年还是九王爷的泰安帝,确实曾用一顶小轿,把赵青青接去了九王府。那个时候,九王爷还曾为了赵青青,当朝拒了与花三小姐的婚约,把花老太傅气的从此再未上朝。

这段历史被翻出来后,围观的群众都开始同情起赵青青来,一致数落花三小姐如此善妒,恐怕不宜为后。

在有心人的煽动之下,谣言传的越来越离谱,甚至在朝堂之上,都有御史上书请奏,请求泰安帝把赵青青纳入后宫,并声称皇室血脉,不能流落民间,奏请泰安帝,取消与花三小姐的婚礼。理由是花三小姐善妒,不堪为后。

泰安帝在朝堂发了好大一通火气,他朝着站在下首的赵宇使了一个眼色,赵宇只能无奈出列,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当初泰安帝查探到北疆将乱,为了稳住京城局势,留下替身后,提前一步与花三小姐去了北疆,未雨绸缪之事说出。

并指出当时留在九王府的并非真正的泰安帝,而是泰安帝的替身,也是泰安帝的暗卫。赵青青所出之子并非龙种,她自己早就知情,之所以这个时候跳出来,不过是看在泰安帝登基为帝,所以想用民间舆论为她造势,逼迫泰安帝认下别人的孩子,并离间帝后的感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