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你人还怪好嘞 - 她在岛屿天气晴 - 辛逍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04你人还怪好嘞

众所周知,一只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而陆屿不知道,他偶然对陌生路人说的一句鸡汤,为后来自己流落乡野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那个晚上,陶见晴穿着便利店买的拖鞋回到出租屋,发现自己养的仓鼠从笼子里消失了。

仓鼠原本是上一任租客扔下的,陶见晴清理旧物时于心不忍,把它养在了屋角。它每天除了吃和睡,大部分时间都在跑轮上度过——跑轮的用途是消耗仓鼠过剩的精力,否则它就会焦虑到啃笼子,甚至瘫痪。

陶见晴找遍了家里的角落都无果,只能祈祷它在外面平安活下来。看着空荡荡的笼子,她想,自己就如同一只仓鼠,工作就是永不停歇的跑轮,白天消耗掉所有的精力,才不至于在深夜焦虑生活的意义。

仓鼠的出逃,是否因为它发现自己面前不是跑道,而是牢笼呢?

陶见晴幻想了一百种潇洒辞职的场景,例如老梁苦苦哀求再给他一次机会,而她淡淡地说,公司挺好的,只是我们不合适;例如自己迈上写字楼围墙的台阶,对摄像头说,如果再也见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然后鞠躬道别,向外界的光亮走去。

然而现实是,她有云游四海的贼心,却没离开工位的贼胆。某天晚上和妈妈打电话,她试探地提起,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在北上广卷不动,回老家也过得很好,何芳立刻反驳:“我们这代人还知道往高处走,小年轻反倒要躺平,哦哟,现在就吃不消工作的苦,以后成家,养小孩,病了老了的苦,哪样吃得消?”

“那人活一辈子,就是为了吃苦的咯。”陶见晴哭笑不得。

“先苦才能后甜,妈妈上个月总共才休息了三天,保持了客人零投诉的纪录,估计下半年能升上副经理。”何芳语气自豪,“你争取也晋升到你们集团总部,到陆家嘴来办公,多体面。”

陶见晴胸口又一堵。别人总说同辈焦虑,她倒是经常焦虑于自己和妈妈的差距,论忍耐,论志气,论对都市的向往和归属感,都远远比不上她。

四十八岁的何芳是卷王之王。

*

人一旦产生了某个念头,生活中的一切碎片都会指引向它,直至拼成愿望的形状。陶见晴上班摸鱼时,又刷到关于“数字游民”的推送,网友们旅居在大理、清迈、巴厘岛等世界各地,享用着露天海景阳光工位,与她的蜂巢格子间形成了鲜明对比。

心血来潮之下,陶见晴登陆自己尘封多年的qq空间,少时的回忆扑面而来。忽略那些青春期非主流文案,相册里的稻田、果树、小木屋、海岸线,美好得像是绘本里的世界。

她看得入神,没注意老梁正站在旁边,眼神从镜片上方瞅着她。

“忙着呢?”

陶见晴条件反射点头,然而老梁凑近屏幕,朗读道:“仰望天空的孩子并不忧伤,45度的仰角不过是伪装的姿态……啧,上班时间在这里伤春悲秋,方案做了伐?”

情急之下,陶见晴信口开河说自己是在为拍摄选景找素材,既然下期主题是“返璞”,自然风光非常重要,自己的老家就是绝佳取景地。老梁将信将疑,警告她这份策划要高度重视,并小声分享内幕消息:即将登封的这位新人模特,身份其实是集团太子,董事长肯定会亲自过目。

陶见晴心里根本不信,虚张声势是老梁的惯用伎俩,他卖的瓜,就没一个是保真的。

但眼下,她见风使舵,表示愿意出差勘景,细化方案再呈交公司。老梁沉吟良久,表示出差可以,但既然是回老家,差旅费就不批了。

陶见晴欣然同意,火速在oa上提交了外勤申请,生怕老梁反悔。其实她早就不知道云深牧场现在长什么样儿,只要能不上班,天涯海角她都愿意去。

一周后,外滩上空云卷云舒。陆家嘴的某幢写字楼里,陶见晴寄来的文件袋被秘书拆开,和众多材料一起放在了董事长办公室。

门口传来脚步声,进屋的是任逍。他发现老爸不在,百无聊赖地翻着桌上那些样刊、画报,最后被那份封面上写着“返璞”的图册吸引了目光。与那些或妖艳浮夸,或冷淡装逼的时尚大片不同,图片里的风景怡人治愈,劳动者笑容淳朴,尤其是那句“睡得好,常开怀,深呼吸,慢生活”文案,让他想起了一个人。

这个人,需要给他对症下药,好好治一治。

任逍满意地把资料册拿在手里,吹着口哨离开了老爸的办公室,转头就拨通了陆屿的电话。

*

任逍万万没想到,此时此刻,好友陆屿正在稻田里被人拽着领子,非但没有实现深呼吸,甚至被勒得喘不上气。

陶见晴离他的胸口不过十公分,电光火石般的熟悉感转瞬而过,她找回平衡,松开抓着陆屿的手,发现在夕阳的逆光下,他的耳朵又红了。

挺不禁逗的。陶见晴想,刚才在秀美婆婆家被说媒,他的表情也是恨不得原地土遁消失,遂打趣:“放心啦,我们这就算民风原始,也不会真把你扣在这当压寨女婿。”

“最好是。”陆屿面无表情。

“当然你也老大不小了,要是真想留下来当压寨女婿,大家也欢迎。”

“谢邀,没那个兴趣。”

两人走回小院,看到门口停着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看样子是有人来访。

屋子里,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坐在桌旁。陶渊笑眯眯地抽着烟斗聊着天,与今天早上的横眉冷对形成鲜明对比。

青年名叫景和,圆寸头发,脸色黝黑,身上也晒得分层明显,显然日常是在地里干农活。其实他是农业大学的博士,毕业时没有选择留校任教的机会,而是回到云深村,亲自开垦了几片试验田,从事水稻育种研究。

为此,他父亲老景气歪了嘴,逢人就抱怨自己种一辈子地供出来的博士,念了整整十年大学,结果好嘛,又回来种地!老陶宽慰他说,那不一样,阿和现在是科学家,是袁隆平徒弟的徒弟,你要以他为豪。

从此老景逢人就炫耀,自己种一辈子地供出来了个科学家儿子,以后肯定能像袁隆平一样被国家表彰。

没过多久,村民之间就流传,老景的儿子拿了诺贝尔农学奖。老陶作为村里的知识渊博者,当众辟谣说诺贝尔没有农学奖,老景很生气,还和陶渊吵了一架。这些都是题外话。

此刻,陶渊听见门口的动静,数落道:“回来这么晚,你景和哥都等半天了。”

话音刚落,他看见跟在女儿身后进门的陆屿,原本和善的脸又板起来。陶见晴解释陆屿要等汽车修好,而且村里明天开始割稻子,正缺劳动力,他会留下来一起干活。

陆屿茫然:“啊?”

陶见晴小声耳语:“这是通知,不是商量。”

没等陆屿表示抗议,陶渊大声嘲笑道:“就他这样,细皮嫩肉的还干活?”

陆屿心生冤屈,他自认只是平时晒太阳少,夏天不像村民一样黝黑罢了。景和也看出眼前的气氛不太和睦,站起来和陆屿握手,表示感谢他能帮忙,又对陶见晴说,自己带来了试验田里收获的新品种大米,色香营养俱佳。

陶见晴既惊喜又有点不好意思,刚回来的时候,她只是随口吐槽在上海吃的米饭都没香味,没想到景和听者有心。地上这两麻袋米,够她家煮一年了。

景和提议把米搬进厨房,正要起身,陆屿却先一步提起两只编织袋,背影云淡风轻,好似不费吹灰之力地走向了厨房。

陶见晴憋笑,向陶渊耸耸肩,意思是,人家还是有两把力气的。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