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党羽
第157章党羽
慕容百里调任为治理黄河水患的钦差的圣旨,第三天晚上便到了太原太守府的桌案上,与慕容霓裳送到的八百里加急,前后只差一壶酒的时间,看着桌案上放置的一封信和一道圣旨,慕容百里身心压力巨大。慕容霓裳的确为他争得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如若治水成功,自己便能够回朝为官,前朝、后宫相互应和,慕容家的势力很快会回到当初的状态,知辰长大后的太子之位就会多一层的保护,可是治水又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当年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尚且用了数年的时间方才治理好黄河的水患,如果容易而为之,工部也不会无能到奏请陛下派钦差去督导。
可不管这次治理水患的难度有多大,慕容百里是一定要去的,不然以端木玦的心思,自己再等上几个三年,也是不可能回到龙城的,权衡之后,慕容百里吩咐身边的小厮,去请自己的夫人收拾行装,明日一早动身。
慕容百里的夫人瞿氏一十三岁归慕容家,原本是川南剑州府巴蜀候长女,当年慕容宇曾任剑州府御史,在任时瞿侯爷的幼子瞿广恒曾经出手不慎在擂台上将人打死,慕容宇出手搭救,前后打点,算是保住了瞿广恒的命,由此与剑州府算是成为莫逆之交,慕容宇之后能够平步青云从剑州府入朝为官,瞿侯爷也算是功不可没。
在慕容宇调离剑州府时,两家结为秦晋之好,以当年慕容家的身份地位,能够娶到瞿侯爷的长女可谓是高攀了一枝,一十三岁的瞿青蘅尚且年幼,却已经是名闻川南的确的绝色佳人,大家闺秀,慕容家无疑是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瞿青蘅虽然一十三岁嫁与当时已经十九岁的慕容百里,但是因为尚且年幼未能行周公之礼,所以瞿家便陪嫁了两位媵妾,一个唤作带福,一个唤作带善。
瞿青蘅虽然不愿意,可自己年纪小,母亲劝说自己,与其身边的人得到宠爱,也比外来的人争了地位好得多,所以青蘅便只能妥协,可瞿青蘅没想到,慕容百里却一直未曾宠幸带福和带善,并且一直将两个媵妾视为青蘅的丫鬟,洁身自爱到青蘅年满十五岁,两人行周公之礼,这么多年,慕容百里的身边没有一个姬妾,哪怕是他身居高位,慕容家在朝堂上呼风唤雨之时,慕容百里对自己一直都是相敬如初,对于她来说,从自己的盖头被掀开之时,一直到现在,她都是幸运的。
下人前来传话,说是大人要今天收整行装,明日一早出发,瞿青蘅觉得事出突然,连忙去了书房,“相公,怎么突然就要离开太原?这次还是去西北吗?”
自从慕容百里从西北前线调任后,两个人终于不用在异地分居了,许多人虽然都在感慨慕容家的衰落,可是瞿青蘅却觉得这段日子是她最为幸福的时光。
“夫人别着急,坐下说!”慕容百里将桌案边的一扇窗子关了起来,瞿青蘅因为生产落下了些小毛病,即使是在夏日里也不能坐在窗口处,“今日方才下的圣旨,还来不及与夫人讲,皇上调遣我到河南去治理水患,恐怕要走上些日子了!”
瞿青蘅听闻后脸色一白,却还是略略的点头,柔声说道:“皇命难违,只是相公从未治理过水患,可否能胜任此时?”
慕容百里不假思索的回答道:“此番前去,皇上会恩准众多治水方面的人才、官员随行,这一点你大可放心!”
“那就好!”瞿青蘅略微显得有些期期艾艾的说道:“相公,你我相聚不过一段时日,就又要分开了,虽然这次不是前往战场那般的凶险,可是治理水患,责任重大,重任也不轻,青蘅也帮不上相公什么,只能帮助相公将家里一切打理好,你放心的去吧!”
慕容百里对瞿青蘅亏欠颇多,心中一直觉得愧疚,当年长子瑞顼出生自己便驻守西北,甚至到瑞顼两岁,自己才从西北回龙城探亲,瑞顼独独不会叫父亲,多年来,自己长年征战在外,多靠着青蘅打理家中事务,在龙城时,母亲年纪大了,全府上下的担子全都落在她一人肩上,现在身处太原,环境苦了些,可她还是侍奉翁姑恭敬,没有一句怨言,许多人都说瞿青蘅得了自己是件幸福的事情,慕容百里觉得,自己能够娶到青蘅才是此生一大幸事。
她虽说皇命难违,让自己放心,可是眼眶还是红红的,慕容百里知道她生产后眼睛一哭便容易模糊,连忙从怀中掏出一方帕子来,拭了拭她的眼角,安慰道:“别哭,不过是去上几个月便回来了,自己身体不好,还不自己照顾着,你这样怎么让我放心走!要不这样吧,太原环境实在是恶劣,不比龙城和剑州府,要不然我走之后,你带着孩子要么去龙城投靠妹妹,她自然能够护你周全,要么就回剑州府小住几日,我书信一封给广恒。”
“不要!”瞿青蘅是大家闺秀,就连拒绝之时都温温柔柔的,“我要留在太原,不管是去龙城还是去剑州府,都要路上颠簸好久,双亲年纪大了,经不起颠簸了,而且到了龙城还要让皇后费心,她自己身处后宫已经很为难了,何必在引起不必要的流言,令皇后为难,而且我要替你照顾好家中老幼,上上下下,你放心的去吧,只是万事自己小心,不要忘记勤来书信,不仅双亲和麟儿会惦记你,我也会好想你的!”
慕容百里将青蘅拥入怀中,不无感慨的说道:“能够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瞿青蘅用力的拥进了慕容百里,忍住自己的眼泪,笑着说道:“百里,有你待我如此,我哪里是委屈的。”
……
慕容百里上路后给龙城的慕容皇后去了一封保平安的书信,并属意慕容霓裳一定要想办法照顾到身在太原的瞿青蘅,慕容得了信也是很想念自己嫂嫂,还记得前世,瞿青蘅是何等烈性的女子,在慕容家衰败之时,可谓是墙倒众人推,瞿青蘅本可以果决的断绝与慕容家的关系,回到剑州府娘家,可是她却毅然带着麟儿留在慕容家,直到将麟儿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瞿广恒后,殉情而死。
一想起这些事情,慕容霓裳就忍不住眼眶发酸,她折好了手中的信纸,“娘娘,别哭,仔细一会儿头疼!”小奴小声地劝道,慕容霓裳用帕子拭了拭眼泪,说道:“摆驾奉天室,本宫要去见皇上。”
端木玦已经得到了慕容百里出发的消息,估摸着慕容霓裳一会儿就回来奉天室,遂提前召见了礼部执事,周谨仪被处以极刑已经行刑完毕,可是周清依旧是自己的太傅,为了安抚周清,自己还是要补偿一些的,于是将周清原来食五百户封赏改为食一千户,也算得上是,有实无名的千户候了。
“皇上,皇后娘娘求见!”管密进来传话,端木玦示意礼部执事明白自己的意思后就可以走了,吩咐道:“宣进来!”。
“臣妾给皇上请安!”慕容霓裳福了福身子。
“皇后前来可有要事?”端木玦靠在椅背上问道。
“皇上,臣妾得了一封臣妾的兄长保平安的书信,现在已经前往河南了!”慕容霓裳将手中的书信放置在龙案上,端木玦并未伸手去拿,只是看了一眼,点了点头答道:“朕已经知道了!”
端木玦当然知道,就算是慕容百里不知会慕容皇后,也要一封奏折奏给皇上,所以慕容霓裳前来是为了其他事情,所以端木玦姿势未变等着听。
“皇上可还记得剑州府瞿家?”
端木玦当然记得,“巴蜀候,老侯爷前年去世,现在是瞿广恒在做,当年他出事的时候,朕还是太子!也算是他命大,打死的人的家人,不过是贪财罢了,不然闹大了,他就没运气坐上巴蜀候的位置了,皇后为何提起他?”
慕容霓裳立在一旁答道:“皇上看来自己的瞿广恒,忘了臣妾的嫂子瞿氏,也是剑州府人!”
“朕想起来了——瞿青蘅,有印象,朕见过她一面,是个如同雨后荷花般的人物,当年嫁与你兄长的时候不过一十三岁,却难得已经有了落落大方的大家闺秀风范!”
“看来皇上记忆犹新!”慕容霓裳继续说道:“臣妾的兄长如今园服河南为钦差治理水患,留下嫂嫂操持家中,这么多年若说习惯,也是苦了她,本来嫂嫂多年前就应该封为诰命,可是先帝念在嫂嫂年幼,不可担此位置,便拖了下来,如今嫂嫂已经过了花信之年,也是生了麟儿,陛下可否念在兄长未在家中,以示安抚?”
在龙止国,如果女子被封为诰命夫人,就意味着有了一定的俸禄,而且会为其立起牌坊,相当于受到了官家的保护,麻烦也少了些,所以慕容霓裳为瞿青蘅博得一个诰命的封号,也算是让她手上宽裕些,而且处理里外事务的时候人脉广一些。
“瞿青蘅不管是身份、品行倒是担得起诰命的封号,只是她还是年纪小,不如就封一个三品诰命夫人吧,朕赐给他一道金牌,用来护身!”
“臣妾谢陛下隆恩!”慕容霓裳连忙跪下,端木玦很给面子的亲自扶她起身,慕容霓裳知道,眼前端木玦最为焦心的事情就是河南的水患,慕容百里担下重任,所以端木玦才不得不对自己格外的敬重,几乎是有求必应。
“皇后,靖亲王要从西北回来了,你知道吗?”端木玦拿起一道折子摆在案上,示意慕容霓裳可以看。
翻开折子,果然是端木琰的字迹,已经过了数月,想必他也该从西北回到龙城了,虽然两个人没有什么逾越规矩的事情,可是从端木玦口中听到他的名字,总是觉得心中跳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