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曲辕犁
“工部?” 南唐这边,依旧推行三省六部制,设同平章事,而这宰相的位置,则是由周公瑾担任,说起来,李贤还真的对周公瑾信任至极。
在一伙同行人下头,周公瑾自然是最迟跟随李贤的,但地位,待遇,却是这群人之中最好的。
所以这朝堂之上,不少人也对这等事情抱有疑问,可最后,并没有提出。
这几日,南唐李贤,身为一个工科男,外加上自己这边推行重商轻农的策略,一时间,也是做了不少农业工具。
其中,就有曲辕犁,这东西在现代自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说道的玩意。
但在大唐时期,这就是高科技,他极大的增加了开垦土地的效率,并且还减少的牲畜耕地需要耗费的气力。
所以,在研发曲辕犁上头,李贤也是不懈余力,连日连夜在工部绘画图纸,随后又在现场指挥拼接事宜。
值得一提,曲辕犁虽然在现代已经是个极为普通的玩意。
但在现实之中,要想轻而易举的攻破难关,还有增加曲辕犁耕地方面的优化,并不容易。
李贤在尝试研究的时候,就算是拥有工科的脑子,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一方面,他只不过是见过这玩意,第二方面,现代讲究的都是机械化生产。
所以大部分人,根本不会留意到老式曲辕犁的存在。
不过,三四天的连夜赶制,属于李贤的曲辕犁,终于算是在南唐问世。
为了验证曲辕犁的耕地是否合理,他还亲自监督两人,在扬州外头的农作地里头实验。
今天天气显然不错,烈日高照,万里无云,周公瑾和李贤呆在农田上头,看着这两架不同款式的耕地犁下地。
说来,旁边的官员也有极力劝阻李贤的,毕竟贵为九龙至尊,此刻在地上观摩,而且还要经受烈日的考验,这并不妥当。
但他们并没能真正的劝阻住李贤,按照他的话来说,这可是为民谋取福利的方式,他一个皇帝,应该和民众一样。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而君,乃是为民谋福利者。
“尝试的如何?”
一块土地耕地结束,李贤的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水,他贵为天子,常年并不需要在太阳底下工作,这身体素质,可见一斑。
“回禀陛下,这曲辕犁的确是个好物,微臣虽然不善于耕地,但是我在曲辕犁的帮助下,并不用使出多少气力,而且,这曲辕犁在转弯的时候,尤为省力便捷。”
“是么?那么说明朕应该研制成果还不差。”
李贤听闻这话,也是点了点头,随后极为兴奋,可以说,之前他还以为自己在研制的最后阶段,会出现些许的问题存在。
但这番下地尝试,外加上两个犁的工作效率相互比较,曲辕犁的确是好上一筹不止。
“陛下!”
但本还想着庆祝的李贤,还没等到他说几句庆祝的话,这身后,上官婉儿随同宫中宫女,也是到达了这边。
“婉儿,你怎么过来了?”
“臣妾听闻陛下过来实验新工具,故此特地前来慰问各位官员,将士。”
上官婉儿作为嫔妃,倒也是极为懂行,到达工部之后听闻皇上研制曲辕犁,随后到了农地上头下地实验,一时间也是准备好了酸梅汤等物,犒劳各位文武百官。
这等举措,倒也是能够体现嫔妃娘娘的气魄,还有她的礼节。
“唔,原来如此,不过来的也正是时候,朕刚刚将曲辕犁在这片土地上头试验了一番,你瞧怎么着,这开垦耕田速度,的确比之前的,快上了不少。”
“是么?”
“当然,朕何尝会骗人。”
李贤心中万分兴奋,要知道,历史上就算是到了明朝初期,这社会还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体为主的。
曲辕犁能够节省开垦效率,还能减少体力,那么无疑也能够让大部分未能开垦的土地成为种植地皮。
这样的话,也能够加速发展南唐的经济体系。
在南唐时期,这赚钱的法子,一类是农业,一类便是经商,农业现在有了曲辕犁,算是顺势解决,而之后,商业,却成为了李贤最为担忧的一个问题。
这第一个方面是大唐时期的商业,多半都是丝绸之路在运转,波斯等国家和大唐的联系,显然也是靠丝绸之路在运转。
水运,在大唐时期虽然也强盛,但并非是商业的主要来源。
而自从贞观之治以后,商业繁盛的广州、交州之外,扬州、明州也是唐代著名的海港,也为大唐提供了不少的经济输入。
而现在,这四个城镇都在李贤的手中,他如果要打开局面,还需要对海关进行强有力的改革才行!
【叮!恭喜宿主研发成功跨时代物件,曲辕犁!】
【叮!奖励宿主,土豆,辣椒,番薯,西红柿等农作物。】
【叮,目标奖励已经发送。】
李贤还在想如何处理这事情,但没想到的是,这个时候,系统忽然又开始说起了话。
而土豆,辣椒,西红柿,番薯,这些个东西,大部分还是在清朝传入,可以说,清朝之后能够人数爆发,大多依赖了土豆这玩意。
一方面是因为容易种植,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东西极为容易果腹。
所以李贤在听闻提示以后,心中也是狂喜不已,可以说,他只要推行这几种农作物,便也能够将南唐后方,完全稳固住。
“陛下,有乌刺商人来访,说是有好东西想要交易。”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