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用处
第355章用处
谭威盯着摆满自家书房的大箱子,好像盯着自己宿世的仇敌一般,两只眼睛恨不得化成箭狠狠地朝着这些箱子射过去。好似这些箱子里头装着的不是雪花花的白银和亮闪闪的金子,而是污水粪土之类,把他的书房给污得不成样子。
虽然他这书房本来也只是用来装样子的,里头也就潦草地摆了几本兵书。
“这银子……不对,这金子,也不对,还有银子呢。臭小子你说这金银是怎么来的?”
信他也看了,但是谭威还是不敢相信那封信里头说的事。
“臭小子,我们打仗的时候救过什么商人吗?我怎么记不得。那些商人一个个跟个狐狸似的,轮得到我们去救?”
而且打仗呢,在那地方发现商人,他自个的第一个念头都是抓起来审审。
看着谭威一副又舍不得又不敢留的样子,谭沐阳仗着自己皮糙肉厚开了个玩笑:“没救过,但是指不定是那家姑娘看上了你儿子,给你儿子的聘礼呢。”
“呵。”谭威都懒得翻白眼了,“那我还不如指望有哪家夫人提前下了定,想同你母亲肚子里那个指腹为婚呢。”
自己儿子什么样子谭威还能不知道,皮相好武功好性格也算是不错,脑子虽然笨但是指不定就有贵女喜欢这样的呢。
但是吧,他儿子实在是太不成器了,名声败坏成那个鬼样子,现在他出门还有和他有仇的同僚拿他儿子来刺他呢。
要不是他脾气好,接受了自己儿子这么个祸端,要是别家出了这么个儿子早就恨不得溺死在襁褓中了。
谭沐阳思维跳脱道:“指腹为婚这事,万一两家都是男子和女子呢。”
“别开玩笑,”谭威正色道,“十万两黄金,十五万两白银,这手笔都能进陛下建立的博商会了,完全可以交给陛下去做这事,完全没必要这么悄悄送来咱们家,就为了给咱们家图名声?讲真,要是真有人肯出这么一大笔聘礼,打断你小子的腿我也得把你给嫁出去。”
说着不准开玩笑,谭威自己又忍不住胡乱说了一句,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
这钱来得蹊跷,但是他又是真想要,要是有这钱,那些兄弟们的家人孩子基本上余生都能衣食无忧的,这可比什么都来得贵重。
“想要你就收着呗,咱们家陛下的人一直都盯着的,怕是来龙去脉陛下也都清楚。”
“陛下的人,陛下的人撤走都好几天了,你小子难不成还没发觉?”谭威的确注意到谭沐阳最近这段时间都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但是还真没敢想这小子居然还真的都没出去过。
“哦,没注意。”谭沐阳也没有问为什么走了,反正他现在也没了每天溜出去的习惯,送金钗那次已经是他最后一次去见她了。她要成亲了,自己去影响不好,万一撞见了姓水的了,就更不好了。
谭威疑惑地看了自个儿子一眼,知道清康公主定下婚讯的时候,他还想着估计最近会一直都看不到自个儿子,甚至他都把族谱从祠堂请出来了,就防着有朝一日这小子去抢亲了,自己好把族谱拿出来证明这小子和自家没任何关系,怎么现在看着,这小子像是想通了。
不过谭威现在也没有闲心去管自己的讨债儿子。
“这钱该怎么办啊。臭小子,你觉得我把这钱送去户部怎么样?”
“然后就拿不出来了?还是就拿出来一点?别忘了之前反对开国库的就有好几个户部的。爹,你就安心用,金银都花在那些兄弟家人身上,一点事都不会有,要是有,你把事全推到儿子身上就成了。”
“不对劲,你有点不对劲。”
谭威嘟囔着,那搁在书桌上的那信纸捏着又看了一遍,他巴掌大,指头也大,那信纸上的字每个还没他指甲盖一半大呢。
他一个粗人,不知道什么叫做娟秀什么叫做好看,也不知道为什么有的字明明就是一笔一划写着的,看着就忽然觉得有点像朵花儿似的,但是这一个个字他看了两遍真就能很轻易地看出是个女子写的。
女子哪有经商的?就是去南蛮经商的也都是男子,真是一点也不走心,那送钱来的人当他们谭家都是傻子……慢着。
谭威忽然觉得对劲起来了。
谭威问谭沐阳道:“你看过信了?”
谭沐阳没啥好否认的,干脆地点了点头。
谭威点了点道:“……这就对劲了,难怪你一直让我放心用,可她是啥意思?对你有意思?”
谭威都有点觉得他儿子要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没意思,”谭沐阳苦笑着摸了摸自己腰间才记起来他把酒放在墙上了,没拿下来,“估计就是她想干些实在事,又找不到人,正好就是给咱们家送名声来了。”
……也有点一刀两断的意思吧。
谭威也明白了。
谭威脸上带出了点笑意,这下他可敢放心用了。
谭威越看这些金银越觉得高兴,只觉得这些东西比酒还要好,因为酒也不过就是满足满足他口中的馋虫,而这些是能够让别人好几十年吃饱穿暖的东西。
“差不多了,差不多了,再加上陛下给的,真的差不多了,还能有多,看看谁家孩子想读书的,都够了啊,回头也去当个文官,就不用在战场上拼死拼活了。”
谭威快活得很,自己一个人忙活了半夜又把金银给点了一遍,点完都快要到凌晨了,谭威捶了捶背,准备去换身衣服进宫上朝的时候,才发现他儿子还在书房里站着。
人靠在墙边,墙上挂着他小时候随手涂的“精忠报国”四个字,字歪歪扭扭的,他儿子人却是僵直地就靠在那,双眼放空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失魂落魄的样子。
谭威叹了口气:“过了年,你是和你母亲妹妹留在坤和,还是和我回南蛮那边,我总怕南蛮女不老实。”
谭沐阳回了神,声音有些飘渺:“嗯,过了二月我就去。我再看看能不能请些大夫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