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戒心
整碗鱼面,除了面汤做得还算精良外,其它简直狗屁不通不说别的,这鱼去腥味这一关就没做到佳。
鱼面所选取的材料是黄鱼,海鱼腥气很重,处理鱼腥味儿就变得尤为重要。
而王舒语在现代所吃的正宗鱼面基本上都由淡水鱼所做,如草鱼、青鱼、鲮鱼等肉多刺少的鱼类。
“跟好吃啊,快尝尝!”
见王舒语不吃,膳房的丫鬟抬起头露出困惑的神色,她那碗鱼面已经只剩下半碗了。
王舒语暗暗嘀咕着,古人的要求都这么低吗?
当那个丫鬟见王舒语熟练地挑鱼,并用刀飞快地开肚除骨,她的嘴已经张得可以放下一整只鸡蛋,看自己的眼神充满了崇拜。
“夫人,你还会杀鱼呢!这都是下人该干的,让奴婢们来干吧。”
王舒语说:“无妨,我做习惯了。”
于是,王舒语继续手中的动作。
在丫鬟目瞪口呆的表情中,王舒语将鱼肉用刀刮为末,加入少许盐、蛋清及淀粉,用手将其以顺时针方向打至起胶,然后将其放入出鱼面用的挠,用力挤压,长长的鱼面就滑溜地掉进热水锅里,慢慢被养熟直至面线变为半透明白色。
小半个时辰以后,当子鱼将三种做法的鱼面端出厨房,一干人全部都惊了。
三道鱼面都色、香、味俱全。人美,面也美,绝了。
“看样子好像很好吃哦!”已经有人人已经忍不住流口水了。
王舒语嘀咕着:那可不嘛,学习帮在手,天下我有!
皇宫之中。
风尘仆仆的李玄琅还未换下装束,就匆忙来到宫中,禀报皇上。
“皇上,玄琅此次回京,意在调查神秘人,未能提前禀报,请皇上恕罪。”
“玄琅?在我面前,你是李政琅。爱卿,你糊涂了。”
“回皇上,是政琅糊涂了。”
皇上有些惊讶,心里暗暗揣度着:李政琅回京竟然没有事先上报。
因为上次乡试的事情,皇上受了夏贵人的蛊惑,本就对李政琅心生芥蒂,这次李政琅又没有提前上报,皇上更加怀疑他了。
“先回府吧,有事自会传唤你。”
……
李玄琅回到府中,王舒语和厨子们已经做好了晚膳。
一家人坐在饭桌前,饭桌上,热气腾腾的各种菜式惹得老太太惊讶不已。不由得捻起筷子,夹起了这块东坡肉,又尝了尝那道糖醋鱼,不由得连连惊呼此味只应天上有!
但是对于王舒语来说,这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实际上因为某些调味品这个年代根本没有,这几道菜只能算得上半成品。
但对于眼前这些古代人,王舒语现在就是神厨转世。
一旁伺候的奴仆们看着也觉得新奇,不由得眼睛余光一直偷瞄,李老太太忍俊不禁,便分了些菜给一旁站着的丫鬟们尝了尝。
瞧现在一堆人都围着桌子抢着一碗小面。连府里的主厨也忍不住挤了进去,睁大眼想要看得清楚点,可能顺便再偷偷师。
“这个炸物,很松脆啊。”
“不仅松脆,口味儿好像很特别。以前从没尝过这样的鱼面,虽然是炸出来,却一点也不油腻呢。”
“夫人,这道粥呢?”
“北方人家熬粥熟,有时加上大把的白菜心,俟菜烂再撒上一些盐和麻油,别有风味,名为“菜粥”。若是粥煮好后取嫩荷叶洗净铺在粥上,粥变成淡淡的绿色,有一股荷叶的清香渗入粥内,是为“荷叶粥”。”
一旁吃饱喝足的李母不由得连连夸赞:“好啊,好啊。我这个老太婆竟对你的手艺全然不知,你做的可比这群厨子坐的都好多了!”
“哪里哪里,母亲大人过誉了。”
“是啊,你这么会做饭,之前在李家村都没有给我做过这些美食,怎么现在才表现出来。”
“这不是为了见母亲,特意学习了嘛!”
“娘亲,娘亲,这个真好吃!”李然尝了一口后对王舒语说道。
“小机灵鬼儿,好吃呐,你就多吃点!”
正在王舒语一家人其乐融融之时,此刻的御书房内,夏贵人却怀着忐忑的心情前来请皇上的安。
“皇上,这是御膳房做的点心,快尝尝。”
“夏贵人,你来的正是时候。”
“皇上,听说李政琅回来了?他怎么还敢回来?上次的事情,皇上您忘了?”
“依贵人看,朕该如何是好?”
“近日南方洪涝灾害频发,百姓苦不堪言,皇上,李大人能力如此之大,不如让他去督导?”
“容朕好好想想。”
“皇上,还想什么呢,臣妾都等的花都谢了。”夏贵人见状,坐在皇上双腿上,搂着皇上的脖子说道。
“调皮,这整个后宫之中,就数你胆子最大。”
“皇上,那不还是皇上宠着臣妾嘛,是臣妾的福分。臣妾为皇上编了一支舞,特意为您解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