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学做生意
一个普通的毕业季,于白鹭顾家则是天大的喜庆,老二中礼师范毕业,被分配到白鹭中学任教。
此时的白鹭中学,撤销了高中部,新建了教学楼,扩招了初中部,成为全镇唯一的中学。
空下来的教室里,砌了四条尺许矮墙,权当床腿;竹竿串编成席横亘其上,是为床板;南北各成一列,似两军对垒,倒也清爽通透,这儿便是学生宿舍了。离家较远的学生,自带被褥即可入住,早晚有自习,三餐有食堂。条件虽简,一切向好,催人奋进,光明在前!
顾家喜事之二,大哥中孝喜得贵女,老顾荣升一级,月英成为奶奶,最早的一批80后诞生了。
还有二三事,凑个热闹,沾点儿喜气:中智升入中学,极大概率成为中礼的小白鼠;知昔初三毕业班,需要冲刺县里的高中了;小四接下来要一个人面对三年的小学生涯了。
对小四来说,暑假本该是最快活的日子。往年都是晚饭后,一家人关了大门,散坐在小院中,烟茶西瓜针线活,各自有所为。
小辈之间则是你来我往,探讨辩论说说笑笑;老顾不再寡语少言,阐述点评加总结;尤其是小四,异常活跃,思维跳脱,时常带着话题跑偏,不过刚好,本就是家人间的闲聊而已,关起门来,谁都真实了自己!
隔辈亲是传统,月英也不免俗,其他各人尽皆忙碌,昔日晚间的茶会少了……刚开始,小四也会去逗弄逗弄侄女,感觉很好玩儿,渐渐地,新鲜感退去,小小的失落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看书吧,书中什么都有!可轮到要钱买书订刊了,小四才发觉,秋虫破土化鸣蝉,从此非昨年,少年也知愁滋味啊,钱根深种,他必须要挣钱了!
哥哥有逮鱼摸虾换钱的招儿,小四却是真真得学不了,不会浪里任逍遥,哪敢水里把钱找!
搞什么好呢?小四手扶额头,愁容满面,发出了人生的第一叹:赚钱真难啊!
对了,小四的脑中灵光一现,二哥不是还捡过麻绳头、牙膏皮什么的吗?卖给收购站就能换钱了,他也可以卖废纸啊!
说干就干,找来找去就找到一些旧作业旧课本,辛辛苦苦地搬去收购站,就卖了1毛6分钱!拿来买零食吃,也算是巨款了,可对于小四来说,却是远远不够啊!
小四想到了二哥的那些小人书了,应该能卖不少钱吧,反正早就看腻了,留着也是无用。就是它了,小四立刻趴在地上,拖出床下的纸箱,开始一本一本的整理分类,还想着留下一些喜欢的,结果,清理了半天,却发现都有点儿舍不得,第一次体会到了纠结的感觉。
唉~
小四坐在了地上,愁苦的小脸上,分明写着不甘两个字!
对呀,我看腻了不代表别人也看腻了呀!书卖了就再也没有了,可要是借给别人看呢?小四蹙在一起的眉头似乎开了,他好像抓住了什么……
翌日,逢集,小四吃力地背着三分之一的小人书,来到老顾的铁铺,不,应该是铁工厂设在街心的门市。铁铺共三间门脸,前有几棵大树,两间的门板尽去,靠墙叠在一起,门前正中支着一个售货的台子,上面摆放了各种农具,有不少人在挑选着,也有人直接进入铺内询问,或定制加工,或维修翻新。
没有摘下门板的那间,炙热的炉火正旺,一根深埋地下的大木桩上,驮着一个大铁砧,这便是打铁做热活的操作台了。
老顾左手执铁钳,夹着一块烧红的铁坯,放在铁砧上,右手挥动着锤子,对面犄角站立两人,双手拿着大锤,在跟着老顾的锤子打着铁。他们尽皆大汗满头,每一锤下去,铁花四溅,时有汗珠被甩出落在工件上,瞬间汽化,连微不足道的声音和身影都不曾留下……
“哟,四少来了!”店里人不少,正在做冷活的周旺,停下手中的锉刀,主动热情地打着招呼。
“周叔,我想借个小凳子。”看见老顾忙得不可开交,小四没去打搅。
“行,我帮你找一个,”周旺忙起身去后院,很快就拿着凳子回来了,问道:“给,四少这是要干嘛呀?”
“我想在门口摆个地摊儿。”小四很认真地回答道。
“哟呵,口气不小啊,我来看看四少做什么大生意。”周旺斜靠着门板,双臂交叉抱在胸前,俯视着忙活的小四。
在没有摘下门板的那间外面,小四先将凳子放在一边,蹲下身子,从大书包里掏出一块花布来,展开后铺在了地上,然后取出小人书整齐地摆好,最后,拿出一个硬纸板,放到了整个地摊儿最显著的位置,就见上面用毛笔写着:租书,1分/本,5分/上午,代读5分/本。
忙完这一切,小四这才端坐在小凳子,也不言语,只是安静地坐着……
地摊儿前,走过路过却皆是错过,很少有人停下脚步,偶有驻足也只是看了一眼,便笑着走开了……
一片树叶飘摇而下,刚好落在小四的腿上,他拈起细细地观察。原来不是树叶,而是大树结的果实,如树叶般大小,微微内卷的边缘上,稀疏地坐着两排圆乎乎的小豆子,像那捕鱼的木船,船帮上蹲着凝视水面的鱼鹰……
一直旁观的周旺,想了想,走过去,蹲了下来,说道:“四少啊,你这样不吆喝是肯定不行的。”
“周叔,我吆喝不出来。”小四羞怯地低语道。
周旺听了,眼睛一转,神秘高深地说道:“不敢吆喝啊!也行,我来帮你出个主意,你把这牌子挂在脖子上,不用吆喝人家也能看见啊!”
略微犹豫了一下,小四点点头:“谢谢周叔,等赚钱了买糖给你吃。”
周旺听了一愣,这话怎么透着一股子怪味儿啊?转念一想,小崽子嘛,说话不过脑子,不过还挺懂得感恩的,我就大人不记小人过了,赶紧找绳子去了。
很快,绳子找来了,周旺显得特别热心,帮着小四在纸板上穿孔、过绳、打结,正准备贴心地帮他挂上时,一声呵斥突然从身后传来。
“中信,干什么呢?”
原来,老顾出来透透气,凉快一下,早就看见蹲在地上忙活的两人,因为隔着距离,加之周旺背对着自己,恰好挡住了视线,也就没太在意,当看到站起身的小四,快要被挂上了牌子,他急忙出声喝止了。
小四闻声停下动作,不解地看着老顾:“爸。”
“二哥,我帮四少忙呢,你看这~”周旺的身子微不可察地一震,他连忙站起转身,谄笑着解释。
“哦,是吗?我看看。”
老顾的脸色看不出喜怒,他只是扫了一眼地摊和牌子,便转身回屋,拿来一个铁钉,随手钉在了一旁的树上,取过牌子挂了上去,别说,高度正合适,路过的人刚好能轻松看到文字。
“二哥,我还有活儿,我忙去了。”周旺见状,招呼了一声就走。
“中信,有事喊我,渴了就进去喝水。”老顾根本就没过问小四忙活的事,只是嘱咐了一句,又回去工作了。
酒香也怕巷子深,任何时候都一样,广告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让人看得到。很快, 赶集的人留意到了这个新鲜事儿:书可以租着看,练摊儿的是个小孩儿。假期的街上最不缺小孩子:有跟爹来的,有约伴来的,也有抓鱼来卖的……
很快,小四的书摊四周,聚集了不少半大孩子,他们都是席地而坐,认真地看着小人书:有一人看一本的,也有几个人合看一本的,更有请小四读书的,其实就是大人们忙着赶集,把更小的孩子放在这儿,俨然当成了幼儿园托管……
小四这下可忙坏了:收钱、看摊、读书,就一个人能不忙吗?汗珠密布的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幸福,赚钱的感觉真好!
半晌午的时候,一个大些的孩子手里拿着《真假美猴王》问道:“这后面怎么没有了?看得正过瘾呢!”
很显然他是5分级的大客户,想看的已经看完了,觉得消费者权益没得到满足,想要获求更大的利益。
“你先看看别的吧,下次逢集,你再来,就有新的了,”小四不慌不忙地回答着,找出一本《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递过去:“这一套也很好看。”
“嗯,我先看看,后天我还来。”那孩子也不是刺头,他接过了图书,很快就陷入精彩的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