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大结局
分隔两年,无数个日夜,她都会想起那位坐在亚瑟国大殿正中的女子——亚瑟国的王,也是祸水的灵魂。她深知陌离解散祸水的苦衷,也明白陌离这两年的日子必定艰难。因此,种种情感、千言万语,都凝聚在了这一个“王”字之中。
“红娘,起来吧,你总是那么讲究规矩。”陌离的声音淡淡地从上方传来。随后,一双纤纤玉手伸出,将她扶起。这双白皙柔弱、仿佛无骨的手,曾经为她们撑起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她们无法想象,这双手上所承载的重量。
但她能够感受到。
她原本就是个命运多舛的人。当年流落到莺花楼,在后院门外以剩饭残羹充饥。本以为能在莺花楼找到安身之所,却惨遭玷污。当她决心建立祸水组织,旨在打击报复大周时,却收到了李长安的消息。她匆匆赶往乌迈,却无缘在他战胜后凯旋时与他相见。
当她终于见到他时,却发现他身边已有了另一位绿衣女子。那一刻,她心如刀割,毅然拒绝了李洵和周俊的深情表白,因为自始至终,她的心中只有李长安一人。
她的命运充满了坎坷与波折,而作为祸水的一员,她却只能无奈地站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一切发生,却无能为力。
“悦儿呢?”陌离温柔地执起红娘的手,轻声问道。虽然能在两年后再度见到红娘让她激动不已,但这些年来的风雨历练早已让她学会了深藏不露,将任何细微的情绪都深深埋藏在心底。
“她在殿外等候。”红娘转过头,望向大殿外,只见一个脑袋悄悄探了进来。陌离见状,不禁笑道:“还不快进来,不然我可真要叫侍卫把你赶出去了哦。”
慕容悦调皮地吐了吐舌头,随后跃进大殿,一头扑进了陌离的怀中。在那一刻之前,她还保持着那份看似无所谓的态度,但扑进陌离怀中的瞬间,她的泪水却如泉涌般倾泻而出。她并非外表那般大大咧咧,实际上,她的心思比红娘还要细腻。祸水的日常开销与收入都需要经过她的手,面对繁杂的项目和凌乱的账目,她总是在无数个不眠之夜,借着微弱的油灯之光一一核对并注解,最终将一切整理得井井有条,记录在账本之中。
祸水组军后,资源的调动与使用变得更加庞大,从打造武器、保养盔甲到伙食、医药、训练费用等,每一项都需要精心安排。当她一个人无法完全胜任时,她仍然坚持在手下人细心核对后,再次点燃油灯亲自复核,确保无误后才放心入账。
然而,她从未想过出风头,本就是个淡泊名利的女子,只渴望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但命运却偏偏给了她一个动荡不安的天下,于是她只能尽自己所能,为这片天下带来一丝安宁。然而,两年前的祸水解散,却像一把利刃狠狠地刺痛了她的心,让她那满腔热血瞬间冷却。
两年后,祸水重组,曾经的许多感动与回忆再次涌上心头,但她却发现,某些重要的东西已经遗失了。她一直在脑海中苦苦搜寻着那些遗失的记忆与情感,却始终无法找到它们的踪迹。
“哭吧,哭出来就会好受些。”陌离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给予她最温暖的安慰。
陌离的心中又何尝不是淤积了许多无法言说的情感呢?然而,她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来宣泄。在两年的漫长旅途中,她独自寻找着李长安的踪迹,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都从未向任何人吐露过心中的苦楚。即使在楚郡莺花楼再次见到慕容悦时,她也依然强忍着泪水,不让它们轻易滑落。
当落侠衣在城外的夜晚与她并肩坐在篝火旁时,她依然选择了沉默。这不仅仅是因为她们才刚刚相识,更是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倾诉的理由。而当叶孤城在夕阳下低着头、凝视着手中的某物时,她心中那淤积了多年的泪水终于在那一刻找到了释放的出口——但它们并没有从眼眶中涌出,而是化作了一股深深的哀伤与无奈,流淌在她的心底。
李长安的放手,让她那座用坚强与自尊堆砌起来的城堡瞬间崩塌。在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有些爱情,一旦错过,便再也无法找回;而有些伤痛,即使时间流逝,也会永远留在心底。
幸福,往往意味着学会放手。
放手以追求幸福,是因为深知自己无法给予对方所渴望的幸福模样,于是选择让对方离去,至少在某个自己触及不到的角落,对方能够拥有那份幸福。
因心怀幸福而放手,并非爱意消减,而是爱得太深沉,却无奈感受不到回应的温暖。为了避免彼此受伤,所以选择放手,这既是为了你,也是为了我自己。
李长安的心绪,复杂难解,陌离的心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期盼着在一切尘埃落定后,能将心中那些美好的梦想逐一实现,却未曾料到,在等待安稳的过程中,那些梦想已悄然与他渐行渐远。
他的理想,如同梦幻泡影般绚烂而华美。但这并不能怪他,毕竟,他置身于烽火连天的战场,于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中求得生存并非易事。因此,在难得的闲暇时光里,他总会怀揣着一丝幻想,憧憬着战争结束后的美好生活。
李长安就这样怀揣着这样的幻想,与陌离共度了十四年的时光。然而,无人能够指责他这样的心态,因为爱情本就是千人千面,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和看法都是独一无二的。
感情的世界里,交织着亲情、友情、爱情等多种复杂的情感。
感情很难用旁人的常规眼光去衡量,因为感情始终发生在局内人的心中,而非旁观者的视野之外。
每个人都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在他人眼中,他们的行为似乎有所偏差。
然而,感情终归是局内人的事情,旁观者无法真正站在局内人的角度去理解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