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司马亮江南赈灾,姜锦暗中相助 - 嫡女复仇,江山易主 - 西门无恨却有情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21章司马亮江南赈灾,姜锦暗中相助

两位皇子大打出手,皇帝震怒,让他们闭门思过。江南水患不等人,司马亮毛遂自荐去赈灾,萧昭是真心不愿让他去。可是朝中无人可用,只得同意。又让刘世林和丁元一块去。定远侯是皇帝的外家,丁元是他的亲信,都是监督司马亮的意思。小侯爷也不是傻子,自然明白。要是以前,司马亮会撂挑子不去了,但是江南百姓等着朝廷的救灾款,为了老百姓,他忍了。

姜锦知道了小侯爷要去江南的消息,正好,她给司马亮做的衣服做好了,她给他送衣服时,两人又对南方的水患探讨了一番。姜锦说,治理水患不应该简单的堵住缺口,而是用疏导的办法才行。司马亮听了大受启发。司马亮又试了试新衣服,姜锦做的很用心,也很合体。司马亮把姜锦抱在自己腿上,缠绵了一会,亲亲她的耳尖,看到她的耳朵红了,才心满意足。小侯爷说“锦儿,我明天就启程去江南了,真舍不得离开你。真想让你陪我一起去。”姜锦听到这里,心中一动,她听刘世林讲过江南的风景,也说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了苏杭,忘了爹娘,”刘世林说江南多美女,很多人来了都不愿走了。她对司马亮说“你真想我陪你去江南?”司马亮给了肯定的答案。姜锦说“那明天我陪你一块出发。”小侯爷以为他说笑,等姜锦把具体事宜告诉他,他才知道她要乔装打扮成他的一个小厮,真的一块和他去江南。高兴的一下把她抱起来,转了一圈。他们详细说好明天出发的准备工作,该带的东西一定带齐。姜锦还让司马亮带上几个医术高明的府医,带了一些必备的草药以备不时之需。司马亮马上让张龙去准备,别耽误明天出发。司马亮又抱着她温存了一会,就把姜锦放开。姜锦也回府准备明天出发需要带的东西。

姜锦回府把自己要去江南的事告诉父亲和大哥。让他们帮自己隐瞒一下,真有人找自己,就说自己去自己清河的外祖父家了。父亲和大哥让她路上注意安全,并让会武的丫鬟小画跟她一块走。

第二天姜锦和小画都装扮成司马亮的小厮和大队人马一块出发了。他们从京城一路往南,看到灾民一路往京城而来,拖家带口,流离失所,心情沉重。京城歌舞升平,灾民民不聊生,何其讽刺。姜锦也想到自己开个春日宴的银子能救助不少灾民。心想回去以后,一定少开这种宴会。刘世林年少时就游历天下,这种场景他见怪不怪。一路无话,很快到了江南。

司马亮去当地府衙安排救灾事宜,刘世林和丁元也去了。他们准备第二天搭建粥棚,给百姓施粥。司马亮又去重灾区看看有没有生病的灾民,把他们集中起来救治。

第二天粥棚建好了,一开始灾民井然有序的拿碗来接粥,不一会儿,人群乱了,人群中有几个人大喊,朝廷发的粥里有沙子,故意用坏米搪塞百姓,让灾民别在上当,也别去排队领粥了。姜锦暗中一看,这几个人膀大腰圆,一看就不是老百姓,知道这是来捣乱的。她低头给司马亮说了几句,司马亮也发现了异样,让张龙,赵虎偷偷去人群中抓这几个人,没想到他们很狡猾,只逮住一个,其他都逃了。经过严刑拷打,这人承认自己是江南世家崔家的家仆,他们主人屯了许多大米,想卖个好价钱,谁知道赈灾的来这么快。他们老爷说了,自从你们来了建粥棚,老百姓就不买他们的高价米了。崔家主就让我们去捣乱,让你们无法施粥。司马亮等人听气愤不已,没想到崔家竟然想发国难财。江南崔家,可是百年世家,没想到堕落至此。

刘世林说“现在这些世家都不是原来的样子了,早就从里面烂透了。我们还是得想个办法。”丁元的任务是监视司马亮,其他的他才不管。司马亮和刘世林商量了老长时间也没商量出办法,司马亮说实在不行,就把崔家家主暗杀了,刘世林说“这样做治标不治本。你不了解世家,你杀了这个家主,他们很快会推举出另一个人当家主,根本动摇不了根本。”司马亮生气的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底怎么才行。赈灾刻不容缓。他俩不欢而散。

回到临时营房,姜锦对他说,我倒是有个办法,不过你要先让我用一点赈灾款。说着低声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司马亮。小侯爷一听,觉得这是个好办法。第二天给了姜锦一些银票。姜锦带着张龙和小画去了崔家的米行。姜锦这时打扮成一个贵公子,一身华衣,进到米店,问了米价,也没含糊一下子出手买了一万两银票的大米。下午又去买了2万两银票的大米。还故意对米店老板说,这些也不够用的。就走了。买完米又直接去崔家的银号存了15万两银票在里面,说自己这几天要在当地收米,先把银子存这里,用时再来拿。米店老板把来了大客户的事告诉管事,管事又禀告了家主,说大米不够卖了,需要去城外自己的私库运些大米。那些大米都是崔家偷偷囤积的,不敢让官府知道。崔家主问了详细情况,又听说这个客商(也就是姜锦)还存了15万银票在自己的银号,应该是个有钱的买主,就偷偷让家丁去城外的私库运米。司马亮一直派赵虎监视崔家的动向,知道他们派人去城外一定有所行动,自己带着几个得力的亲卫也偷偷去了城外,按照赵虎留下的标记找到那个藏米的私库。这时赵虎已暴露,正和对方纠缠着,司马亮他们来了,把皇帝给的赈灾令牌一拿,他让崔家奴仆赶紧住手,自己是赈灾的钦差大臣,要扣留这些囤积的大米。原以为他们会束手就擒,没想到这些奴仆只听家主的,什么大臣也吓不住他们。他们还负隅顽抗,终于被司马亮等人制服。赵虎清点了一下,里面的大米够半个城的百姓吃一个月的。他们用崔家的马车赶着这些米回城,一块把那些奴仆绑了带着。剩下几个人留在处守着,等第二天府衙来人接手。他们浩浩荡荡的押米回城,崔家并不知道。

姜锦一早就去了银号把15万银票取了出来,对掌柜说,一会自己要去收米了。掌柜也知道家主派人运米,今天就能到,也放心的看姜锦带着银票离去。

等到司马亮带着米队回城,崔家才知道上了当。大量私囤米粮是大罪,他们只能哑巴吃黄连,吃了这个亏。司马亮想借此事治崔家主个过错,没想到他们的奴仆竟然咬舌自尽了,死无对证,只能作罢。

姜锦把15万银票还给司马亮,也把买的大米低价卖给百姓,又有司马亮运回的大量大米也在超低价卖给百姓,城里的粮价一泻千里,低的不能再低。司马亮还拿出一部分大米按灾民的受灾程度,给他们每家免费发放一些米粮。当地百姓都交口称赞。司马亮也私下戏称姜锦是女诸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