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二皇子灌孙韵落胎药,三皇子怒打兄长 - 嫡女复仇,江山易主 - 西门无恨却有情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20章,二皇子灌孙韵落胎药,三皇子怒打兄长

二皇子萧放越想越生气,自己八抬大轿娶回来的王妃,肚子里是别人的种。如果婚前孙韵说自己是被算计的,他原先还相信。现在他是一点也不信。他觉得自己就是被三弟和孙韵算计了,替他娶媳妇,替他养孩子。这种事还不能对外人说,奇耻大辱啊。“不能让这个野种生下来”萧放在心里说。他让人熬了一碗落胎药,亲自给孙韵送去。

孙韵正在房中给孩子做小衣服,看到二皇子进来,赶紧站起来,想行礼。萧放故意对她说“你有喜了,以后不用行礼。”又问了孙韵最近的一些事情,孙韵有一搭没一搭的回答着。萧放也故意说,知道最近她受到侧妃的欺负,已经训斥了侧妃,还让她禁足了,让孙韵安心养胎。说着递给她那碗汤药,说是安胎药让她趁热喝了。孙韵没有怀疑,喝了下去,一会功夫,她下边开始流血,疼痛难忍,倒在地上,丫鬟赶紧过来把她扶起来,又对萧放说“王爷,赶紧给王妃找个大夫看看吧,王妃可能动了胎气。”萧放冷笑道“找什么大夫,这么娇气,哪个女人没生过孩子。”说着拂袖而去。孙韵疼了一天,流出一个死胎,还是个男婴。之后还是流血不止,丫鬟翠儿去求二皇子救救王妃,萧放好歹良心发现,让大夫给她诊治又开了药,才保住这条命。孙韵知道是萧放给她的那碗药有问题,心里明白,萧放已经知道了内情。可怜自己一个女子成为他们兄弟阋墙的牺牲品。

三皇子萧鹤的消息也很灵通,孙韵出事没多久他就知道了。听到自己的孩子没了,自己的女人也让萧放差点弄死,三皇子心里的恨越来越浓,争储的决心也越来越大。他想如果自己成了皇帝,生杀大权在手,一个萧放还不任由自己拿捏。自己的女人也会抢回宫中。自己的父皇不就是当了天子以后把自己的皇嫂纳入宫中成了贵妃,谁敢说不行,自己的皇伯父也被父皇找理由杀了。看来自己身上流着萧家的这种血,骨子里就是君夺臣妻,不顾礼教的性子。

三皇子决定坐上那把龙椅,为自己皇儿报仇,为孙韵复仇,让萧放一无所有,跪在地上求自己。

三皇子开始积极活动起来,收买了一些大臣参萧放结党营私。皇帝自己的皇位夺的侄子的,也老害怕别人谋夺他的皇位,哪怕是儿子也不行。自己死了,太子可以继位,自己还还活着就惦记自己的位子,难道希望自己早死?他就越看越觉得二皇子不顺眼。在朝堂上把萧放披头盖脸的训斥一顿,吓得二皇子大气不敢喘。

他出来和谋士们商量对策,都认为是三皇子,萧鹤搞的鬼。看来萧鹤对太子之位势在必得。

孙韵落胎后,萧放对外说,王妃不小心摔倒了,孩子没保住。其中的内幕严防手下人传出去。皇帝知道孙韵的孩子没保住,又把萧放狠狠训斥一顿,说连个孩子也保不住,大事怎么敢让他去做。萧放听出皇帝话里的意思,慌了,赶紧跪下给皇帝解释,说是林侧妃惊扰了王妃,孙韵才受惊落胎。皇帝大怒,下旨把林侧妃贬为庶人,把她从皇家玉碟抹去,驱逐出二皇子府。萧放想替无辜的侧妃求情,看到父皇脸色难看,没敢言语,只能退下。

林侧妃自从孙韵落胎后更是在王府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想到乐极生悲,突然来了圣旨说她不敬王妃,惊扰皇嗣,逐出王府。林侧妃马上喊冤枉,可是没人听她的,她被撵出府去。最终林侧妃成了那个替罪羊。

说实话,萧放真心不希望林侧妃走,可是这种情况下,为了自己重得皇帝信任,牺牲一个林侧妃,也未尝不可。再说,以后自己登上宝座,可以下旨让她回来。想到这里他心里的负罪感没了。

孙韵保住了命,但是大夫说,她以后再不会有孩子了。孙韵大哭一场,为那个没出生的孩子,也为自己多变的命运。要不是自己是他们夺嫡的砝码,自己原可以嫁个心悦的男子,生儿育女,幸福一生。可是现在什么都变了,什么都没了。她的恨意越来越盛。又想到姜锦原先对她说的话“女子就不要把自己完全寄托男子身上,也要有自己的追求,要为自己打算。”她也开始想怎么让萧放血债血偿。偷偷让自己亲信丫鬟翠儿把消息传给姜锦,原来她对姜锦还有所保留,这次,她真的是想帮助姜锦。

三皇子最近风生水起,得意非凡。朝中的大臣也都是墙头草,看到萧放失了君心,有一些就倒戈追随三皇子。司马亮也在其中翻云覆雨,把水搅浑,让萧放和萧鹤的关系更是紧张。

皇帝也有自己的想法,想让两个儿子先斗一斗,历练历练看谁能胜出。毕竟选一个好的继承人能让萧家的江山传承的年代更多。

这时正好南方发生水灾,希望朝廷派人去赈灾。二皇子和三皇子都想去。他们都知道这件事办好了,在父皇心中,自己的分量会更重。两位皇子在朝堂争个不停,下面的大臣也吵个不休,皇帝也不知道该派谁去。说回去考虑一下,再说。

下了朝,三皇子又挑衅的对二皇子说“皇兄还是先把自己的家事管好了,再操心国家大事吧!毕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话戳到了二皇子的痛处,揪着他的衣领就给了萧鹤一拳,把萧鹤的嘴角打出鲜血。三皇子怎么会吃这种亏,自己给了萧放两拳,又踢了他一脚。两人扭打在一处。萧放平常不大习武,这次吃了大亏,被三皇子摁在地上,打得手无还手之力。这时众大臣才敢过来拉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