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该挖就挖
周运良点头,这个情况他有所预料。 超音速品牌固然有许多缺点,但其优势也很明显。冯琪墨有永久集团做后台,不差钱也不缺品牌知名度,永久的销售渠道早已铺好,再加上山地车在如今的华夏市场属于稀罕物,超音速起点就高,用个傻子去经营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时间是关键,钱的问题已经解决,接下来就要抢时间了。”
周运良思考片刻说道:“接下来的设备厂房和人员问题,一切都要考虑时间因素。人员方面不要心慈手软。苏州本地企业那么多,该挖墙角就挖墙角,没必要顾及太多。设备方面我会让叶总和苏总提前安排,给你分担一些压力。”
“其实我已经开始挖其他企业的墙角了,因为这事儿,几家当地企业的老板还找过我,他们对我的意见很大。”李莉莉有些为难地说道。
“意见大就对了。不过你不用怕,从明天开始加大挖人速度,只要是有用的人才,就高薪挖过来,待遇可以高出行业平均待遇的百分之二十。承运的目标是成为龙头企业,福利待遇上自然要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周运良道。
“这样一来,同行们又要抱怨了。咱们初来乍到的,真的不需要跟他们搞好关系吗?”李莉莉苦笑着说道。
“跟他们搞好关系能解决钱的问题吗?能解决销量问题吗?如果都不能,那搞好关系有毛用?”周运良冷笑一声,对李莉莉道,“要学会强者思维,只要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去做,别人的抱怨全当是放屁!”
李莉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起身准备离开时,上身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
好在周运良反应快,一把扶住了她的胳膊。李莉莉脸色惨白,连着嘴角都有些发白。
“我没事,可能是最近这几天没休息好,回去喝一杯红糖水就好了。”李莉莉有些虚弱地说道。
“注意休息,身体不要垮。”周运良清楚李莉莉的压力很大,忙碌程度不逊于胡志秋,还是个小女生,这段时间各种会议不断,估计很长时间没休息好了。
晚上见到楚晗阳,地点是一家酒吧,昏暗的环境中一张环形沙发,头顶是星星点点的灯光,气氛显得有些暧昧。楚晗阳举杯说道:“哥,苏州工厂打开局面,其他工厂也一定会有突破,这杯酒恭喜你!”
“万里长征第一步,别着急恭喜我,说说找我的目的吧!”周运良靠在沙发上说道。
“承运集团的情况,我向几个朋友介绍过,他们很感兴趣,想要投资承运,于是托我跟你谈一谈。哥,我知道你一直缺钱,帮你拉到投资,也算是当妹妹的一点心意吧!”楚晗阳说道。
“详细说说。”
“我那几个朋友凑了五千万,想买下承运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原本他们想占百分之三十的,是我劝他们胃口不要太大,才同意占百分之二十。哥,这相当于把承运估值到2.5个亿,已经很不错了!”
楚晗阳兴致勃勃地解释道,周运良含笑听着,心里已然清楚了对方的如意算盘。
“我想问一个问题,如果我和苏州龙裔谈判失败,你的那群朋友,还会投资我吗?”
“现实情况是,你已经成功了呀!”楚晗阳脸上闪过一丝尴尬,再次举杯说道,“你缺钱,我的那群朋友看好承运,各取所需,这波买卖你不吃亏的。”
这种事情,周运良是不可能轻易点头的,反问道:“你在这个买卖中,能赚到多少?”
“哥你净会开玩笑!我这事儿纯粹是帮你们牵线,一分钱赚不到的,当然了,如果你当哥哥的于心不忍,分我几个点我也不会介意,毕竟咱俩谁跟谁呀!”
“这事儿你得容我想一想。”
“想什么?嫌钱太少,还是嫌占股太多?这些都可以谈的。”
“都不是,我担心经营不善,害你的朋友们赔钱。”周运良干掉一杯酒,说道,“你的朋友看在你的面子上投钱,我若是把钱赔光了,害你里外不是人。妹子,我这人心眼儿直,别人对我掏心掏肺,我也会对别人掏心掏肺。一分钱代表一分钱的责任,哥哥我可不是拿了钱不负责任的人!”
“哥,你快把我给说哭了,我就知道我没看错人。不过你也没必要太担心,这笔投资可以在银行拉个担保,这赔了钱会有银行兜底,你心里不用有压力。”
“谁的钱不是钱呢?这事儿归根结底还是承运的发展问题。妹子你别急,我回去让下面的人好好评估一下,等把风险都规避掉就第一时间给你消息。钱谁不喜欢,我又不傻!”
“那说好了,我等你消息。说句实话,我从没见过你这样有责任心的男人,我都快爱上你了,跟你这样的人合作,踏实安心!”
“啥也别说了,都在酒里!”
俩人腻腻歪歪地聊了一个多小时,拢共喝下了一瓶酒,一旁的酒保心里恨得慌:只动嘴,不喝酒,鄙视!
楚晗阳心里清楚,今天算是遇到对手了,往常对付其他人,凭她的美貌和话术,早把人忽悠瘸了。可这一次她发现周运良根本不吃那一套,反而好几次险些被周运良绕进去。
“来日方长,到我嘴里的肉,是不可能飞走的!”楚晗阳心里说道。
承运集团挂牌后的第三天,行业内新闻再次引爆,苏州工厂成功落地,两千万的巨额款项证明,承运的发展模式得到地方龙裔商会的认可。
在大肆宣扬成功案例的同时,胡志秋主抓的常山工厂开始发力,与当地龙裔商会频频接触,谈判会议一场接着一场。
经过三天的密集讨论,两千万的贷款得到批准,条件甚至比苏州方面更加优厚。
如此连下两城,其余四个分厂受到极大刺激,媒体上关于“承运模式”的观点开始出现倾斜,从最初的不看好,到如今的歆羡。
1992年,春分过后,北方天气迎来一场降雨。
承运集团的总部大楼已经装修完毕,各部门陆续入驻,叶虎主持了第一场集团会议,会议的第一个主题便是当众宣布,六个分工厂已经全部落地,进度最快的是苏州和常山两个工厂,其他四个工厂的进度也在积极追赶中。
人员方面,叶虎和苏婉如除了担任集团职务,还继续兼任东临工厂的职务,六个新建工厂的管理团队也在迅速筹建中。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承运集团的总职员数量超过三千人,而这个数据还在飞速增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