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与众不同的大老板(第三更)
“这你们就不懂了吧,咱们这位大老板可是与众不同。” 那些从承运集团调过来的工程师心态则要好很多。
“这位大老板可不是普通人,在承运集团谁不知道,所有新品方案都是由大老板亲自定夺的。”
“摩托车岂是自行车能比的?自行车才有多少零件,摩托车又有多少?自行车的怕连摩托车的零头都不够吧?而且这里面的复杂程度又不是零件多少能说明得了的。”本土的工程师很不服气地反驳。
“你们说的都对,但我们还是相信老板!”承运派的工程师淡定地笑着说道。
“唉,这简直是胡闹!”本土工程师有些痛心疾首。
当周运良在草纸上挥毫泼墨时,其他工程师都在小声地打着嘴仗。
花了将近十五分钟,周运良抬起头来说道:“都安静些吧,过来看一看。”
比其他人都急忙闭上了嘴,虽然各有各的心思,不过当着大老板的面,基本的面子还是要维持的。
画纸映入眼帘,第一印象就是,这tmd是个什么玩意儿?龙飞凤舞的样子,连狗撒尿都比这玩意儿好看吧?
不过定睛再看第二眼,他们发现草稿中还是有些东西的,最起码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摩托车的基本构造都是存在的。
画工虽然很垃圾,但周运良在每个重要部件旁边都加了文字备注。
等再细细揣摩的时候,这些人的心里无疑是震惊的。周运良所呈现出来的方案虽然粗糙了一些,但是五脏俱全,如果不是非常了解这个行业技术的工程师,是绝对画不出这种草案的。
众人都安静了下来,看向周运良的目光悄然发生了改变。
“利用十分钟的时间,你们把这个方案消化吸收一下,十分钟之后有什么问题可以拿出来一起讨论。”周运良放下笔退到一旁,发话说道。
众工程师纷纷聚拢在草案前面,细细商量了起来。
等了不到十分钟,工程师们已经开始纷纷提出各种疑问。而周运良则当真化身技术工作者,逐一解释着自己方案中的构想。
讨论到最后,对于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已经没有任何疑问,不过依然剩下一个关键问题:这个方案的产品性能相较于市面上的主流产品,都要低出一大截。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即将面临淘汰的技术方案,产品投放市场也未必有消费者买单。
这种即将过时的产品还有生产的必要吗?
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不过这却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周运良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周运良说道:“能不能卖得出去,那是市场部的问题。你们接下来的工作有两个,一个是以最快速度完善方案的细化工作,另外一个是把成本核算做出来。成本核算一定要做得精细,每一块钱都要往死里扣。这个核算的结果我是会亲自审查的,到时候若有问题你们回答不上来,我可是要发火的。”
交代完工作,周运良又强调,技术部这边的工作要每两天向他汇报一次进度。
总的来说,在产业基地的概念被炒起来之后,星运公司的各项工作进展还是十分顺利的。
中间周运良有两次主动给赵铁军拨打电话,想要汇报工作。第一次赵铁军简单听了两句,但第二次直接拒绝。
这个结果周运良却很满意。对方的拒绝,就代表着对星运公司处于不闻不问的状态,那也就意味着,在这段时间里,周运良可以随意发挥。
从另一个层面讲,周运良可以凭自己本事玩儿出各种花样来,但是在打响第一枪之前,不要指望着赵铁军能给自己任何资源上的倾斜。
如此一来,能不能顺利打响这第一枪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也正是因此,周运良在指导技术部工作时,要求第一款产品必须做到价格最低优惠最大!
星运公司的一举一动都无法避开行业内竞争者的眼睛。
作为首当其冲者的刘宝清,更是一天打出无数电话去打探确认星运公司的情况。
上次在酒会上,周运良喊出的那句话,让他们等待迎接屠刀,原来只觉得是一句狂妄自大的笑话,如今刘宝清却再也笑不出来了。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星运公司的产品打入市场,他将是受到冲击最大的一个。所以在这段时间里,他频频组织各种酒局,希望能缔结同盟,形成利益共同体,暗中给周运良使各种绊子。
其中在一个酒局上,刘宝清连同当地的几个同行把大部分供应商的老板宴请到一起。
在酒局上,刘宝清把周运良在自行车行业中各种劣迹斑斑的历史添油加醋地描绘出来,并且鼓吹周运良就是个骗子。所谓的产业基地,只是他自导自演的一场戏罢了,否则为什么这么久了,却没有任何官方消息出来证实?
刘宝清告诉其他人,当初周运良在自行车行业,利用一个工厂玩儿高杠杆,同时撬动六个工厂,在全国各地骗政策骗贷款,那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疯子。
如今这个疯子转战到了摩托车行业,你们却陪着疯子玩得不亦乐乎,不是脑子有病又是什么?
实话实说,刘宝清的两个观点都很犀利。
有关产业基地的消息,的确没有任何官方消息证实。
为了保密一直不发消息,这显然有些说不过去。
另外一个是周运良耍高杠杆的手段,其他人仅仅是听刘宝清的描述,都觉得惊心动魄了,扪心自问若是把他们换到周运良的位置,绝对没有胆量这样做。
刘宝清的频频举动也起到了一些效果,供应商们开始催促星运公司的订单。
谁也不是傻子,嘴上画的饼再大都比不过实实在在的把预付款打过来靠谱。
刘宝清鼓吹的那些话,众供应商听一半留一半,如果星运公司真的能把订单下来,并且打出预付款,那么周运良就是再疯,他们也不在乎。
只要有钱可赚,谁在乎合作者是不是疯子。
供应商们开始纷纷主动联系星运公司,催促早点下订单,早点打预付款,李莉莉压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