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马前卒
毫无疑问,周运良是这个马前卒的最佳人选。 因为周运良赌不起,更输不起。
当然了,即便知道自己被人当了枪使,周运良的内心依然是激动无比。
因为至少星运公司争取到了活下去的第一口气。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拼了命地要给上位者当枪使,还不一定有这个机会呢。
周运良揣着又紧张又激动又兴奋不已的心情回到办事处,也没有过多声张。
一直等到美人豹工厂那边的记者会结束,李莉莉带领众人回到办事处,把记者会上的情况汇报了一遍。
周运良思索了一下说道:“从明天开始,加大力度落实产业基地的各项工作!”
李莉莉很想问几个问题,但是由于在场还有其他人,就没有出口。一直等周运良的短会结束,其他人散场后,李莉莉终于忍不住问道:“产业基地的概念不是用来忽悠人的吗?怎么真的要办起来了?”
周运良笑着说道:“假作真时真亦假。以后你的想法要从根本上转变,对外要统一口径,产业基地就是咱们长久以来的规划。当初收购美人豹工厂,也是为了给产业基地做铺垫,明不明白?”
李莉莉依然有些糊涂。
周运良的笑容微微收敛,说道:“你可以糊涂,但要有个期限,这个期限就是未来的一周时间。你看着吧,未来一周整个苏州市的行业现状都会发生改变,星运正式入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帷幕。”
叹了口气,周运良透过窗子目视远方。届时,太阳西沉,新月半空,一颗启明星显得格外耀眼。
在未来几天时间里,有关于省级领导视察和投建产业基地的新闻,占据着苏州市各大媒体报纸的大幅篇幅。
相对于前期的质疑,如今绝大多数人都把这件事情当成了事实,也多是关心星运公司的发展,以及对苏式摩托车行业的影响。
一个由省级领导牵头的产业基地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将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政策的倾斜。
然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是如何拔得头筹的?
有的报纸开始分析美人豹公司的天然优势,有的人则翻出了有关郑秋婷的消息。总而言之,众说纷纭。
对于这些新闻敏感度最高的要数两拨人,第一波人是摩托车行业的整车厂,一个产业基地的降临对他们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消息。
另一波敏感度高的人则是这个行业的供应商圈,他们对产业基地的新闻是秉持乐观态度的。因为产业基地如果真建起来,他们的业务量定会节节攀升。但是在乐观的同时,他们却有些郁闷,因为就在不久之前,他们曾经拒绝过星运公司的接触。
如今回想起来,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周运良给他们打电话时,态度会那么的居高临下,蛮横无理了。
原来是在这等着呢!
生意场上面子什么的都不重要,有生意做才最重要。于是乎一时间所有供应商都放下面子,主动去联系星运公司。
以前宴请他们,他们都懒得搭理,如今完全倒过来,他们要主动邀请星运公司的业务员去吃饭,去工厂指导工作。
供应商的管理被周运良定义为现阶段的工作重点,由李莉莉亲自挂帅,团队成员多达二十人。
如何管理供应商,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周运良不止一次地给李莉莉团队开过会,总的方面周运良定了三个规矩,第一个是产品质量要过硬,第二个是合作态度要积极,第三个是产能要充足。
由此衍生的条条框框更是多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形成的技术文件密密麻麻上百页,几乎所有人看了都会头疼。先不说其他人了,就连李莉莉都有些不适应。
对供应商如此严格的管理,真的有必要吗?
甚至有人会怀疑,这是周运良的恶作剧,是在故意报复和调理那些供应商。
周运良没有过多解释,短时间内不可能苛求所有人的质量意识都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周运良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他所制定的所有条款都必须保证完全达标。
如此强硬的态度,若是放在以前,这些供应商早就不跟他玩儿了,但是现在可不能同日而语了。
产业基地的概念就悬在空中,谁也不确定星运公司会不会成为未来摩托车行业的老大。
各供应商的抱怨声虽然从没停过,但是依然会按照周运良的要求去做。
就这样用了一周的时间,一套完整的供应商体系硬生生地被建立了起来。
但在外界看来,这事儿有些玄乎其玄。
因为你要知道,截至目前,星运公司都没有推出任何一款产品来,它旗下的美人豹工厂依然处于内部整顿阶段。这也就意味着,周运良无法给那些供应商下订单。
在没有任何真实订单的情况下,所有供应商都被星运公司调动得团团乱转,这种事情短时间内尚可,但时间长了肯定要穿帮。
任何信任,消费得多了都会产生信任危机。
周运良深谙此道,所以在李莉莉全力打造供应商体系的同时,周运良亲自上马,主导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产品研发属于技术类工作,周运良从承运集团那边调来一批人员,不过研发的主力依然是美人豹的原班人马。
美人豹拥有一支十人左右的技术团队,周运良要求他们在两天之内拿出三个备选方案。对方案的要求有两个:价格要低,质量要皮实耐用。
在技术部准备好方案后,周运良亲自给他们开了会,当场测评了三个备选方案,结果全被周运良给否定了。
方案相继被否乃至全盘否定,技术部的原班人马有些崩溃,脸色十分难看。
周运良却没有心思去照顾他们的心理情绪,让他们把笔和纸准备好,周运良当场亲自制定方案。
目睹此举,技术部成员纷纷感到诧异,这位大老板竟然还懂技术?
诧异的同时也有些悲哀,大老板怎么会懂技术?这种事情想想都觉得是闹着玩儿的。
但悲哀之处在于一个不懂技术的老板,若是执着于对技术工作指手画脚,那对于技术工作者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灾难。
外行指导内行,想不乱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