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倔强的老林 - 追梦的七哥 - 泉城小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追梦的七哥 >

第2章倔强的老林

临泉县,位于华夏中东部的临海省临江市,相传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以黑陶和锻打铸造闻名,自古有“铁匠之乡”称号。

临泉地势南高北低,地下主要是天然石灰岩的地质构造,在境内形成了众多泉水汇集喷涌的平地泉水奇观,临泉县也由此而得名。

境内最大的几处泉水汇流成河,清凉甘洌,史称绣江河,在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早有记载。绣江河宛如一条清绣的玉带穿城而出,绵延流向境内一处最大的淡水湖-白云湖。距离县城西北有座小山,海拔仅116米,就是老林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据说战国时驻守在此的大将章亥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有次,她们来到绣江河畔戏水,正玩得开心,没想到绣江河突发大水,两个女儿被淹没在河里。章亥悲痛欲绝,最后将两个女儿葬在山上。自此这座小山就被称为“女儿山”。

也许就是这女儿山的缘故,周围方圆十里八村,生男儿的竟然出奇的少。谁家要是能得生个男儿,那可就成了一件光宗耀祖的大吉利大欢喜的事情。

老林也不例外,整天的想要儿子快要想疯了。

也难怪,老林家几代都是单传,他最怕的就是在他手里断了香火。

林老太虽然整天的抱怨,自己被当成了生娃的机器,可也没办法,林老爷子倔脾气上来那是十头牛也拉不动的主。无奈只能一个又一个的生,以平均两年生一个娃的速度生产。而老天就是一点儿也不给力,想要的偏偏就是没有,生一个是女儿,生一个是女儿,一口气生了五个女孩儿,还是没见儿子的踪影。

一次次的盼望,一次次的又失望,这可把老林老憋屈得不行了。盼了10年,竟然一直没盼来个儿子!在那人民公社凭工分吃饭的时代,家里男劳力少,可是身后这么多人口一大家子要吃饭,就算他这清贫的大队支书也没有办法。这日子还得过,只是过得一天比一天更难了。

唉,认了命吧,一辈子不管两辈子的事!不管那么多啦,老林心念一转。

打那以后就开始不再期盼儿子了,整个人变了似的,整天借酒浇愁、打酒买醉成了平日里的常态生活。

说也奇怪,老天在这时候给老林家开了个玩笑。一念执着想要儿子的时候没有,而就在放弃“梦想”的时候,不想要的却偏偏来啦。第六个娃儿出生,居然是个儿子!

这可把老林高兴坏了。

据说当时林老爷子正在和一帮子酒友喝酒,得到消息后,瞪大微醉的眼睛朝前来报信的大女儿吼:”你再说一遍!“再次确认后,老林高兴得二话不说,把盛酒的茶碗往桌子上一墩,居然一下墩碎了也顾不上,踏拉着一只布鞋撒腿就往家跑。

后面的人一齐起哄道:“老林,看完了儿子赶紧回来!酒先给你押着,等你划拳呢!”

老林心里想,老子有了儿子谁还和你们在这磨洋工。

话说这为了生儿子,林老太可真是立了汗马功劳,接二连三生了五个女儿之后,终于盼来了这么个”带把儿“的大胖小子,全家老少那简直是笑逐颜开、欢天喜地。最让老林最扬眉吐气的是,终于摆脱了“老绝户头”的称号,要知道没有儿子在农村,可是一辈子颜面无光的糗事。

第二天一早,整个小山村消息都传遍了。老林家比过年都热闹,都要沸腾了一样,提前洒扫一新、张灯结彩,老林还用大队部的大喇叭宣布了一个好消息,儿子过六日那天,他要在村里包一场电影《甜蜜的事业》,让全村人都乐呵乐呵。

这下好了,方圆十几里没有不知道的了。

林老爷子一下子比中大奖还开心,心里感觉更是脸上倍儿有光,连走路都挺直了腰杆。

说起这老林的倔强,在部队上那时候就是有了名的,村里人更是无人不知。据说上战场属于死都不怕的那种角色,打起仗来不要命的冲锋陷阵,活脱脱就象猛虎一样。可偏偏就是认自己的理,倔强的很。

要知道,在部队上有着严格的军令和纪律约束,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认自己的理总有吃亏的时候。也就是凭着这股子倔强在部队上还立了两个三等功。

后来,家乡到了自然干旱的天灾之年,接到家信说吃不上饭,正好有了理由,老林便写申请复员要回家务农,支援地方农业建设。

从军14年的老林就这样复员回家了,生儿子传香火的事也成了正经大事。

得了儿子的老林可是乐坏了,嘴里整天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哼哼个不停。这宝贝儿子简直成了老林的掌上明珠,用“捧在手里怕碎了、含在口里怕化了”来形容,那是一点儿都不过份。

过了一年半载的,这当爹的喜庆劲过去以后,老林又开始琢磨事了。想想自己这半生,在这世界上就是弟兄一个,遇到啥事从来没有个照应、没有个商量,孤单孤立,这没有后援的境况还真是不少。何况在战场之上,生死过往见识了太多,以后一个儿子身边没有个靠膀不大行。

不行!还得再要一个儿子!一来是有个伴,二来是确保香火能续得更加旺兴。想到这里,他一拍大腿,就这么定了!

夜里,躺在炕上的老林轻轻咳了一下:“他娘啊,我这有个事儿,给你说一下?”

林老太正准备搂着娃儿睡觉,也没在意,也还没以为有啥要紧事呢,不经意的应着:“啥事儿呀?”

“我想着,咱还得再生个男娃儿!”

话没说完,林老太腾地一下坐起来了。“啥?你还有完没完了?别的事咋都行,这事儿,你死了这条心吧!”

这回林老太说什么也不愿意了!毕竟这不间断的生产,两年一个两年一个,几乎耗尽了她所有生命力,还想要再生一个,想想都感觉头大!

“要生你自己生,我可不管了!”林老太摞下一句狠话,把头扭向床里面,再也不吭声了。

“你听我说嘛!”这次老林那倔强脾气破天荒的没发火。

他把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说来,甚至连战场上得有后援才能胜利的道理都用上了。

而林老太却还是扭头朝里一动不动的假装睡觉,可她的心里,却一字不漏的都听进去了。

“就算生,这谁也不能保证还能生儿子不是?”

老林一听有活络的话,立即一脸堆笑,搬过女人的肩膀:“放心吧,不管是啥,咱再生一个!最后一个!别的事你不用操心,就算是女儿,我也认命啦。”

这次,老林下定了决心,再苦再难也要打起精神来,好好的把林家的基业传承下去。

说实话,老林家这这几年来的日子过得是不大容易了。虽然复员回来部队发了不少安家费,但是一家老少的花销,加上这几年开始整天的打酒伙,没当好日子过,基本上也所剩无几了。

人民公社时代,村里的口粮是按工分平均发放的。男劳力一个工顶1分,女劳力顶半个男劳力顶半分。年底的时候根据累积的工分发口粮,不按人口。男劳力多的人工分多自然口粮分的粮食也多,而自家就这一个男劳力、林老太算半个劳力,一个半劳力,要担起全家老小近八口人的吃饭问题,还真是困难。

这不转眼之间,第7个娃儿在这深夜如约来到了林家。前面有五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又凭添多了一张吃饭的嘴,一家人真是再有没什么添丁喜庆的感觉。

兄弟姊妹7个了,老大已经能承担一些家务做些农活,可是自顾自的躲着,什么活也不想干。倒是五丫头,虽然才6岁,却天生就懂事而且勤快,总是在帮衬着父母忙里忙外、不声不响的。跑过来看着、哄着这个小七弟弟,嘴里还胡乱的哼着不知名的歌谣。

这个时候的林老太已经没有了奶水,可怜的林小军饿得直哭,从不满月就只能整天的把一页页饼干泡化了当饭喂。

老太一边把这小儿子抱在怀里,象晃“海盗船”一样的来回晃荡着,一边不停地叨念:“唉,你说说,这不造孽嘛?有一个儿子不就行了嘛,谁又让你这个多葫芦又来的啊?吃啥没啥的,这不遭罪吗?”

说着说着,林老太眼泪还不停地滑落下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