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归途 - 春满月圆 - 夏日眠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春满月圆 >

第五十三章归途

第五十三章归途

小麦洗完澡出来,顾不上擦头发,在卧室里焦躁地来回转圈。

他以为以后见不到蒲芝荷了,才会把情书夹在小说里送给她。现在他们要一起去敦煌,那可怎么办?他抓了一把头发,努力回想自己在信里写了什么,想起来的却都是些模糊的字形。

他希望她读他的信,又害怕她读他的信。最后小麦张开手臂直挺挺地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想,他也像奶奶任性了一回,既然已经送出去了,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不留遗憾就好了。

刚刚奶奶说要去敦煌这件事,他和蒲芝荷并不意外,当场就答应下来。杭柳梅直言,自己要是不去看一眼新石窟如今的进展,是无法安心去日本的。看大家一致同意,她催促蒲芝荷和祁绣春回家收拾行李,晚饭时回来集合,争取明天就出发,早去早回。

蒲芝荷早一步回来,放下行李箱,却捂着肚子坐在餐桌旁。杭柳梅关切地问:“那个来了?”蒲芝荷点点头。

“不要怕,我让小麦去给你买点红糖姜茶,喝完吃了饭好好睡一觉。”杭柳梅说完就扭头喊小麦。

蒲芝荷赶紧拉住她的手腕说:“不用让小麦跑来跑去了——”

“我怎么了?”小麦听见奶奶叫自己,从卧室里出来就只听见这半句话。杭柳梅不等蒲芝荷阻挠就把他支出去买东西。

他不仅买回来了红糖姜茶,还有一瓶葡萄籽胶囊和什么红参石榴饮。

“楼下小卖部没有姜茶,我去药店买到的,那里店员说肚子疼主要还是因为身体虚,调养起来以后就好了。”小麦不等她问主动解释。

应该是店员欺客,给他兜售这些用不上的东西,小麦确实好骗,就乖乖买单了。见惯了油滑的卖弄,这样老实的好意显得更加珍贵。蒲芝荷看着包装上的广告词,正想着怎么回复小麦,旁边传来嘎嘣嘎嘣的声音,是杭柳梅在夹松子吃。

她一语点破:“小麦啊小麦,我的好大孙,那人是看你一个小伙子不懂行,趁机宰你,你这主要还是恋爱经验太少的问题。”说得小麦和蒲芝荷都坐不住,借机离开。祁绣春来还以为两人吵了架,只有杭柳梅剥着壳乐呵。

四人坐第二天一早飞机,从西安直飞敦煌只需要两个小时,杭柳梅打了个盹就落地了。走出航站楼,她回望“敦煌”两个大字,似乎和五十年前独身一人下火车时看到的一样。

而敦煌已经和当年完全不同。戈壁滩上新修的酒店恢弘气派,穿过它就如同穿过边塞的城楼,但没有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凄凉。再一拐弯就是林立的商铺,这就进城了。

干净的街道边除了饭店还有不少卖水果的摊贩,杭柳梅指着说:“现在正是吃杏和西瓜的季节,绣春姐,你还记得吗,那会水太苦了,咱们天一热就靠西瓜解渴。”

“怎么不记得,你刚来的时候一喝水就拉肚子,可把我累坏了。”祁绣春说完两人都笑了。

现在的敦煌比过去那个小县城扩张了数倍,但她们还是能分辨出当年的痕迹。

“小梅,你还记得这里吗,这儿是个糖盐局,就是你来那天我去买东西,结果把你错过了。”

“怎么不记得,不过后来你一去兰州它也就搬走了,没想到现在开了这么大的商场。”

“我就想吃糖盐局隔壁的那个米面店卖的烙饼,我后来走了那么多地方,都没找到比那家更好的。”

“每次来你都要买,我都吃腻了你还没吃腻?那你等回西安了我给你做。”

“你不懂,我那会在家里没吃过什么好的,来了敦煌顿顿管饱,第一次吃到那么软和的发面饼。时间过去太久了,就把它越想越好,其实一直吃不到才是最好的,真要吃到了,肯定也没当年那个感觉了......”

放下行李,两人都说不饿,也不想休息,激动得只想出去转转。于是蒲芝荷和小麦应了她们一起到党河边散步。走到一处精致的仿古小楼前,杭柳梅擡头念出上面的几个大字:“敦煌书局。咱们进去看看吧?”

里面摆放的全部都是和敦煌相关的书,杭柳梅和祁绣春便挨着书架寻找老同事们的名字。蒲芝荷和小麦在另一边闲庭信步,一个特别的封面引起了她的注意。

“小麦你看,这不是你送我那本书吗,井上靖的《敦煌》。”

“确实,”小麦猛地想起自己夹在里面的信,顾左右而言他,“你开始读了吗?”

“还没呢,你刚送完我,咱们就出发了。不过你放心,书我带着,一闲下来我就会看的。”

这话说得让小麦提了一口气,幸亏奶奶奔过来说肚子饿了想吃饭,把他俩拉出了书店。

要说在敦煌吃什么,那杭柳梅和祁绣春比两个年轻人要在行多了,她们不偏爱那些网络上出名的馆子,重要的是吃地道的味道。于是几人坐在了驴肉黄面馆里。没一会四人面前就各摆了一盘,淡黄色的面条上淋着豆腐丁炒的浇头,酱驴肉被片成片另放在一个盘子里,夹起来放进调好的蘸水就可以吃。

蒲芝荷尝了一块,驴肉似乎没有特别的味道,如果不说,她也可能以为是酱牛肉。但黄面确实名不虚传,面条有嚼劲,浇头提味,难怪令杭老师心心念念。

“芝荷,你是不是说你还没来过这边?我跟你讲啊,来了以后不喝杏皮茶是不行的,而且这里每家熬的杏皮茶味道都不太一样,怎么样,你们尝尝?”祁绣春说完就招手找服务员。

“还有甜胚子,”杭柳梅急急咬断面条提醒,擡眼一看问,“诶,你们刚在那里买书了?”

原来是小麦送的那本《敦煌》从蒲芝荷的包里露出了一个角,她把书拿出来递给杭柳梅:“这是来之前小麦送我的,您有兴趣就先拿去读。”

服务员端来四杯杏皮茶,没拿稳洒了一桌子,其他人大呼小叫,杭柳梅被惊得把书也掉在了地上,小麦的情书随之落在一旁。别人不认得那张纸,她杭柳梅从头到尾读了两遍能不认识?她弯腰下去赶紧把书和信都拾起来,擡头看众人都忙着收拾桌子,便手脚利索地把信夹回扉页还给蒲芝荷:“我不读了,老花眼现在不爱看。但这本书写得特别好,你有空好好看。”

蒲芝荷没有当回事,但小麦听懂了,他睁圆了眼睛看奶奶。祁绣春看这祖孙俩神色怪异,张口就问:“你们俩眼睛怎么了?迷沙子了?”

杭柳梅岔开她的注意力说:“一会吃完了去哪?”

“不去研究院?”

“约的是明天一早。”

“你现在这么大排场?”

“我说的是咱们预约的票是明天一早。我只给院长说了咱们回来,可没有惊动其他人。“

祁绣春听到这又笑了:“以前想进就能进的地方,现在倒还要买票了。”

杭柳梅摇摇头:“也算是好事,咱当初盼的不就是莫高窟能有今天吗。”

“那下午去爬鸣沙山吧,今天天气好,可以看日落。”

两片石墙拥着飞檐青瓦,正正立在连绵的沙山之前,就当作是鸣沙山月牙泉的大门了。现在是旅游旺季的末尾,放眼望去满是游人。一只只骆驼源源不断地把人拉到远处,顺着它们行进的方向看去,一条蜿蜒的队伍缠绕住了山脊。

蒲芝荷看杭柳梅盯着骆驼看,上前问她是不是想玩一把。

杭柳梅摇头:“我不坐,骆驼都太瘦了,一换毛,皮包骨头看得清清楚楚,更凄惶了。唉,它们被这么绑着见天地就在这来回走,我们当年也不这么虐待骆驼。”

说话间正对面就有一个身形魁梧的高胖男人要往骆驼背上爬,但和工作人员不知因为什么吵了起来。杭柳梅看他选中的那匹小骆驼一双大眼睛水汪汪地可怜,边走近边高声说:“你这么大的个子要骑也选一只壮一点的嘛,人家要是不做你的生意,还不如就算了,光骑一圈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到前面去爬山看月牙泉夜景。”

其他三人怕杭柳梅惹上事情,赶紧跟上,对面的两个人也转过身来。工作人员仿佛还不乐意杭柳梅横插一脚,立刻反驳:“怎么不做他生意,我是不让他两个人骑一只,他想玩的话和孩子一人买一只才行!”

那个男人已经满头大汗,工作人员催促:“你还玩不玩?后面的人可都排着队呢,我们这都是不等人的,你不坐的话赶紧下来。”他气得龇牙咧嘴把孩子从骆驼背上抱了下来,一扭过头,看到杭柳梅时却惊得长大了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