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生离 - 春满月圆 - 夏日眠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女生言情 > 春满月圆 >

第四十二章生离

第四十二章生离

孩子出生第四天,老姜终于赶回来了。他一进病房就看到杭柳梅坐在床边弯腰拍孩子哄睡。

“小梅!”老姜喊了一声跑到她们面前,带来一阵充满凉意的尘土气,走近后看清杭柳梅发黄的面色和浮肿的眼皮,他就知道她过得不好。

杭柳梅刚还冲着孩子笑,看到老姜反而愣住了,转眼就嚎啕大哭起来:“你出个差出到哪去了!你怎么才来!我生的时候你都不在。”

老姜一下子也红了眼眶,一直摇手哄杭柳梅:“别哭别哭,她们专门交代我了,坐月子不能哭,一哭眼睛就哭坏了。你看你的眼角怎么回事?怎么都是血红的?是不是生完孩子哭的?”

“才不是!那都是生孩子太用力眼球充血了,医生说得等自己慢慢好。”杭柳梅不管不顾眼泪越掉越凶,护士进来查房喝住她:“再哭可就回奶了!你娃就饿肚子去吧!”她的呜咽声立刻打住,抽着鼻子平静下来。

“就知道你也不是来看我的,你看吧,你儿子在那。”杭柳梅冷言冷语指了指孩子,老姜凑过去端详:“这么好的孩子,这就是咱们俩的孩子啊,这孩子真好。”

“你是看孩子,不是挑西瓜,你抱抱你儿子呀。”

老姜刚想伸手,又立刻缩回去,转身出去洗了把手,回来的时候边走边把手上的水在裤子上擦干,手背擦完了换手心,站在床边小心翼翼地试探着伸向孩子。

他一手举着脖子,一手举着屁股,把孩子平平地端了起来,然后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孩子不舒服,轻轻挣扎着动手动脚,老姜就感觉手上的那团软肉好像要滑掉了,急得问杭柳梅怎么办呀,你快接着。

“他是个娃,又不是原子弹,你你你,你怎么这样抱孩子呀!”杭柳梅站起身帮他调整姿势,“你也抱过莺莺,怎么现在又不会了呢。”

这下终于抱稳了。杭柳梅幸福地坐回床边,看着他们两父子。

老姜一边逗孩子,一边看妻子。杭柳梅身上的棉衣棉帽都是家里提前做好寄来的,很明显杭柳梅不如她们预想中的心宽体胖,衣服穿在身上大了一圈,她看起来就像花生壳里藏了只没长好的花生米。

老姜心里不是滋味,害怕杭柳梅看见,转过头捏起襁褓的衣边擦掉一滴泪。

杭柳梅很快就被接回研究所坐月子了。老姜像是有使不完的劲,一睁眼全是活。烧水、做饭、抱孩子、洗衣洗尿片,洗得老姜手上都裂开了细细的小口子,天冷水冰得骨头疼,老姜用胶带把伤口粘上接着干。

当时没有什么好东西,月子里能补身子的就是小米和羊肉。杭柳梅不愿意一直在床上窝着,自己爬起来熬小米粥和羊肉汤。做好了羊肉她让老姜一起吃,老姜说什么也不愿意,杭柳梅就故意不把骨头啃干净,都给他留在碗里。

老姜识破她的伎俩,吃了一次就不肯吃了,两个人你推我让,好好的羊肉汤都放凉了,还得重新去热。

休完产假就该上班了,带孩子成了两人最头疼的问题。敦煌没有保姆,也不是人人都有条件把老人接到这里来帮忙,光是住宿这一项就难解决。刚开始杭柳梅跑得多——她得给孩子喂奶。但临摹作画讲究全情投入,她总是这样中途打断,工作进度都拖延了。

没过多久她就回奶了,那就给儿子买奶粉吃,这样老姜就可以和她换班了。孩子渐渐长大,还是只能和莺莺当年一样绑在床边。老前辈劝杭柳梅这样危险,孩子现在会爬了,绕来绕去要是把自己脖子缠住就麻烦了。但她们当年也是这么做的。谁家有闲人,就帮忙时不时看一眼,要是没有,就全靠做父母的悬着一颗心,赌上运气,就这么无奈地养大了这些小人儿。

终于还是发生了一件事,让杭柳梅和老姜下定决心把孩子暂时送走。

他们的儿子和当年的莺莺一样,爬来爬去掉下了床,所幸没有摔伤,反而爬得更欢,自己一个人出了小院。恰逢同事不舒服回来休息,撞见这孩子往树林里爬,抱起他就去找老姜。附近有不少野狗野猫,要是中午没人,孩子就这么丢了或者伤到,他们俩这辈子都过不去这件事。

杭柳梅和老姜胆战心惊,于是商量好把孩子送到老姜的河南老家去。一样的农家小院,而且那边人多热闹,哥哥姐姐的孩子也大了,帮手和玩伴都多。

他们请了假,带着儿子坐上回乡的火车。杭柳梅说不上来自己是什么心情,孩子现在已经会踉踉跄跄地走路了,正扶着往上爬,想凑到窗边看风景。杭柳梅把他搂到怀里:“妈妈抱着你看,别捣乱。”

他不听话,在她怀里扭着身子要下地,杭柳梅把他放下,他又要自己去爬窗户。她就给他让出位置,由着他把小脸贴到车窗上。

大人觉得这趟车开得太快,小孩却觉得开得太慢。就要到站的那天,这辆车厢和外面的风景对他来说已经不新鲜了。但他适应得很快,似乎已经接受在火车上生活,终于可以乖乖地坐在杭柳梅腿上,让杭柳梅抱着他,给他指着外面的农田讲故事。

下了火车再坐公交,然后搭便车,回到老姜长大的小院。他十五岁出去念书,长年不在家,上次回来还是带着新媳妇拜祖坟。杭柳梅的公婆姑伯都等着他们开饭,给两人做烩菜揪面片。

老姜吃得唏哩呼噜,杭柳梅没胃口,边吃边给儿子喂面糊。婆婆端着碗看了她一会开口说:“小梅是不是生完孩子月子没坐好,头发不如上次来看着好了。没关系,我一会去给你换点芝麻,你们走的时候带上,补一补就好了。”

“当时忙得跟什么似的,也没顾上。”杭柳梅挤出一个笑容,低头刮着碗边。

大家看她现在还略有些精神搭话,就顺着这句聊起来。二姐在旁边说:“还是城里的女人好,你看这生完和没生似的,哪像我腰粗屁股大,从背后看就像个杀猪的。小梅你真得好好吃饭。把孩子放我们这你就放心吧,知道你们舍不得,有苗不愁长,娃不知不觉就大了,到时候再接走也是一样的。”

说完她就要抱走孩子,好让杭柳梅专心吃饭。杭柳梅没反应过来,擡起胳膊拦了一下,明白她的用意之后,又收回手重新端起碗。

二姐颠着孩子在饭桌边绕圈:“看这小子瘦的,你爹你妈把你留在这玩泥巴喽,回头你成个大胖小子,让他们认都认不出来。”

杭柳梅闻言,抿着嘴,眼泪一颗颗落到碗里。老姜看她这样,给家人使眼色,让大家装没看到。他站起身抹了一把嘴就把孩子抱过来,让儿子在自己脖子上骑大马,孩子被逗得咯咯笑,杭柳梅这才食不知味地吃完了饭。

晚上孩子已经睡了,两人就着煤油灯点毛票。

“要不,再给妈多留点吧?”老姜把他们带来的钱分成两份,一份给母亲,一份给二姐,这两人将来是带孩子的主力。

“妈年纪大了,有的时候不知道该给孩子吃什么用什么,老人过得也节省,还是再给二姐点吧,让她多留点心。”杭柳梅东一张西一张地分着,像是把自己的心也切成了片,东丢一片西丢一片。

老姜拿着钱先给母亲,她收下一半还给他一半:“不要不要,咱们这吃自己穿自己的,哪用得上这么多,你和小梅回去路上还是得带点,你拿走。”

“我们还有,这也不是只给带孩子用的,还有给你和我爸的,你俩平时也别太克扣自己,家里的东西该换的就换。咱家的案板都快裂成两半了,买个新的吧。”

盯着母亲收下钱,老姜又去见二姐。二姐家就在对门,看老姜半夜过来,她还有点吃惊,坐在床上继续纳鞋底:“咋了又?不会没憋着好屁吧?”

老姜把钱一拿出来,她就“哎呀”一声,把鞋底扔到一边,从床上跳下来,站在老姜跟前说:“你们两口子真是,心真重,这么大点孩子能花什么钱?还跟我们这么客气?你说你们俩真是的!快快快拿回去,你跟你媳妇说,咱们虽然都是农民,但绝不会亏待了孩子。”

“姐!我们不是那个意思!他是你亲外甥,交给你有啥不放心的。但他就算是个再小的孩子,他也累人,你们田娃也要念书了,你辛苦,你拿着。不然我俩心里不好受。”

“哎!行吧行吧,你们也别那么伤心,都是在自己家,又不是送人了。想孩子了就回来,现在不是也挺方便的。”

姐弟俩又说了一会,老姜告别回去的时候,杭柳梅已经哄着孩子睡着了。

两人思来想去,趁着孩子没醒来的时候走了。回敦煌的路上,杭柳梅不时流泪。直到了柳园的时候她还在对老姜说,再往前走就要回莫高窟了,咱们掉头就来不及了,我们还是把孩子接回来吧。

老姜摁着她的肩严肃地说:“小梅,可以,但咱们得想好了。要是接,那以后无论如何也要咬着牙自己带,再也不想送出去的事。我都听你的,可咱们不能再反悔了。”

杭柳梅在车站坐了半晌,站起来对老姜说,走吧,回敦煌。

再见到孩子就是一年之后。杭柳梅和老姜回到家里一个人也没有,问邻居,说出去赶集了。他们也跑出去,在半道碰见父母和儿子。这么小的孩子一天一个样,更何况他们一年没见,简直不敢相信在母亲怀里那个又黑又胖的男孩是自己的儿子。他两岁的年纪足有三岁的身量,挂着鼻涕,穿了条绒线开裆裤,看见杭柳梅和老姜一点反应也没有。

他奶奶指着杭柳梅和老姜对他说:“这是你爹你妈啊,这孩子傻了,咋不叫人呢!”

他抱住奶奶的脖子转过身去不看他们,奶奶拍了他屁股一下:“太久不见,认生了,这小没良心的。过一会就好了,这娃性格好着呢,和咱村附近这一片的都混熟了。”

回到家,奶奶要把他放下来,杭柳梅跟在旁边展开胳膊:“让妈妈抱抱吧?”

他还是不要,落地以后自己跑去玩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