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商业区
第445章商业区蕃坊是官府为了妥善管理蕃外来的舶商而建立的,存留历史已久,清净去的时候还在担心语言不通,但在坊门遇到第一个商人,打听后才知道他家在南粤生活了五世之久,语言基本没问题。
清净激动之下,拿出自己的图纸,小手颤抖个不停:“您看过番椒没有,坊内有没有人种植番椒?”
对方是个大食人,他先是抬头看了一眼来者的穿着,随后便笑道:“我知道坊内谁家有种,但很少,南粤人并不喜欢番椒,倒是一些富户会买去送人。”
清净点头,她明白这个年代番椒还属于奇珍异草,而南粤本地人不太能吃辣,以至于后来传到了长江中下游后,慢慢的有人开始尝试,但一开始也是当作药材来食用。
她直接开门见山,表示自己想买几盆,本来想说有多少自己都收,又害怕对方狮子大开口,便用了个模糊的字眼,“价钱合适的话就买一些。”
大食蕃人眼里瞬间闪过一丝精光,看得清净莫名的紧张,就如同一只肥羊等着被宰。
“两天后,在山海楼碰面,我带三盆过去。”
“价钱几何?”
对方意味深长给了一句:“到时详谈。”
清净无法,拉着陈用九的袖子离开了蕃坊,她皱了皱鼻子,眼底有着不安:“那人故意拖延时间呢,也不让我们进坊内寻找。”
指尖传来温热的触动,陈用九捏着她的手,示意她莫慌:“山海楼离市舶司近,不必担心对方刁难。”
“哪里是刁难的问题,我是在心疼银子。”
后世几块钱的辣椒要用几百两来买,她的心尖在滴血啊!
于陈用九的眼光来看,番椒本来就是贵重,不知未婚妻为何耿耿于怀,他们两个走到了崔家正在建设的家园。
因着有水泥后,建房子的速度比平常快了一半。
就以地板来说,这年头用黄土加沙子石灰石,搅拌均匀,铺一层夯实一层,再铺再夯重复操作,实在费功夫费时间。
城墙也是如此,以至于上万人服役劳作半年才能建成一座城门,效率低得可怕。
水泥路建半幅留半幅通行,如今一半俨然可以使用,县太爷正带着人试驾马车通行的情况。
几通试验下来,县太爷激动到要心梗发作,脸颊红扑扑,山羊胡子不断抖动:“绝妙绝妙,十天就能行走,效果不比青砖路差。”
最喜人的是,花费的工钱比青砖路少了一半不止。
县太爷看到走来的清净二人,激动之下,打算给清净一个实质的奖励,想来想去,问她:“赏你银钱可好?”
银钱不会太多,但好歹是一种荣誉。
清净看不上那点小钱,指着面前一大片荒地,“县太爷将这片地卖与小女子,就算帮小女子大忙啦。”
县太爷随着手指一看,思索了半天,最后回去找县丞主簿三人商量。
县丞和主簿是本地人士,一听这个提议,互相对视了一眼,县丞拍板定下:“就卖给她了,好歹许姑娘是大周人。”
县衙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为了招揽舶商,每一年十月舶商起航回国,县衙的人还得设宴送行,县丞宁愿是给许家送行,以后他到益州游玩还能有个接待的处所不是?
县丞的小算盘打得很响,在他同意之下,主簿跟着同意,县太爷便做个顺手人情将那片荒地批给了许姑娘。
清净的商业区建设正式启动。
动工那一天,罗少东家带着海船出发寻找胡椒苗。
十一月初三。
清净在陈用九的陪同下,带着素白到达山海楼。
山海楼是南粤的地标之一,官府设宴多半会定在这座大酒楼举行。楼下就是壕沟,可供航船驶入,一天十二个时辰,这里全然热闹无休。
大食蕃商如约而至,他带着三个仆从,每人手上端着一盆栽,用绸缎盖着,看不清里面的内情。
蕃商很实诚,他直接开腔:“番椒贵重,我是花了大价钱买下,一株一千两,不二价。”
“好家伙。”清净目瞪口呆,见过抢钱的,没见过抢得如此理直气壮的。
她盯着桌上的三株辣椒树,思绪在风中凌乱。
试图将价钱讲到一个理想的状态,开口便是砍九成,“三株三百两,我全包下。”
蕃商的仆从有个能听懂他们的话题,咧着嘴笑了出来,他应该是挺受到主家看重的。
仆从的语调带有浓厚的异域腔:“客人,您这价钱还比不上罗百万给的,卖给谁不是,我们还不如直接端到罗家去。
听说江南一带流行赏番椒,罗百万有个姐姐嫁到江南去,想必对方很乐意买下这份重礼。”
清净眼皮不抬,她只专注盯桌上的辣椒。
站在她身后的素白不满开口:“罗家若是想要,你们的番椒能留到今日?罗百万明显更喜欢香料,你这样的盆栽在他眼里就是杂草无疑。”
杂草二字激怒了仆从,对方眼里的怒意能喷出火来,若不是碍着主家在前,他能跨步来扇人巴掌。
清净杏眸微微抬,薄凉的目光如寒天腊月的冰雪,瞥了一眼仆从,对方一霎那低下了头去。
她冷笑,“倒是个识相的,好好说话啊你,我让你从栏杆往壕沟跳,你就是不想跳也得跳。”
这年头,贱籍本就是依靠主家给脸面,更何况大食的仆从,相当于买断的奴隶。
然而素白签的是临时的契约,严格来说,素白的地位等级要高于对方。
仆从涨红一张脸,霎时跪了下去,不敢再随意吭声。
清净见对面蕃商不做任何表示,面上笑意盈盈,似乎刚刚的冲突不存在一般,清净明白对方是不肯降价的。
一咬牙:“行,三千两就三千两,素白去钱庄取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