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车前草茶
第54章车前草茶
清净也没有多想,“低调成这样,想必也是不想给自己的孩子造成困扰吧。”虽然她并不清楚有什么困扰,这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许清野本来想说些什么的,最后只是摇了摇头,不再说下去。
三人买完东西,便回了三元村。
对于还不到黄昏,他们就回来的事,最高兴的莫过于三婶了,她第一时间抱着孩子过来寻找大侄子问清价钱几许。
“哟,看你们满面春风的,想必是找到了好的买家,快说说,总共卖了多少?”
许清野已经将所得钱还有收据给了爷爷去收着,听到三婶的话,眼神便看向了许老头的方向。
三婶一下就明白了,连忙抱着孩子过来找婆母说话,“公爹,婆母,清柔这孩子哭着要找爷爷奶奶呢,我这不赶紧抱过来,让她看看你们。”
清净正在将买回来的糕点分两份,一份给爷爷奶奶,一份给清川,听到三婶的话,又将清川那份给拿了一些出来,包给了清柔这孩子去吃。
三婶先是高兴地摸摸清净的小脸颊,“哎呦,还是一样惹人疼。”
还没说完脸色突然变了,一手夺过了清柔手中的糕点,也不管孩子要哭不哭的,三婶皱着眉头,问:“你们拿卖酒的钱买的糕点,还买了什么?”
许老太太是真的受不了这个疑神疑鬼的三媳妇,怒了,“田氏,你这心能不能放宽一些,几个孩子好好的,被你说成什么样的了。
这糕点的钱,是山夏给的,为了堵住清川这孩子的嘴,他昨天晚上闹着要跟去镇上,你也不是不知道啊!”
听到这里,三婶许田氏讪讪一笑,似乎也是觉得自己反应过大,连忙就要过来给清净道歉。
“抱歉啦,三婶这急性子,真是该打,原来是要给清川的,怎么好意思拿他的糕点呢。”
说是这样说,手中的糕点还是迅速地塞到清柔小手中,深怕等一下清川会过来抢夺似的。
清净内心叹了一口气,当真是各种无奈,她朝着清柔这孩子笑笑,“清川一个孩子也吃不了这么多,清柔似乎又长高了点。”
这个话题三婶喜欢,喜笑颜开的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就是就是,我也说她长高不少,孩子到了这个年岁,长高的特别快,饭量也跟着多了起来,幸好卖酒可以得一些钱,否则就该养不起他们了。”
清净笑了一下,没有应答。
三婶说完话,又到了婆母身边,就开始各种打探,“公爹,今天算是开门红,好头彩,咱们家赚了多少钱了?”
一双眼紧紧盯着那木匣子,似乎很想要用肉眼瞪穿这碍眼的阻隔。
因为有孩子在身边,许老头将口中的烟杆拿了下来,往地上磕了一下,随后就收好这烟杆,这才慢吞吞地开口,“你又不识字,也不会数数,跟你说了,整不明白,等山春他们从庄子回来,到时一同说了吧。”
三婶虽然心里有极大的意见,可也不敢违背长辈的意见,只得勉强笑了笑,自己找了一张凳子,随意坐了下来。
看这样子,就是想在这里等着分钱。
清净也不管三婶,将糕点给了爷爷奶奶后,就拿着清川那份回了自己的家。
一开院子的门,就看到清川带着清珂一蹦一跳的从后院过来,“姐,你回来啦,我的吉祥糕点呢?”
说完就绕着清净转圈圈。
清珂眼睛一亮,“我也要吃,清珂也要吃!”
清净先是带着他们去水缸处舀水给他们洗手,这才将油纸包递给他们。
一看到量变得这么少,清川不高兴了,“你不是说是一包桂花糕,一包如意糕,现在在我眼前的怎么是一小包啊?”
“这哪里是一小包,就是一包的量,给爷爷奶奶一包了,难不成你不想给爷爷奶奶么?”
“哦哦,是要给爷爷奶奶,可姐姐,我数了一下,少了好几块呢!”
清净失笑,“清柔在,就给了她几块,这几块以后给你补上,现在带清珂到屋里去吃,我去给你们烧水喝。”
清川和清珂两个哥俩好,自然是乐意互相分享,两个孩子再次蹦蹦跳跳地回了屋子去。
等到清净提着水壶进来给他们两个孩子倒水,才知道清川这孩子在教清珂认字,她笑道:“小小年纪,倒是好为人师。”
清川得意极了,“姐,要不是你学的比我快,不然我也能教你呢。”
不懂他的逻辑,清净也懒得说他,倒了两碗茶水,给他们一人一碗。
清珂小心地喝了几口,顿时皱巴着一张小脸,“这水有味道,不好喝。”
清川一看,连忙跟着喝几口,深感惊奇,“这是什么茶水,一点也不好喝!”
清净无语了,“这是用车前草煮出来的水,防中暑的,你们小孩子就喝一碗,再多了,也不给你们喝。”
说完也不看他们皱巴的小脸,提着茶壶到她娘亲的织布间去送茶水。
织布的时候,不好分心,清净也没多说话,添完茶水就离开了。
随后便来到她哥的书房,新建立的书房,里面空旷旷的,桌上是清净从外祖家里带回来的几本书,包括《近奉帖》这本书。
她没事的时候,就会琢磨书里的字形,就像她大表哥说的,等到哪天琢磨通透了,于书法上,就一通百通了。
看的入迷的时候,清川过来敲门,“姐,爹他们回来啦,在大伯家里,你要不要过去看看?”
清净点了点头,“要的,今天三婶是要拿钱的。”
关于接下来如何卖掉剩下的酒,也要商量一下才行。
刚走进院子,就听到三婶急切的声音,“山秋,你快过来,酒钱已经有了,就是不知道赚了多少。”
三叔神情略微疲惫,恐怕是在庄子劳作,到现在还没缓过来,清净就想着中午煮的车前草水,转头急急忙忙回家去提水壶。
恰巧碰到许季氏出来,清净就说了,“娘亲,爹回来了,在大伯家,我提水壶给他们添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