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人才
第217章人才
清净去了她兄长的书房,“哥,最近几天怎么不见你出院子走走?”许清泉仍然是有条不紊用左手提着毛笔练字,头也不抬便回了句,“我学妹夫修心之道,一个人待着更能悟出点什么来。”
听得清净多有无语,“哥,你千万不要走歪了,哪天要是遁入空门忘门,那就是陈用九的错。”
许清泉失笑,“妹妹,我明白妹夫为什么要送你四书五经了,你比当下的很多儒学文人更适合看四书。”
“不懂哥你在说什么。”
许清泉给清净细细解释一番,“如今儒家对释道二家多有排斥,若是知道哪个文人在研看释道之书,必是谴责,再来是徐徐劝导回正道。”
这种事对清净来说,有点难以理解,“先秦时期百家争鸣,也不见有这般的水火不容。”
许清泉摇了摇头,“我们没在先秦时期待过,是否水火不容,不得而知,但各大家之间是有所比对的,就如最为神秘的阴阳家邹子,最后也是偏向了儒家之说。”
清净听得津津有味,随口来了一句,“那也是先秦时候的儒家啊,又不是大周如今的儒家。”
一句话让许清泉久久回不过神来,“妹妹的意思是,我们如今学的儒家之说,和先秦时候相差甚远了?”
清净点了点头,前辈子听过不少讲坛,“从秦后就开始变味了。”
许清泉手一抖,滴落的墨汁晕染了半张纸,他就这样怔怔盯着清净出神,“为何妹妹会有此一说,是用九给你讲解的?”
搬了一张椅子过来,放到了书桌前,清净摇摇头,随手翻开了《论语》第一页。
“哥,你不必吃惊,每个时期的文人对于《论语》都有自己的见解,孔圣人又没有一字一字给做出详解,经过一千多年了,有曲解是很正常的事,毕竟咱们又没办法当面去问孔圣人。”
清净看了一页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的便合上,再去找了《大学》出来,指着其中一段,说道:“哥,我举个例子吧,这书里面只抛出了一句物格而后知至,可全书根本就没有解释过,什么是格物。”
以至于后世心学和理学为了这个定义,吵了几百年。
许清泉手臂上的鸡皮疙瘩瞬间立了起来,“这话只能咱们私下里说说,千万不可给第三人知道了。”
他看到自家妹妹不以为意的神情,再看到她随手将合上的书本放到了原来的位置上,顿时有点明白,为什么陈用九要追着清净让她熟读四书五经。
这孩子堪称是人才。
缓了一刻钟,许清泉才将烦烦扰扰的思绪压下去,笑了笑,“我以为你在屋里只喜欢裁剪那些小玩意,没想到真看进了书本,还看得如此的熟悉。”
“哥,你不知道啊,陈用九可太烦人了,每次见面都要问我看了哪些书,我要是不看,他就要板着一张脸说教,哼,我才不是怕他,我只是不喜欢听他念叨。”
许清泉笑着摇头,“用九对你当真是上心了。”
清净赶紧将话题拉回来,“哥,用九不就是释道二家都在学,那这样会影响他以后考功名么?”
“该是不会,没有听过好佛老就不能考试的,我看用九这样也不是好佛老的样子,或许只是觉得新奇吧。”
听到如此,清净放心多了,“为什么大周的儒家会排斥释道呢,各安其事不好么?”
“说来话长,”许清泉挑了个明白一点的,“儒家讲究经世致用,在他们看来,释道则是避世心态,倘若让释道不断壮大,人才不出世,何来的治国平天下?”
清净一开始担心自家兄长因名额被抢,心态会崩溃,听着这话,觉得自己想多了,兄长从小受儒家理念影响甚深,一时半会是不会被打击到的。
心里有底后,清净就说出自己的来意,“哥,你要不要趁机会出去走走散心,别担心钱,等官府文书下来,订单不会少的,咱们家以后不会缺钱的。”
一斗酒卖一贯钱,除了房地产外,再也没有比这个更一本万利的生意了。
许清泉愣了一下,笑着谢过妹妹的好意,“出门暂且不用,等考中了秀才再去游学也来得及。”
他接着说道:“这几天我想了很多,人这一生其实并不就一条科举之路。”
看到清净眼里的担忧,他笑着安抚,“先别急,我没说以后不考,以前太专注于学业,以至于和你们都没能好好聊一回,这次回来看到家里人都在忙着酿酒,我真是学到很多。”
“只要寻得有事可忙碌,哪里有伤春悲秋的时间。”
清净替自家哥哥高兴,“对嘛,不过我每次看到哥你天天捧着书在背诵,当真是头大如斗。”
“没办法,四书中至少要做到倒背如流才行,否则县试前三场就过不了。”
听到这话,清净就不敢再说下去。
冬至前两天,应河县的洪都头带着府城的酒行来三元村许家坪拉走了五十坛酒。
洪都头离开前将先前的六十坛酒还有这次的五十坛酒给清算了,“文书下来了,你们的酒往后可卖一斗一贯钱,记得,不许私自往上加,倘若要再加钱,只得是益州省城的酒库往京城朝廷上报。”
以王县丞的意思,京城酒库那边他来想办法,如今以徐徐图之为佳,先将益州打点好才是。
许老头连连点头,表示一定不会随意加价。
清净对于京城的酒价多有好奇,“那里有超过一斗一贯钱的么?”
洪都头笑道:“亲近天子脚下自然是最好的,就说这贡酒吧,外面哪里买得到,有价无市。
超过一贯钱的名酒自然是多了,哪天你们去京城瞧瞧就明白了,大酒楼数不过来。”
许家的人都出来送官差的马车,洪都头让他们再多酿一些出来,“这次的五十坛酒是用来探路的,酒宴过后,如若没猜错,王县丞的人会送你们去一趟府城,到时便直接入了安庆府酒行。”
只有挂靠在安庆府酒行之下,许家的白酒君莫辞才能有机会去省城参加评酒会,这也是王县丞不遗余力推举君莫辞的原因。
倘若君莫辞能夺得个名声,那他就能跟着沾光,得个酒中伯乐的美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