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劝学
第157章劝学
清净气不过,抱着书,上前一步,离陈用九只有半臂距离,她同样压低声音,“我哥都证明了,我从小就聪慧,怎么你就不能接受这个事实。”“我也希望事实就是如此,可于卦象而言,你是疑点重重。落水后醒来开了窍,这样的事例,我只见过你。”
想起这人还专门给自己准备四书五经,清净释怀了,误会就误会吧,反正她不痛不痒的。
幸亏这人是个嘴严的。
守院子的老婆婆过来说饭菜准备好了,是否现在开饭,琳姐儿不太好意思,连忙起身,
“跟着过来已经是厚脸皮了,哪里还能再蹭饭吃呢,今天太谢谢三娘,回去我绣个手帕送您。”
琳姐儿要走,清净和杨小雅自然是一起跟着走,然而陈三娘说什么也不让她们走。
“就吃一顿饭的功夫,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快入座,不然饭菜就该凉了。”
陈三娘太过热情,琳姐儿推辞不过,只能尴尴尬尬带着两个小女孩重新回到桌子旁。
其他人有意让出了陈用九身边的位置,就是要让清净入座,有长辈在场,清净哪里敢反驳,乖乖就座。
心里一直在纳闷,他们二人只不过是定亲,又不是成亲了,怎么可以堂而皇之坐一排呢。
在陈用九面前,她就餐毫无压力,但有陈三娘在,她不好意思大大咧咧,吃的那是一个斯文。
好几次都惹来陈用九略微探究的眼光。
等到用餐完毕,陈三娘脸上的笑意是不间断,“阿九,你有什么事就去忙,我们喝会儿茶等下再走。”
陈用九默默看了一眼清净,“有事同你说,随我走一趟。”
这下,连陈三娘都有点不淡定,试探一问,“阿九,有什么是不能在堂屋这边说的?”
陈用九摇了摇头,“她有些字不认识。”
听得众人是莫名其妙,琳姐儿赶紧帮忙描补几句,“许家坪都在说清净识字快,但再怎样快,还是得有个先生教才行,这些日子许家忙着建酿酒坊,想来是没找到人可以问。”
陈三娘假装一个恍然大悟,顺着对方的台阶下,笑笑,“是这样没错,那我们就等等。”
清净已经尴尬到整个人都木了。
来到陈用九房间,对方也不关门,就示意清净落座,从书桌上捡了一本书过来,“四书五经你看到哪里了?”
“一本都没看。”清净木着一张脸,语气平平。
陈用九皱眉,在她对面落座。
“《金刚经》看了没?”
清净:“……”
一看神情,陈用九便知对方又是没看,眉头紧拧,“我见那天你念《道德经》还挺顺口的,想来是曾经看过,这卷书是我抄的,先暂且给你。”
清净低头看着面前的书卷,字体飘逸洒脱,忍不住夸赞一声,“你字写得真潇洒。”
听得陈用九怔了。
“我外祖曾经说,字如其人,怎么你字是洒脱的,可脑袋只有一根筋呢。”
陈用九:……
不顾对方一言难尽的表情,清净乐呵呵收好书卷,“你这么上赶着送我书,不收都说不过去,谢了。”
见没有别的事,担心陈三娘她们会多想,清净就起身要离开,陈用九送她出门,再三叮嘱,
“书给你,是要去看的。月底放假,我会再问你一次的。”
清净朝他翻了个白眼,“我知道自己聪慧着,可我不考科举啊,你何必苦口婆心劝我看书呢?”
说完这话,她突然想起了,在没有开窍之前,兄长也是常常问她要不要识字。
狐疑看了一眼陈用九,“难不成文人的毛病皆是一样,看到聪明的,就想劝学?”
陈用九面无表情,“我是怕你走歪路,倘若你是个愚笨的,我还会高兴点,至少兴不起风浪来。”
清净撇了撇嘴,“不和你说了,真是没几句好话。”
回到堂屋,陈三娘见到她,明显的松了一口气,看得清净心里想笑,感情在长辈眼皮底下,坐一起是没事,但若是不在眼皮底下,就有问题了?
出门的时候,老婆婆出来送她们,在上马车之际,小道上走来三个穿着华服的男子,神情萎靡,走路不太稳当,清净眼尖,一下就看到了杨溪桥,杨蕴儿的兄长。
就听到老婆婆低声对陈三娘说道:“杨家小子,连续一个月都这样了,天天晚上出学堂,午时过后才回来。”
陈三娘微微吃惊,“学堂的夫子都不管的吗?”
老婆婆摇头表示不知,“没打听过,杨家小子身边的两个后生,一个是镇上姚员外的小子,另一个则是县城上面下来的,原因听说是与人打架,只得下到镇上来避一避。”
清净越听越觉得这个老婆婆真不一般,在现代,那就是眼线般的存在了。
陈三娘倒是瞬间明白了,“县城下来的,恐怕夫子也是拿这些纨绔没法子,这才睁只眼闭只眼。”
随后再次叮嘱了,“一定要让阿九远离他们三个,这个节骨眼还在外面鬼混,恐怕明年下场无望。”
看到清净眼巴巴望着老婆婆,陈三娘便笑了,“你放心,用九会跟你兄长提醒的。”
清净顿时放心了。
马车经过三人身边,清净听到了杨溪桥砸吧着嘴嚷道:“寂寂姑娘太让我怜惜了,老子一定要救她出火坑,梁兄,你得帮我才行。”
被称为梁兄的男子嘿嘿一笑,清净没听清他说什么,但从他笑声中,便可得知,一切就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