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砖头
第158章砖头
这次,换清净和杨小雅两人面面相觑。杨小雅哈哈一笑,试图掩混过去,“就平常炖鸡鸭的药材。”
琳姐儿毫不怀疑,笑道:“你们杨家庄家家都会种药草,厉害着,看你年纪轻轻的,都能大着胆子去买药草了。”
杨小雅赶紧解释几句,“婶子,杨家庄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种药草的,得经过族长同意才行。”
琳姐儿皱眉,到底没再说下去。
“清净,前些天,你们许家坪的人去向杨家庄讨回药费,我听说你得罪了杨家族长,以后出门尽量避开杨家庄那条小路,杨家族长心胸不宽大。”
清净谢过陈三娘的提醒,“上次打架,估计已经得罪狠了,不差这回了。”
“婶子听说,有人对你冷嘲热讽,说用九不给你撑腰什么的,你千万不要放到心里去,
用九目前专注于读书不在村里,以后你要是有什么麻烦,过来陈家,找哪个都行,会给你撑腰。”
听着陈三娘一本正经的解释,清净当真是被雷到了,赶紧替自己解释几句,“我没有放在心上,跟她们都不熟,就当她们是路人甲乙丙,影响不到我的生活。”
听得陈三娘不断赞赏,“年纪轻轻,就有这份定性,婶子替用九这孩子高兴,他平常话不多,心是好的,可就怕女孩子会误解他。
你一看就是个明事理的,难怪老祖宗看你一眼就要指下你,老祖宗的眼光终究比我辈高多了。”
就差指明老祖宗的眼光比陈族长上层次了。
琳姐儿也帮忙说了一句,“沉默寡言的人是比较吃亏,幸好清净还挺能说的,这样两人待一起也不会无聊。”
听得杨小雅对她不断挤眉弄眼,清净讪笑,实在不知要如何答复,她和陈用九待在一起,真没觉得陈用九沉默寡言啊!
整天板着一张脸对她说教,清净是真的怕了。
到了医馆,陈三娘和琳姐儿便在车上等着,多少让清净二人松了一口气。
见到药童小姜,清净就将抄好的方子递给他,“姜小大夫,你看看这些药材都能在医馆买到么?”
小姜只那么一扫,便笑了出来,“当然可以的,但诸如鸡子白,猪胰等这些就要你们去菜市场买了。”
杨小雅大喜,“可以的,麻烦小大夫了,多少钱都没问题。”
为了变白,她真是拼了。
药童小姜失笑,“价钱确实不便宜,但我们医馆是公道的。”
随后他偷偷透露消息给清净她们知道,“你们这方子,镇上富商姑娘家都会过来让我们配,还说了,方子不外露,嗐,这方子就在书上嘛,她们是真当以为世上人不识字么!”
清净直接被逗笑,“她们可能以为镇上没人能买到千金书吧。”
小姜将方子给了掌柜去算钱,自己则是熟练抓药,看到他动作如此麻利,杨小雅啧啧称奇,“一看就是抓习惯的,镇上姑娘到底有多少户来抓过这澡豆方。”
“一想到她们从小就用这方子,我当真羡慕不已。”
清净安慰她,“现在你也能用了,等你赚了钱,以后一天用三回都行。”
这提醒了杨小雅,“费用不便宜,我得加紧时间多绣几幅手帕来卖了好换钱。”
清净皱眉,“你熬了几天绣一幅手帕,顶多卖了十来文钱,还得费心思去想花样,值得么?”
“价钱不一嘛,我那幅牡丹手帕就卖了六十文钱了。”
“可你买彩色丝线的价钱同样也贵啊。”
“确实,”杨小雅叹了一口气,“赚钱好难啊。”
“其实不难的,就看有没有这手艺罢了。”
杨小雅不同意,“我有刺绣的手艺,琳姐儿也有刺绣的手艺,镇上会刺绣的人就更多了,能依靠绣艺赚钱的人,很少呀。”
“那是因为会的人多啊,你看会烧木炭的手艺人,同样那么多,一斤木炭夏天不到五文钱,烧木炭很辛苦的,一窑就赚几百文钱的辛苦费,还不如摆摊呢。”
随后清净又自言自语了句,“可是摆摊也看老天心情,不稳定。你看医馆的大夫,肯定不缺钱……”
杨小雅心有戚戚焉,“是啊,最有钱的莫过于医馆了。会医术的大夫太少了。”
清净点头,“所以你得会有别人不会的手艺才能赚到钱的。”
“我只会刺绣了。”
清净看着抓药的小姜背影,沉默不语。
付完钱,问了小姜配方的一些问题,小姜私下跟她们嘱咐,“方子上写着晒干,一定要晒到完全没有湿气才行的,不然以后储存容易发霉。”
小雅连忙再问:“姜小大夫,那要用什么储存比较好?”
“铜盒木盒瓷盒都行,要是家里有黄金白玉那更是可以。”
清净突然就想到了蛤蜊油,用贝壳装的护肤膏。
三元村的河道很多,里面就有许多长贝壳的,除非是荒年,否则很少人会想煮来吃,据说肉质不太好吃。
也有人说香料和猪油放得足,炒来吃挺不错的,这年头村里人哪里会舍得放太多香料油脂呢,有这个功夫,去镇上买点小吃更实惠。
回到家里,清净一直在琢磨着用贝壳装胭脂膏的可行性,思来想去,觉得目前最该蒸馏出消毒酒精来才对。
有了消毒酒精,酒坛就不用一遍遍用热水烫过消毒,完全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问题是,她知道如何获得高度数的蒸馏酒,却不能检测出是几度,毕竟没有仪器。
消毒酒精是有百分比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