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多管其下之策 - 大秦元和皇朝 - 天壹荘荘主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秦元和皇朝 >

第174章多管其下之策

王绾捻须而笑,“由此观之,时机必在六国大定之时。”

站在一旁的李信暗自心惊之余,亦暗自庆幸。然而目下他似有些后悔,正在思谋是否改日前来之际,后方传来元成声音。

“王上已至。”

稍许,嬴政在前,扶苏随行左侧,与嬴政相差两步之隔,先后来到王绾等人身前。众人入殿后,依次落座。

李斯自左侧袖口取出两份奏疏,“禀王上,律令编纂已毕,请王上示下。”

嬴政回道:“今日召众人前来,所为两事,羌族内乱、西域诸国如何决断;寡人欲前往中原暗访,政事由丞相、廷尉、国尉四人议决,萧何、曹参、郦食其三人辅之;扶苏自翌日始,随丞相修习政务。

看向李信,“李将军所为何事?”

李信拱手回道:“臣为西域之事而来。”

嬴政看了下李信神色,不再追问。

王绾拱手一礼,“日前虽因冯渊而知西域非蛮荒之地,亦只限于此矣。臣奏请王上:三载之期,平定西域。目下,趁机收服羌族,设郡治之;派人出使月氏、乌孙两国,宣示大秦与之通好之意,行分化、离间之策;下岁,降伏乌孙、月氏两国;而后借两国之地平定整个西域。”

李斯看向上方,“以丞相之策,此策若大成,少则五年;多则十年。皆因西域之地与匈奴相近,胡俗甚重,若设郡立县,恐适得其反;若行怀柔之策,亦有后患,或可两策杂之。”

“属实难为。”....“西域较之戎狄,更为难矣。”

众人皆深以为然。

嬴政看向扶苏,令其开口。

端坐于王绾、隗状身后的扶苏拱手回道:“丞相、廷尉所言甚是,儿臣无异议。此亦惠文王平复义渠之法,然西域与义渠亦有不同,朝廷需调军驻守,由中原迁移农户前往西域,待中原新政大成之际,亦为西域平复之时。”

至此,众人皆无异议,同时拱手,“臣等附议。”

孙修远拱手问道:“请王上示下,新农具是否继续铸造,发放关中、中原诸郡。”

略作思忖,嬴政当即决断,“应对齐国变法之事交于顿子、姚贾、陈驰三人处置;丞相征召采金人随廷尉、郎中令前往东都;左相前往巴蜀,探寻矿脉,择址修建水利模仿、农具铸造坊;

廷尉、郎中令前往东都,颁行彻查吞没民田诏书,与民宣读律令,即刻查办;扶苏随丞相修习政务,萧何、曹参三人辅之;司农督造新农具五万副,发放关中诸郡。

李信将军留下。”

“唯。”

众人拱手领命,起身离席。

待殿门关上,嬴政看向李信,“将军前来觐见,所为何事?”

李信断然拱手,“禀王上:之前臣确有一事,臣于辽东之时,亲耳听闻冯渊所述练兵之法,遂借回咸阳复命之机,向王上奏请留在加入玄甲军,为吕胜裨将亦可。

然目下羌族内乱,臣亦想领军出战。”

嬴政看向扶苏,“你是何意?”

扶苏看了下李信后,灵机一动,拱手回道:“王上,编练虎贲军时机已至,请准允李信将军所请。

令冯渊即刻前往巴郡,择址兴建大营,待李将军平定羌地,由李信任虎贲军主将,编练新军。”

嬴政目光移至李信处,“不知将军何意。”

李信慨然拱手,“听凭王上决断!”

激动之色溢于言表。

嬴政亦是欣喜,“如此,命将军为平羌将军,羌瘣为裨将,领军三万,即刻前往冀县。”

略作思忖,续道:“此番平羌之战不同以往,必异常艰难。羌族生性勇猛,中原大军不宜轻动,你等唯一倚仗,乃自身智谋,可战则战,不可战亦不战。羌族若平,亦锦上添花,若难平,亦无妨。”

李信豁然起身,走向前方,慨然拱手,“我秦剑出鞘,必饮鲜血,此战若败,甘受军法处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