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孔家来人
王贲接过铜管,“董青,即刻为来使预备膳食。”
男子拱手施礼,“多谢大人。”
跟随董青离开,王贲众人重新返回座位。
坐在右侧的吕平回道:“将军,儒门势大,淳于越众人久居临淄,稷下学宫皆为其掌控,还需从长计议才是。”
在其左侧的邹硕接过话头,“细细说来,而今天下显学,皆源出儒门,新政之事若得孔门弟子相助,则事半功倍。”
坐在左侧座位的马兴俯身问道:“若论渊源,管子可谓齐国兴盛之祖。”
似又觉得不妥,随即看了下邹硕。
邹硕续道:“大人所言不差。然管子之学与儒门之学实无法相较也。管子之学与法家之学相近,乃富国强兵之术,非治世之道。”
“原来如此。”
马兴、王贲拱手道谢,“多谢先生。”
院外,走在左侧的晏绥看向右侧窗口,“未曾想过,这位竟已前来临淄。”
走在中间的孔忠回道:“家主所言,可是齐地计然家掌学,邹夫子?”
晏绥颔首默认,“正是此公。传言此公早已不理世事,教授弟子之余,整日于山水为伴。”
孔忠捻须颔首,“夫子大明之人也!”
四人拾级而上,走入房内。
晏绥上前一步,“两位将军、先生,此乃孔门掌学孔鲋夫子长公子。”
看向王贲、马兴、吕平三人,“公子,这三位乃是王贲、马兴将军、莒县吕氏家主吕平先生。”
四人豁然起身,众人互相见礼后,拐入右侧茶室。
孔忠自怀内取出一枚铜管递给王贲,“王将军,此乃家父呈送于临淄官府信函。”
王贲迅速拆开铜管取出帛书阅看。
少顷,王贲将帛书递给马兴,“家主之意在下已知,若先生可等些时日,在下即刻遣人返回咸阳,上奏王上,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孔忠自是知晓王贲用意,拱手笑道:“无妨。在下于临淄尚有宅院,正欲停留些时日。”
坐在左侧的邹硕拱手问道:“先生,天下初定,新朝将立,不知先生对新朝治道有何见解?”
王贲三人亦看向孔忠。
四思忖片刻,孔忠回道:“先祖所传之学,正是治道之学。然各门弟子皆存优劣,先祖之学亦然。儒门八分,各得一隅。”
吕平回道:“天下纷乱五百载,治道之学亦因时而现,今时之民非古时之民。”
孔忠颔首赞同,“天下若得大治,自是需长治久安之道。”
王贲俯身问道:“先生,自周室东迁,诸侯并起,直至今日战事方才止歇,王贲敢请先生拆解,此长治之道何在。”
孔忠微微打量着众人神色,随即,拱手笑道:“在民心思定,在人伦纲常。”
王贲大笑施礼,“多谢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