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武行2:平步青云》(14)
14.龙虎相争
此刻虹口道场内,崛内干城脱下了一身军服,换上了纯白的道服,端坐在格斗场中央。眼下日方在上海滩增派了人手,名义上说是为夺取上海滩,进而战胜中国做准备。可实际上崛内干城清楚得很,包括自己在内,驻扎在上海滩的势力不过是日方留下的点,通过这些点不断的扩张势力,以点带面,这才是日方真正的目的。毕竟中国实在是太大,且不说日方国能不能短时间攻下中国,就算攻下中国之后,这么大的一片土地,想要守住也绝非易事,即便是以华制华的策略,恐怕也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思索至此,崛内干城才渐渐明白,美治郎长官为什么会说出那样的话。 “听说崛内干城君是武道家?”数月前,参谋本部总务部长办公室里,梅津美治郎看着面前这位身材健硕的军官,眼前一亮。
崛内干城立刻恭敬地回答道:“是的,部长阁下,我这次回日本来,也是为了寻找优秀的武道家跟我一起,前往上海滩虹口道馆。”
“辛苦崛内干城君!”说话间,梅津美治郎竟是走上前来,热情地与他握手,这让崛内干城一时竟有些无所适从。而梅津看出了崛内干城的惶恐,使劲拍了拍崛内干城的肩膀:“崛内干城君,现如今帝国已经在着手全面进攻中国,可是中国地大物博,要想在短时间内打垮他们,单凭强大的军事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像崛内干城先生这样的帝国军人就必不可少了!”
“我?”崛内干城一脸诧异地看着眼前的部长,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未曾有过深交的长官会对自己寄予厚望。
“是的,想必崛内干城君知道,现如今我们对于中国的战略,已经开始倾向于以华制华,毕竟中国这个猎物实在太大了,可就算是这样,要想让中国完全臣服在帝国脚下,还是远远不够的。”说到这里,梅津叹了口气。
崛内干城听了梅津的话,眉头微微皱起:“还请部长阁下赐教。”
梅津语气顿了顿,继续说:“若要一个民族完全的臣服,不仅要从武力上战胜,更需要从精神上战胜。”
崛内干城听了梅津的话,眉头渐渐舒展:“部长阁下的意思,是要从精神层面完全征服中国吧。”
梅津微笑着点了点头:“正是如此,看来崛内干城君是个明白人。没错,以华制华固然重要,但这样也只能从武力层面打垮中国,可若是精神层面无法完全征服中国,那么对于帝国的长久统治是有隐患的。近代以来,英吉利也好、葡萄牙也罢,他们纷纷占领殖民地,但是殖民地内的起义却也是层出不穷,这些起义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动摇统治,却也为他们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不利。所以我们大日本帝国就一定要以史为鉴,强化精神的征服,所以我才说,像崛内干城君这样的人是必不可少的啊!”说到这里梅津拍了拍崛内干城的肩膀。
崛内干城听了梅津的话,不住地点头,可心底也生出了一丝疑惑:“嗯,承蒙部长阁下赐教,但属下愚钝,还是有一事不明。”
梅津开口道:“请讲。”
“刚刚部长阁下所言精神之征服,实在是控制中国的必要之举,但我等不过是一介武夫,对于这精神之征服,又如何必要呢?”说话间,崛内干城的眉头再次微皱。
梅津听了崛内干城的话,嘴角微扬:“我对中国虽不甚了解,但也听闻中国武学可谓历史悠久,如此想来,中国人一定对武学十分看重,我说的不错吧?”
崛内干城点了点头:“部长阁下所言甚是,中国人自认为自己的武学攻无不克,已臻化境,我现今住在上海滩,这里的武馆也是相当多的。”
梅津继续说道:“既然如此,如果我们派出像崛内干城君这样的高手,打败他们所谓各个流派的武学名门,进而摧毁他们对武学的自信,那么不就可以从精神上给予他们重挫了吗?”
听了梅津的话,崛内干城顿时豁然开朗:“原来如此,如部长阁下所言,在摧毁他们武学自信心的同时,既能扬我国威,又可以打击他们的精神,进而实行精神之征服,那么我们就能长久的控制中国。阁下高论,实在让崛内干城钦佩。”
梅津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我听闻,阁下将与本国优秀的武道家一同奔赴上海滩,横扫武行,扬我国威,鄙人恭祝崛内干城君凯旋,至于精神之征服,也拜托足下了。”
说话间,梅津竟是对着崛内干城深鞠一躬。崛内干城赶忙上前阻止,可他发现,自己竟是不能动摇梅津一分一毫,心中便明白了梅津的期望,随即后退一步,跪行大礼:“属下一定不辜负长官所望!”
“崛内干城将军,您怎么在这儿啊?”这时,一个低沉的声音打断了崛内干城的思绪,崛内干城缓缓睁眼,却见如月诚一正鬼魅一般出现在他的面前。
“原来是诚一啊,有什么事?”崛内干城看着面前眉头紧锁的诚一,心中一阵疑惑。
如月诚一俯下身子,在崛内干城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崛内干城的嘴角渐渐扬起一弯诡异的弧线:“我知道了,诚一,这件事就不用你操心了。劳烦你把林有泉给我叫来,我有事要安排给他。”
“是。”如月诚一点了点头,随即退下。他看着崛内干城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眼珠一转,大致猜出了崛内干城的想法,随即微微一笑,为道场空留一片阴翳。
此时,青和太极社内,掌门人与陈守正端坐在会客堂前,相谈甚欢。一旁的陈正枫听得实在无聊,于是在杜侃的带领下溜出了会客堂,来到了太极社内的梅花桩前。
“姑父,那帮日本人上门找茬,我们为什么这么轻易就放了他们?难不成是怕了他们?”陈正枫不解地问道。
杜侃冷笑一声:“笑话!那群小日本,除了那个姑娘之外,不过都是些乌合之众。即便我们不来,就青和太极社这些人,也能把他们打个七零八落。可问题就在于,打了之后该怎么办?”
陈正枫一听这话,一脸不解地问道:“打了之后,这帮小日本,就不敢找茬了啊?”
杜侃看着一脸稚气的陈正枫,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傻孩子,事情要这么简单的话,那我们直接去虹口道场把他们打出去不就解决了?可话不是这么说的,现在上海滩这局势就跟个火药桶一样,日本人风头正劲,我们贸然挑起冲突,只会给人家留下侵略咱们的口实,九一八事变不就是这样被挑起来的吗?现在沉不住气,只怕会招来更大的祸患。”
“那我们就一直忍着他们吗?”陈正枫追问道。
杜侃看着陈正枫清澈的双眼,竟一时语塞。这孩子不经意间,竟也是说出了他所想说的。虽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可如今却光看到忍,哪里有什么大谋?一年前我们忍住了,放下了武器不想挑起事端。可结果呢,东北三个月就没了。而如今,小日本在上海滩更加飞扬跋扈,我们还要一直忍下去吗?难不成真要等到上海滩沦陷吗?思索之间,杜侃长长叹出了一口气,他拍了拍陈正枫的肩膀,眼神似是老鹰一般犀利:“放心吧,孩子,不会忍太久的,不会忍太久的!”
陈正枫眼见姑父的脸色愈发凝重,急忙转移话题道:“姑父,你刚刚那几招几式,跟二爹的功夫颇有相似,你们这究竟是哪路拳法?能不能也教教我?”
杜侃听闻此言,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要说我这拳脚,哪路步术却也说不上来,早些年和你二爹在江湖厮混时,跟着其他人学了这一招半式,只为防身,教给你倒也是无妨。来,你跟我先扎马步。”
说话间,陈正枫便跟着杜侃扎下马步,一招一式地学了起来。虽说陈正枫力量尚不能及,但操练之间却也有了些形韵。正此时,陈守正和青和太极社社长陈云鹤出了会客堂,见杜侃与陈正枫二人正练习拳脚,便也走过来凑个热闹。
陈云鹤眼见陈正枫拳脚凌厉,有学有样,心中自是留出一股喜爱之情:“这位小兄弟招式利落,骨骼清奇,敢问是何许人物?”
陈守正满脸自豪地回答道:“这是我儿子陈正枫。”说话间,他转头唤道:“正枫,快过来给陈社长问好。”
陈正枫一听二爹叫他,立刻跑到二爹面前,对着陈云鹤拱手道:“陈社长好。”
陈云鹤眼见陈正枫问好,笑得合不拢嘴:“好,好!真不愧是陈探长的公子,果然是少年英雄!我刚刚看公子所练拳脚有几分洪拳的刚猛,又有几分形意拳的架势,不知公子学的是哪路功夫?”
陈正枫一听这话,看了看杜侃,一脸疑惑地搔了搔头:“我只是跟着姑父一起学,也不知道这究竟是哪路武功。”
杜侃见陈正枫一脸尴尬,立刻解围道:“实在惭愧,陈社长,我早年跟着大哥在江湖闯荡,为了保命学过一招半式,不过也都是杂家拳法,不成体系。没想到这孩子想学,我也怕他日后受欺负,便教他这一招半式。让陈社长见笑了。”
陈云鹤一听这话,一脸恭敬地回应道:“英雄不必自谦,刚刚若非英雄仗义出手,也是镇不住那帮小日本的,不知英雄尊姓大名?”说着,陈云鹤拱手行礼。
杜侃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谈不上什么尊姓大名,我叫杜侃,陈社长幸会!”说话间,杜侃拱手回礼。
“杜英雄,久仰!”说着,陈云鹤转头对陈守正说道:“陈探长,我见你家公子是个练武的材料,再者,他的拳风刚劲威猛,可这拳脚间未免有几分生硬。太极拳柔和连贯,可令公子拳法刚柔并济。不知可有兴趣来我这里学拳呢?”
陈守正一听这话,赶忙拱手行礼:“多谢陈社长美意!”说罢,他转头看向陈正枫:“正枫,你有兴趣过来学拳吗?”
陈正枫看了看陈守正,又看了看杜侃,对着陈云鹤点头道:“愿意。”
陈守正点了点头:“好!那就跪下,磕头拜师!”
陈守正话音刚落,陈正枫便对着陈云鹤磕了三个响头,陈云鹤赶忙上前扶起陈正枫,满眼喜爱之情:“好,好,好!孩子从今天起,你就跟我好好学拳吧。”
杜侃见状,眉眼尽展:“难得今天高兴,我们不如一起吃酒去?”
陈守正一听这话,顿时明白了杜侃的心思:“好小子,原来你的心思在这儿啊!翠如,不是刚跟你说过要少喝酒的吗?”
一听这话,杜侃不好意思的笑了:“大哥,今天这情况不一样啊!你说,我们逼退了日本人,正枫又找了一个好师傅。这可以说得上是双喜临门啊!这大喜的日子喝点儿酒,理所应当,你说是不是?陈社长”
陈云鹤看着杜侃挤眉弄眼的样子,微微一笑:“杜英雄说的是,今天日本人在我们这里吃了哑巴亏,我又收了令郎这样的好徒弟,实在是值得庆贺。小酌几杯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