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暮云的推理
暮云继续说道:“在造成自己假死之后,南宫长墨趁着黑夜在中空的佛像的腹部挖出一个洞,自己就一直藏身在里面。只需用衣袍堵住洞口可以在室内躲避瘴气,还可以随时偷听我们的动静。而这所寺庙在我们刚来到的时候,已经搜查了个底朝天,大家都以为这里不会有任何问题。南宫长墨,你当真高明,利用我们的这种松懈,一直躲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 听到这里,众人忍不住吸了一口凉气。在这瘴气丛生,充满毒蛇虫蚁的山谷中,寺院无疑是大家最后的安全屏障。然而谁能想到最最危险的凶手,反而也身处其中。
南宫长墨笑道:“精彩,请继续。”
暮云叹息了一口,接着说:“第二天瘴气过后,斐百户开始执行自己的计划,要求众人查探山谷,而他自己则坐镇寺院。这个事情被一直躲在大殿内的南宫长墨听见,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计策。计策其中一环,就是杀死镇守寺中的斐百户;而第二环,则是杀死魏总旗、龙俞和我!”
听到这里,龙俞眼神一凛,冰冷地盯着南宫长墨:“原来布下陷阱害我的人是你!”
魏弘逸则还是不明白:“暮云你搞错了吧?这第二环应该是杀死龙俞才对啊,只有他一个人中了陷阱,我们可根本就没有遇到过什么陷阱,平平安安就回了寺院。”
“错!他确实是想同时杀死我们三个。”暮云说道,“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南宫长墨的计策出现了一个意外。”
“这个意外就是,他并不知道斐百户其实对我和魏总旗下达了一道密令。斐百户不知道什么原因,怀疑文胥是凶手,从而想要跟我和魏总旗私下密谈,而所谓的探查山谷也是斐百户故意支开众人的办法。收到密令的魏总旗和我并没有按照斐百户的计划前往谷口,而是在附近丛林中躲了起来,准备等文胥和孙大明那另一队人走远之后,返回寺院去见斐百户。正因为如此,我和魏总旗才得以躲过一劫。”
南宫长墨微微颔首:“难怪我会失算,原来如此。”
魏弘逸眨了眨眼睛,然后又眨了眨:“我还是——”
“不明白对吧?”暮云说道,“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还是孙大明替我解了疑惑。下面我就来讲讲南宫长墨的计策。”
“当众人离开之后,只有斐百户和薛闻之两人在寺院中。薛闻之那个时候昏迷不醒,并不能对南宫长墨造成威胁,不杀他反而可以转移众人的视线,让众人以为薛闻之才是真凶。于是南宫长墨就趁斐百户刚走进偏殿不备之时,从背后用刀捅死了斐百户。我查看过斐百户的尸体,他是仰面死在地上,这就说明,斐百户致死的伤,是背心那一刀。”
“在杀死斐百户之后,南宫长墨算了算时间,按照他的推测,这个时候,我跟魏总旗应该快达到谷口。于是他就前往半路,在必经之道上布置下陷阱,妄图利用陷阱和剧毒,将返回的魏总旗、龙俞和我杀死。在我们查看陷阱的时候,熟悉军中布置陷阱手法的孙大明却看出了端倪,陷阱分布广且多,乃是用来对付一个小队而非一个人。”
“暮云先等等!”魏弘逸再度叫道,“这又要找剧毒,又要做陷阱,还要把它们按照那什么排列安置好。那么短的时间内可能做到吗?”
暮云回答:“当然做不到!”
“那是你推论错了?”魏弘逸问道。
暮云扭头瞅了魏弘逸一眼,魏弘逸讪讪地闭上了嘴。只听暮云说道:“如果是把现成的陷阱布置好,这样时间就来得及!”
“那……”魏弘逸小心地望了暮云一眼,但最终还是忍不住问道:“他什么时候做的陷阱,要知道我们之前可是一直在寺院中啊,他根本没机会制作陷阱呀!难道你说的是他假死的那个晚上?可是也不对啊,当时天那么黑,根本什么都看不见。再说了,一旦他在夜间出了寺院,单单铺天盖地的毒蚊都能要了他的命。如果说利用火把和艾草驱蚊,也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他有!”暮云笃定道,“这点我会在后面说,你先别打岔。”
于是暮云继续说道:“当布置好陷阱之后,南宫长墨返回了寺院,取出火铳,冲着斐百户的尸体射出铅丸。他这样做并非多此一举,而是利用火铳的巨响来吸引众人返回寺院。”
“失踪的火铳突然在寺院中响起,这样大家自然知道寺中出了事,定会匆匆回赶。而在慌乱和焦急中的人,根本来不及细看脚下,所以就会中了他布下的陷阱。按照南宫长墨的设想,中招的应该是同时返回的我们三人,但是由于我和魏总旗并没有前往谷口,所以只有龙俞一个人中招。而龙俞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受了伤,一亏得他身手敏捷,没有受到致命伤;二亏得他知晓解药的位置,从而才没被毒死。”
消化完这一切之后,魏弘逸冲南宫长墨怒目而视:“好狠的心!竟然连本官也想杀!”
南宫长墨并没有理会魏弘逸,而是对暮云说道:“可以说说那片树叶了吧?我也很好奇它会是怎样的一个破绽。”
暮云点了点头:“在逐一排除了众人的嫌疑之后,我就产生了两个疑问。一是刚才说的,凶手是哪里来的时间制作陷阱;二是南宫长墨是否真的死了?第二点让我最为怀疑,少了一个人头,一把佩刀,一支火铳。可是少了的这些东西究竟是被谁拿了呢?”
“于是我开始求证第二个疑问。如果有人拿尸体来故布疑阵,那么尸体的数量必然不对。后来我就和魏总旗、孙大明一起查看了尸体的数量。我清楚地记得,我们所发现的尸体中,僧人的尸体有八具,叛军的尸体有十二具。”
魏弘逸又开始想不通:“我们确实是一一数过的,可是尸体的数量并没有少啊?”
“少了一具!”暮云说。
“怎么可能?”魏弘逸叫道,“你是怀疑我们三个人都数错了,还是你当初根本就是记错了。”
“我们都没有错!”
“那么尸体怎么可能会少一具,难道是凭空产生的?”
“当然不是凭空产生的。”暮云说道,“让我弄明白这一切的,正是一片树叶!”
暮云从怀中取出了半片树叶,树叶已经干枯发黄:“这片树叶是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夜发现的。那时我做了一个噩梦,惊醒只是翻下了床……这或许有些丢人,但是正是这个机缘巧合,让我在地上摸到了这片叶子。叶子已经干枯发脆,当时我用手指轻轻一捏,就碎了半片。”
“当时我就在怀疑,僧房中显然被时常打扫,说是一尘不染也不为过。可是为何却有这一片树叶没有被清扫呢?树叶早已干枯,明显在僧房中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难道都没有被寺院中喜爱干净的僧人发现吗?后来,我终于从魏总旗那里明白了一切!”
“我?”魏弘逸纳闷了。
“对,就是你!”暮云说道,“还记得你的‘往生寺八僧命案’吗?”
魏弘逸尴尬无比:“你这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
暮云解释道:“当时你不是推论出,那些僧人是站在一个高台上,然后被叛军抽去高台吊死的吗?后来我就在想,那个高台会是什么呢?于是我就和魏总旗一起把寺院中的家具都搬了出去印证,最后得出结论,那个高台就是僧房内的床!这个时候,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何干净的僧房内会有枯叶,原来这片叶子一直被压在床脚下,所以才会一直没被人发现。直到叛军搬床去吊死僧人,这片叶子才重现天日。而被叛军搬走的那张床,就是僧房内的第九张床!”
“九张床?不对呀!”魏弘逸说道,“僧房内明明只有八张床……哦!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可是也有可能是叛军把那张床又重新搬回去了呀!”
暮云笑道:“还记得你‘往生寺八僧命案’的推论吗?叛军在吊死僧人时,瘴气在山谷中突然出现,逼得叛军急忙逃命,随后死在了半路上。这样的情况下,叛军还来得及把床搬回寺院吗?”
“我那不是瞎猜的嘛,”魏弘逸勉强笑道,“不严谨,不够严谨的!”
“你的推论没错,”暮云说,“我们刚进入这个寺院的时候就发现,粮食根本就没有动过,说明叛军走得很匆忙。还记得埋葬完僧人尸体之后,大家在放生池里打水冲洗全身的时候吗?那会用木桶从放生池里打出的水里,竟然有一双竹筷,后来被文胥给插入了花盆之中。白日里我曾仔细检查过那双竹筷,跟厨房内的其余竹筷一模一样。这是这个寺院里出现的第九双竹筷,也证明了第九个僧人的存在!只不过它和第九只碗一同被凶手扔进了放生池中,以此来掩盖第九名僧人的存在。可是竹筷却漂浮出了水面,并且最后被打捞上来。”
“那……那第九个僧人呢?”魏弘逸问道,“他逃了?还是躲起来了?”
暮云说道:“他也死了,被叛军吊死在了树上。”
“胡说!”魏弘逸纠正道,“我们来的时候,明明只看见了八个和尚!还有那第九张床,按照你的推论应该还在榕树下,可是现在又在哪里?”
“那是因为他们都被南宫长墨藏了起来,这就是凶手的狡猾之处,让我们以为只有八具尸体,从而可以让我们在尸体的数量上犯下自以为正确的错误!”
魏弘逸瞪大了双眼:“还是那个问题,时间!他有时间这么做吗?”
“当然有!”暮云说道,“他不仅有时间在我们进入寺院之前就把第九具尸体和第九张床藏好,还有时间在这丛林中发现箭毒木,并且能够制作好陷阱的部件。”
“怎么可能?”魏弘逸惊叫道。
“当然可能!”暮云朗声说道,“因为在我们刚进入这座山谷,斐百户命令众人用岩石封死谷口的时候,他还派出了两个人前往谷中丛林查探,这一查探,就查探了两个多时辰。两人中其中一个人是文胥;而另一个人就是你,南宫长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