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奇怪行为 - 汉宫案 - 随清风去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汉宫案 >

第二百六十三章奇怪行为

吴慎判断胶东王并非自尽的原因有三。第一,胶东王是个非常好面子的人,从周围人对他的评价来看,他在人前仍然要保持自己狂浪不羁的形象,除了贴身服侍之人,根本没人知道他已经几乎无法行走,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宴席上要硬撑着来一段剑舞的原因。这样的人,绝不愿意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尽,死后还要被人评价。他想要死,有的是办法,不必搞的这么戏剧性。

第二,就算他非常痛苦,但如今是藩王进京的关键时刻,又涉及皇储定立,可说一片风雨飘摇,藩王前程未卜,他早不死晚不死,在这种时候死,他放心吗?

第三,如果像王太子所说,是因为有人与他交易,令他自尽掀起藩王与朝廷的矛盾,那这个得益者又只能指向广陵王,广陵王能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令他去死?胶东王已经富可敌国,广陵王能够给出的只有未来的承诺。胶东王若死,就算广陵王如愿登上大宝,又怎能保证他会兑现自己的承诺?

这些都是自杀所不能解释的问题,如果换成被杀,这一切便合情合理。胶东王硬撑病体还不肯死,无非是为后世子孙谋,以他的身份地位,便是没有问鼎的野心,也能够通过妥协和交换获得更大的利益。活着,对他对胶东国,都比死了有价值。

王太子疑惑道:“那么说来,那两位宠姬是在说谎喽?”她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

吴慎点点头又摇摇头:“她们或许说的并不假,胶东王病入膏肓,倒行逆施也是有的。但只要隐瞒一部分,强调一部分,听起来就完全是另一回事。”

可惜现在无法前往胶东国查证,否则的话,对比胶东王其他身边人的说话,也许能看出破绽。现在那两个宠姬一口咬定,难以反驳。

王太子恼怒:“那就是说她们被收买了,下毒之人恐怕就是这两个。她们身上没有毒药,可能是下毒之后,便已抛弃。”

吴慎觉得不大可能,提醒道:“她们俩一直都没有离开酒宴,也没有离开胶东王身边,就算想要将毒药扔掉,也必在厅中,细细查过并无痕迹。何况,她们伴随胶东王身边,都是聪明人,就算是无人诱导,也该知道怎么说对自己有利。”

如果说胶东王是被刺杀,那所有人都逃不过罪愆,甚至不过她们有没有参与,都得因为保护不力拖出去殉葬。而如果胶东王是自尽,那虽然也未必有什么好果子吃,但总相对轻一点。

能够在胶东王身边当宠姬的都不是傻子,哪种选择更好,当然是心知肚明。在生存的压力下,自然而然就会咬定一词,这也给调查真相增加了困难。吴慎并不想用刑,而且用刑也未必就能得到精确的说法。

“这个案子与楚王案一样,难度就在于实施的方法。就像是楚王案没有凶器,胶东王之死也找不到毒药。这才是破案的关键点。”动机、脉络甚至嫌疑人,吴慎都能猜到一二,但是到底如何实现杀人,他却全无头绪一筹莫展。这也就让他的推理只能停留在猜测的层面,无法形成证据。

很快太后便会派人来询问胶东王一案与之前两起刺杀的调查进展,吴慎又该怎么回答?时间紧迫,当真是焦头烂额。

王太子看他着急,思忖道:“要不然你也向太后禀告,胶东王是自尽而死……”

这或许是方方面面都想要的一个结果,宠姬护卫们想以此脱死,对吴慎来说暂时缓解调查的压力,太后也可以以此来作为交待。吴慎身子一凛,叹道:“如果这也在凶手谋算之中,这一次刺杀不用长矛而用毒药,那真可惧矣。”

连吴慎的窘境都要利用,凶手故意使用这种方法杀死胶东王,调查之人不但不能揭露真相,还得帮忙掩饰,那他就获得了最宝贵的时间。等万寿宴上安排的后手一起发作,太后也不能制之,更不用说重病的皇帝。

不能堕入凶手故意安排的全套!吴慎咬了咬舌尖,轻微的痛楚让他脑子更是清醒,他必须得给太后剖陈厉害,不能进了凶手的节奏。与此同时,还须自保,他必须在短短时刻之内,找出胶东王之死中的破绽!

王太子听他一说,也是悚然而惊,意识到问题所在。对于凶手来说,既然已经除掉了最大的竞争对手,那之后只需要按兵不动,静待时机,这几天中若不破案,太后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万寿宴之上恐怕要被迫退让。

他们一方面用秘册想要拖广陵王的后腿,若是另一面又将此事压下来,前后矛盾,绝不是什么好主意。但现在要如何向太后报告?这是他们面临最大的危机!

吴慎在房中踱步,酒宴之中其他人都没有中毒,酒菜中也没有毒药,只有胶东王的酒樽之中有残存的毒药。胶东王中毒身亡,金杯落地,酒液洒落,再去查看的时候地面尚且变色,毒性甚烈。

“不……不对!”吴慎心中忽然一动,又问道:“今日胶东王何以剑舞?”

整个宴会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有胶东王酒醉剑舞这一节,惹人疑窦。他身为藩王,平时谈不上谨言慎行,也不会自降身份去为宾客表演。如今他腿脚不便,为了证明自己尚能行动自如,借醉装疯也是个主意,但这理由还不够。

这需要一个契机,一个推动力,这也是吴慎觉得案子前后能够联系起来的关键因素,只是在酒宴上这个因素他还没照出来。

王太子也甚为疑惑,正要去问人,孟庆岩正好盘问完众宾客过来,听到他们说话,接口答道:“是因为有人献宝剑于宴上,胶东王见剑光闪烁冲于牛斗,起了豪情,这才拔剑而舞……”

他话还没说完,吴慎与王太子同时叫了出来:“那宝剑如今何处?”“那献剑之人何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