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天子问询平阳郡主 - 谋定山河之缘起故旧 - 嗜文老鬼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第109章天子问询平阳郡主

实际上这件事并不需要等,因为在前后的功夫,传旨内侍就已经抵达帅府前厅了。  众人又讶异于宫内怎么这么清楚大帅到府的时间,但苛察清楚天子的焦虑不仅仅是因为此事关系重大牵扯内廷,而且有极大可能会影响到天子对于新政的把控。

此外还有一层,恐怕也是天子着急的原因,那就是军队够不够稳?

这个人处心积虑,必然会在新政的铺排中暗下狠招的,因为在平和年代这是挑起争端和矛盾以便浑水摸鱼最好的窗口,除此之外他毫无办法。

整个北陵军事层面上并无破绽,最起码最强大的军力在自己手里,这样一来只要自己向皇上明确表达意愿,那此人就掀不起大浪。

这些情况都天子此刻都需要一个明确的答案,这就是为什么自己需要被急诏回来的原因,对此苛察一清二楚。

和家里的事情暂时做了交代,他甚至连脸都没来得及洗一把,也没有时间见自己的孙子,匆匆忙忙得就跟着内侍往宫内赶去。

“不会出什么事吧?”韩夫人看着丈夫离去的背影,心里着实有些担心。

“没事的,娘,或许皇上有什么急事要问父亲吧!”烈武在一旁轻声宽慰道。

“是啊,娘,既然是皇上的急诏,想必父亲是有什么紧急公务需要交代吧,不必担心了!”

一众儿女的宽慰倒是让韩夫人放下了心思,又接着拉烈武聊郡主去了。

不过苛青阳倒是意识到了父亲此行似乎确实不太简单,他比大哥和母亲更加知道庙堂之事,“莫非真得有什么大事?父亲这个层面,也只能和军事相关啊?可现在西北平静,或许是新军制的事吧!”

摇了摇头,也劝自己不要多想。

上书房的刘恒觉得还是异常担心这件事,尽管母后劝他把精力放在当前的要务上,但如今的局面尚堪稳定,新政背后不能有这么大的隐患。

他想了整整几日,还是决定要先把事情查清楚,到底有没有这个人的存在?如果有,就需要提前铺排应对准备,否则万一出现变数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洪全那边还没有消息,看来确实年代久远了,否则宗谱之上就应该有迹象的。

刘恒确实如苛察所料一样,非常担心军队问题,此刻新政方兴,绝对不能出现边境不稳的情况,这个人有没有意图渗透军队是毋待弄清的,只要数十万边军仍在掌控,那么北陵庙堂就可以高枕无忧。

但这个层面的东西他不能明说,他现在正等着苛察这个大帅来向他表忠心,他相信以苛帅的智慧会明白这一点。

“臣苛察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帅快请起,来人赐座!”

“多谢皇上!”

简单几句例行问安后,刘恒便让左右退下,迫不及待得抛出了话题。

“苛帅一路辛苦,但你所奏之事确实太过突然,朕不问清楚,恐于祖宗江山社稷不利,还请苛帅多多担待!”

“微臣不敢,臣亦知事情严重,故而不敢稍有推脱,所言之事太过蹊跷,但臣在西北所查并无所获,牵扯内廷事,臣下也不敢罔自决断,需得明天子令行事,这才将事情禀报皇上,希望有所印证!”

苛察说完将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如实告知天子,同时也将古川地方志上的记载呈上。

当天子看到地方志上的寥寥几笔时,眉头更加紧缩了。

随后他又反复对照了之前递送上来的盘龙玉珏以及黄娟明载,在北陵只有皇家用物才可用明黄。

许久才开口对苛察说道:“朕已经亲自去查实,但这需要时间,内廷司现在不能肯定此事是否属实!不过……此事确实如苛帅所言,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臣明白!”

果然不出所料,来前自己的忧虑是有道理的,事情还是没有查清楚,那么这么着急的原因确实是在自己身上。

“如果此事为真,这个人就是我北陵的隐患,此时正值多事,朕所执国事日短,且新政方兴。”

刘恒背着手走到御案前,脸色凝重得看着这位又年长了几岁的定国柱石,他想得是未来该怎么办?

“臣觉得皇上不必如此焦虑,虽然此事确实需要查证,但事态影响不至于如此巨大。此人不过是阴诡藏匿之流,只要我北陵国势强盛,他掀不起大浪!且陛下如此勤勉明达,为社稷事操劳,将来必定文治武功广得民心,此等宵小之辈不足为虑。”

苛察的宽慰倒是让刘恒这位少年天子很受用,似乎他的眉头舒展开了一些。

起码他知道,这位老帅确实对自己忠心耿耿,这是最难得的。

“老帅这是叮嘱朕要更加努力啊,呵呵!不过此事查清之前,朕定会防备此人,还请苛帅在军中多加留意,千万不能让此人渗透军中,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臣请陛下放心,新军制已然在西北边军中开始执行,即使此等贼人有心,轮换军制下想必也无从下手!陛下,臣久沐朝廷圣恩,主掌数十万边军,老臣必定为陛下鞍前马后,不敢稍有懈怠!”

“朕还是信得过老帅的,父皇也信得过,只要老帅在定国柱石当仁不让!”

“陛下,不止老臣,边军数十万将士乃是陛下最强的依靠,此等忠心日月可鉴,至死方休!”

苛察说完,立马跪下!

刘恒扶起苛察,脸上终于不再愁闷!他等的就是这句话,虽然人心隔肚皮,但对于一个为国戍边几十年的老将军而言,这种誓言有时候比那些庙堂上的鸡鸣狗盗要纯粹得多。

“快快请起,老帅为国大义,朕深知戍边乃是苦事,新军制虽然以轮换辖制为主,但也需要考虑到部队的必要,此事还请老帅自行定夺,不必再行请旨。”

“多谢陛下对微臣信任,边军对新军制所行并无异议,臣属下各营皆已准备调防,从岭南所属部队皆已陆续抵达,只是整备尚需时日。”

“好好,这些事就留待后续再报吧,既然因为这件事急急从西北将老帅调回,到府也不及休息!朕倒是于心不安了!”

“陛下,这是臣属职责所在,没有什么辛苦的!”

“咱们君臣说点轻松得吧,如今你家二公子青阳也一任三年期满了,朕可是仰仗得很啊,他很能干,能帮朕在危难间稳住端州局势,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此时回京履职,朕要他担当更大的责任!”

“犬子多蒙皇上圣眷,微臣自然希望他能为陛下多多分忧!此事全在陛下,臣不敢多言!”

“既然如此,那朕就不问了,对了听说你们家大公子要和泰国公的郡主攀亲,可有此事?”

“是,是夫人操持的,但两个孩子还没有见过面!”

“这是好事,泰国公乃是朕的皇叔,平阳也是朕的姐姐,此事如果玉成,咱们就是一家人了!说起来,朕这位姐姐性子过于平淡了些,也很少出门,不过人是很好的!”

“多谢陛下!希望犬子能够蒙郡主青眼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